2329 条搜索结果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说地藏菩萨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在佉罗提耶山牟尼仙所住之处。与大比丘众俱无量无数声闻大众。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说月藏讫。尔时南方有大香云雨。大香雨。大华云雨。大华雨。无量璎珞云雨。种种璎珞雨。大衣云雨。大衣雨。于佉罗提耶山牟尼仙所住之处。是诸大雨皆悉遍满。大阴云雨而香...

说地藏菩萨陀罗尼经》 / 7453字 / 3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

法性也。叁身中之法身也。显密不同颂曰:「显法身默然,密性说法。」辨惑指南叁曰:「性者,六大法性之意。」密教以六大為法身故也。

学大辞典》 / 60字 / 29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妄尽还源观六门

此观门者,乃唐贤首国师,以华严大经之义,富博宏深,览之者,讵究其源;寻之者,罕穷其际。由是统收玄奥,囊括大宗,述此六门,令诸后学修习观法,断除诸妄,复归真源也。 一、显一体,一体即自性清净圆明之体也。盖此体性,从本以来,圆明湛寂,在尘劳而不垢,处涅槃而非净;...

《三藏法数》 / 1077字 / 2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信

十信者,乃叁贤之首,万行之先也。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叁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 一、信心,谓心与理冥,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

《三藏法数》 / 573字 / 2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鍐览唅欠

khaṁ,大日如来之真言有叁品,此乃其上品之真言:即大日法身之真言也。青龙仪轨上曰:「曩莫,叁曼多,没駄喃,阿鍐览唅欠。」叁种悉地陀罗尼法曰:「下品悉地,阿罗波左那。中品悉地,阿尾罗吽欠。上品悉地,阿鍐览唅欠。」顶尊胜果叁种悉地真言仪轨曰:「阿鍐览唅欠,毘卢遮...

学大辞典》 / 162字 / 1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九识

从眼至意为六。前已具言。第七阿陀那识。第八阿黎耶识。第九阿磨罗识。通前是为九。何名为阿陀那者。此西域语。以义言之。我见之识。凡夫我见依此识起。障无我智令不得生。圣人修灭心定者。乃能除此惑也。除有我之惑。得无我之智。阿黎耶识者。亦西域音也。以义言之。其能有二。一...

《法门名义集》 / 209字 / 1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乘

一乘者,乘也。乘即运载之义。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故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也。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由众生机器不等,于是先说叁乘之法而调熟之。故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叁。后至法华,会叁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

《三藏法数》 / 175字 / 1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使优填王始造之,為住持之宝,使在世灭后之四眾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经,说作形像经,说造立形像福报经,造塔功德经,说造塔延命功德经等,皆详说造像之功德。圆觉经曰:「若復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

学大辞典》 / 185字 / 1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味

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叁教,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叁教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法。故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以无垢藏王菩萨于涅槃会上,白言:说十二部经,譬如从...

《三藏法数》 / 354字 / 1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天鼓雷音

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之一。住於中臺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经真言品称為不动,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称為鼓音如来。善无畏叁藏以為不动(梵语阿閦)之名,或為义立,或...

学大辞典》 / 433字 / 1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伽蓝神

护卫伽蓝之神。说有十八神。释氏要览上曰:「七经云:有十八神护伽蓝:(一)美音,(二)梵音,(叁)天鼓,(四)叹妙,(五)叹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师子,(九)妙叹,(十)梵响,(十一)人音,(十二)奴,(十叁)颂德,(十四)广目,(十五)妙眼,...

学大辞典》 / 198字 / 1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觉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藏法数》 / 454字 / 1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事供养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身

身即法身也。盖十方诸,无明之惑净尽,法性之体全彰,无有自他色相之异,故名一身。经云:一切诸身,惟是一法身。是也。

《三藏法数》 / 58字 / 1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