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天位於欲色二界之中间,在兜率天之侧。中有灵所臺。臺有树,二月开花,七日七夜落,八月七日果成。此天冥眾,相集彼岸会时商量各帐簿,八度校之,叁度覆之,押捺治定再治之印,以判定眾生善恶之业云。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或作四王天,或作梵天,或作大自在天,通為世主。净影维摩经疏曰:「世主护世四王。」玄应音义二十二曰:「世主天是梵天之异名也。」唯识述记六末曰:「世主,即是大自在天。為世间主。」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菩萨最后身之住处也。释迦如来為菩萨时最后之住处,住於此终此生,下生人间而成佛也。今為弥勒菩萨之净土也。此亦菩萨身之最后,彼天四千岁间住於此,已生人间,成佛於龙华树下也。而彼天之四千岁当人中之五十七亿六百万岁。普曜经一曰:「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1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以一月譬法报应之叁身。宝王论曰:「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盖法身者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生出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眾水。报身為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之照临万象,无有隐形。应身為变化...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帝释天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於此论人中之善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叁十叁天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涅槃经十二曰:「是善法堂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西域记四曰:「昔如来起自胜利上升天宫,居善法堂為母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Nirmanarataya,六欲天之第五。在兜率天之上,他化自在天之下。以人间八百岁為一日一夜。身长八由旬,身有常光。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儿自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人间十二岁之童。梵名尼摩罗,须涅蜜陀。智度论九曰:「化自乐天。」仁王经上曰:「化乐天。」俱舍论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续传灯录二十二曰:「室中设叁语以验学者,一曰拨草瞻风,只图见性。即今上座性在甚麼处。二曰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时,作麼生脱。叁曰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麼处去。」大慧武库及无门关作「拨草参玄。」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一、菩提身,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等正觉,是名菩提身。 二、愿身,谓如来本愿,遍周法界,誓度一切众生,故从兜率降生人间,说法利生,酬宿因愿,是名愿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叁、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
《三藏法数》 / 370字 / 1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1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Nārāyaṇ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諦云:那罗,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1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四恶趣(为四)四天下天(并前为八)六欲天(并前为十四)梵天(并前为十五)无想天(并前十六)五净居天(并前十七)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等(并前合二十一)无色界四天。是名二十五有。
《法门名义集》 / 83字 / 1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梵名提婆Deva,又名素罗Sura,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胜之义。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其一分在须弥山中,其一分远在苍空,总名之為天趣。六趣之一也。又不拘其住处指一切之鬼神,名為天,如鬼子母神谓之鬼母天。又一切好妙之物名為天,如人中之好华谓之天华...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会元十五云门章曰:「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顾视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门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喫却,所贵者须天下太平。」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Kālarātri,又曰黑夜天,闇夜天,黑闇天。梵名伽罗囉底嚜。阎摩王叁后之一。司中夜之神。大日经疏十曰:「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阎罗侍后也。」同十四曰:「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同十六曰:「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Mahā,又作莫醯。译曰大。大品般若经义疏一曰:「摩訶或云摩醯,或云优婆,此言大。」 又摩醯首罗(Maheśvara)之略。译曰大自在天。性灵集六曰:「桓因所以凭念,摩醯归之接足。」 又药名。与[摩祇]条。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道,即能通之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故名六道。 一、天道,天,即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者,忍也。于世苦乐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道。 叁、阿修罗道,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又言无端正,又言无天。此道或居海岸,海底,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宫殿严...
《三藏法数》 / 397字 / 1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六道之中属於天道,故曰天。在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方之四个楼阁,其一即此天也。密教色心不二,故於显教以為无色之所,亦画色法之楼阁,以显其意。凡二层,下层有化佛。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