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条搜索结果

遍是宗法性

因明叁相之一。叁支之中,望因於宗而示其关係者。盖因必於宗之前陈名辞中,為元来徧有之事件。故因者(宗之前名辞中)有徧是宗法之性之意,是云徧是宗法性。例如谓无常也(宗),所作性故(因)时,為因之「所作性」,於宗之前名辞「」中固徧有之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毉罗跋那

Īśvaravāṇa,又作毉罗跋那。佛之。译曰自在,圆音。以佛之於一音具眾音故也。华严疏钞十二曰:「毉罗跋那者,具云毉湿弗罗跋那。毉湿弗,自在也。罗跋那者,也。即圆音自在耳。」慧苑音义上曰:「毉罗跋那。毉者,具云毉湿弗罗跋,此云自在也。罗跋那者,大也。谓佛号大...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八

丁彦哆之二九韵十八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炎点

涅槃之猛炎,能烧尽生死,故曰炎,涅槃点谓之炎点。见[涅槃]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种教体

一音语言体。以言音语业為教体,故佛之言辞论说即教体。二名句文义体。依事立名,依名之眾合為句,合眾义成文,身即聚集之义。此叁长短高下次第行布,為詮显教法之体。叁通取四法体。通取名句文四法為教体。四通摄所詮体。通摄经文与所詮之义理為教体。五诸法显义体。世间一切...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四色

是成实所立。五根五境及地水火风之四大也。与俱舍之异点,俱舍以四大為能造之实色,摄之於触境,与他所造之根境皆為实色,成实之色香味触之四為能造之实色,依此四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尘之一(四大相触為),与眼等之五根从此四大而成,故四大五根及尘之十法皆為假色,假...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涅槃点

见[涅槃]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秣奴若瞿沙

Manojñaghoṣa,比丘名。译言如意。见慈恩寺传。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八囀

八转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二处之一。有种种。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阿曼怛罗泥

译曰呼。八转中之第八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五尘之一。為四大种之所造,属於色法。耳根所对之境也。有八种之别。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