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 条搜索结果

中阳院

位於欲色二界之中间,在兜率之侧。中有灵所臺。臺有树,二月开花,七日七夜落,八月七日果成。此冥眾,相集彼岸会时商量各帐簿,八度校之,叁度覆之,押捺治定再治之印,以判定眾生善恶之业云。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善法堂

帝释讲堂名。在须弥山顶喜见城外之西南角。於此论人中之善恶。俱舍论十一曰:「外西南角有善法堂,叁十叁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涅槃经十二曰:「是善法堂忉利诸常集其中,论人事。」西域记四曰:「昔如来起自胜利上升宫,居善法堂為母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化乐

Nirmanarataya,六欲之第五。在兜率之上,他化自在之下。以人间八百岁為一日一夜。身长八由旬,身有常光。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儿自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人间十二岁之童。梵名尼摩罗,须涅蜜陀。智度论九曰:「化自乐。」仁王经上曰:「化乐。」俱舍论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1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大黑

梵语摩訶迦罗Mahākāla,译為大黑,大黑神。或译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為大自在...

《佛学大辞典》 / 940字 / 1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世主

或作四王,或作梵,或作大自在,通為世主。净影维摩经疏曰:「世主护世四王。」玄应音义二十二曰:「世主是梵之异名也。」唯识述记六末曰:「世主,即是大自在。為世间主。」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如来十身

一、菩提身,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等正觉,是名菩提身。 二、愿身,谓如来本愿,遍周法界,誓度一切众生,故从兜率降生人间,说法利生,酬宿因愿,是名愿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叁、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

《三藏法数》 / 370字 / 1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竺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1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摩醯

Mahā,又作莫醯。译曰大。大品般若经义疏一曰:「摩訶或云摩醯,或云优婆,此言大。」 又摩醯首罗(Maheśvara)之略。译曰大自在。性灵集六曰:「桓因所以凭念,摩醯归之接足。」 又药名。与[摩祇]条。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十二

一、梵,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那罗延

Nārāyaṇa,上力士之名。或梵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諦云:那罗,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1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二十八

欲界有六。色界有十八。无色界有四。欲界六。第一四(修中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第二忉利(修中之中品善则生其中)。第叁夜摩(修中之上品十善则生品十其中)。第四兜率(修上之下品十善发愿行慈则生其中)。第五化乐(修上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第六他化自在(威力...

《法门名义集》 / 365字 / 1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一月叁身

以一月譬法报应之叁身。宝王论曰:「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盖法身者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生出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影含眾水。报身為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之照临万象,无有隐形。应身為变化...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黑夜神

Kālarātri,又曰黑夜,闇夜,黑闇。梵名伽罗囉底嚜。阎摩王叁后之一。司中夜之神。大日经疏十曰:「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阎罗侍后也。」同十四曰:「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印也。阎罗王后也。」同十六曰:「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六欲

欲即色欲。四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者,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 一、四,东方持国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0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同名

之一。见[同生神]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0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弥勒上生经

具名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经。一卷,宋沮渠京声译。说弥勒上生兜率兜率内院(即弥勒净土)之乐事。疏註如下:弥勒上生经宗要一卷,新罗元晓撰。观弥勒上兜率经赞二卷,唐窥基撰。弥勒上生经料简记一卷,唐憬兴撰。弥勒上生经述赞卷一,唐失名,不全。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0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世友

菩萨名。佛灭后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评家之一,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国,结集萨婆多部之叁藏时,五百贤圣之上座也。又着有部宗轮论,叙小乘之二十部。俱舍光记二十曰:「世是名,与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言逐友。彼不敢损,故以為名焉。梵名筏苏密咀罗Va...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兜率叁关

续传灯录二十二曰:「室中设叁语以验学者,一曰拨草瞻风,只图见性。即今上座性在甚麼处。二曰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时,作麼生脱。叁曰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麼处去。」大慧武库及无门关作「拨草参玄。」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0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叁面大黑

东密指為忿怒身摩訶迦罗。台密指為大黑毘沙门与辨才叁尊合一体。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0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焰摩

Yāma,欲界之名。欲界中第叁重之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叁十七曰:「灭焰摩宫乃至徧净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叁炎,乃至色究竟。」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叁百叁十六万...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阿迦尼吒

巴利语Akaniṭṭha,又作阿迦腻吒,阿迦抳搋。梵语曰阿迦尼瑟吒Akaniṣṭha,又作阿迦尼沙吒,阿迦尼师吒,阿迦抳瑟搋。略曰尼师吒,尼吒,或二吒。译言色究竟。色界十八中之最上名。慧苑音义上曰:「阿迦尼吒,具云阿迦尼瑟吒。阿迦,云色。尼瑟吒,云究竟。谓色界十八中,此最...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世尊初生

会元十五云门章曰:「世尊初生下,一手指,一手指地,周行七步,顾视四方曰:下唯我独尊。云门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喫却,所贵者须下太平。」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9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形像

有二种:一為八臂具种种之器仗者。最胜王经大辩才女品曰:「依高山顶胜住处,葺茅為室在中住,恒结软草以為衣,在处常翘於一足。」又「面貌容仪人乐观,种种妙德以严身。(中略)常以八臂自庄严,各持弓箭刀槊斧,长杵铁轮并羂索,端正乐见如满月。」一為二臂立左膝而弹琵琶者。...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9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俱吠罗

Kuvera,神名。大日经一曰:「日,龙尊等,及俱吠滥。」同疏二曰:「俱吠罗。」案可与宫毘罗為一。见[俱毘罗]条(梵名Kubera者為旧形Kuvera者,新形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忉利

Trāyastrṁśa,作怛唎耶怛唎奢,多罗夜登陵舍。译言叁十叁。欲界六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銖、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巔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空无边处

六道之中属於道,故曰。在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方之四个楼阁,其一即此也。密教色心不二,故於显教以為无色之所,亦画色法之楼阁,以显其意。凡二层,下层有化佛。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

二十五有

四恶趣(为四)四(并前为八)六欲(并前为十四)梵(并前为十五)无想(并前十六)五净居(并前十七)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等(并前合二十一)无色界四。是名二十五有。

《法门名义集》 / 83字 / 9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