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条搜索结果

正五九之叁月也。见[叁长月]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周忌

一周忌之法会也,供僧食名曰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眾

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叁、式叉摩那Śikṣamāṇā,沙弥尼之学六法者。四、沙弥Śrāmaṇera,五、沙弥尼Śrāmaṇerikā,男女之受小戒者。六、优婆塞U āsaka,七、优婆夷U āsikā。男女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眾出家。下二眾在家。是诸经论通说之七眾也...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华会

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经当来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於此土出世,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开法会,普度人天,谓之龙华会,中世身化龙身,又入禪定,以待龙华会。荆楚岁时记曰:四月八日,诸寺各设,以五香水浴佛,作龙华会,以為弥勒下生之徵。刘禹锡诗曰:「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后堂首座

僧堂后版之首座也。勅修清规曰:「后堂首座,位居后版,辅赞宗风。规则端庄,為眾模范。盖以眾多,故分前后。粥二时过堂及坐禪,则后门出入。」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七

人命终后未受报之间,是中有也,中有之寿命但极於七日而死,死而復生,未得生缘,则至七七日,七七日,罪业审定,方受其报。此间亲属為亡者修追福,则转劣而為胜云。古婆沙论五十叁曰:「尊者奢摩达多说曰:中有眾生,寿七七日。尊者和须蜜曰:中有眾生寿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王日

法苑珠林八戒篇引提谓经曰:「何等八王日?谓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谓八王日,天地诸神阴阳交代,故名八王日。」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前堂首座

已下為禪门私立之称。僧堂之前版谓之前堂。前堂之首座,為诸首座中之最上者,居住持之次席,因之而有第一座、座元、禪头、首眾等别称。僧堂坐禪号令之权,在首座不在住持,首座谓之禪头,眾僧皆听首座之命也。勅修清规曰:「前堂首座,表率丛林,人天眼目。分座说法,开凿后昆。坐...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律仪

由律仪不律仪之作法,而於身内生律仪不律仪之本体,此谓之无表色。无表色有叁种之别:一、律仪,持善戒而发善之无表色者,即上品之善也。二、不律仪,持恶戒而发恶之无表色者,即上品之恶也。叁、非律仪非不律仪,此中摄中善中恶之二无表色。若行中品之善而发善之无表色,非如律仪...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救苦

法会之名。梁武帝作之。佛祖统纪叁十七曰:「中大通元年,京城大疫。帝於重云殿,為百姓设救苦,以身為祷。」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皇帝诞日。詔选高德僧入内殿赐食加厚嚫。寻文起於后魏之间。多延上达徼福寿。唐自代宗置内道场。每年降圣节召名僧入饭嚫。谓之内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戒

又作八戒,八关,八支。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叁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婬不同)。四虚誑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净土真宗

常略云真宗。日本二十宗之一。净土宗所分出。以他力迴向之信心為净土往生之正因,以信后相续之称名為佛恩报谢之行业,且其宗规许蓄妻噉肉,不别要持戒,伦理纲常,通似世之修也。亲鸞為其宗祖。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支

正见等之正道,八种所支分,故谓之八支。详见[八正道]条。 又无着所造之论有八部,谓之八支。寄归传四曰:「瑜伽毕学,体穷无着八支。」详见[八论]条。 又戒八种所支分,亦名八支,详见[戒]条。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具足戒

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為五百戒(实為叁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為四波罗夷,十叁僧残,二不定,叁十捨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眾学,七灭諍。比丘尼之叁百四十八戒,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叁十捨堕,一百七十八波...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食时

正食之时,即日午时也。叁世诸佛之法,过中一髮,已不得食。阿弥陀经曰:「其国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沙弥十戒仪则经曰:「若受食时不得过中午,日出至午前可许受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施食

施饿鬼之食也。又供养食於僧也。 又向食施咒愿,谓之唱食。又云施食。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曰:「佛言:人持食施僧,有五种利:一色二力叁命四安五辩。」禪苑清规曰:「首座施食粥,云粥有十利(云云),云叁德六味(云云),施食已,行者喝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国忌

先帝忌日所设之会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吠世史迦

Vaisṣka,又作吠世师迦。具云吠世史迦奢萨怛罗。译曰胜论。论中立六句义,称為胜於他,故名胜论。论师名嗢露迦Ulūka,此译鵂鶹。又羯拏僕。此译食米。先於佛出世甚久远。见[优楼迦]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衣名义

一、僧伽梨,梵语僧伽梨,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而合成也。义净法师云:梵语僧伽胝,华言重复衣。宣律师云:此叁衣名,皆无正翻。今以义译之:大衣名杂碎衣,以条数多故也。若从用为名,则曰入王宫衣,又曰入聚落衣;谓于王宫说法时着,及聚落乞食时着也。萨婆多论云:大衣分叁...

《三藏法数》 / 26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九品

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陀,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谓人死后七七日之会也。见[累七]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会僧而施食,故名会。佛祖统记叁十七曰:「陈文帝天嘉四年,帝於太极殿设无遮大会。」又曰:「后主至德二年,詔虎丘智聚法师赴太极殿讲金光明经。」皆会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种语

佛有七种之语:一、因语,於现在之因中说未来之果也,如说此人乐杀為地狱之人是也。二、果语,於现在之果中说过去之因也。如见贫穷之眾生,顏貌丑陋,说此人定為破戒妒心瞋心之人是也。叁、因果语,於一事说因说果也。如说现在之六人,為过去之果,又為未来之因是也。四、喻语,如...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盂兰

盂兰盆之略。者,食,当日為盂兰盆有食之供养,故名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九味

又,作鳩美菜,供备菜,法会宿忌(逮夜)之供物也。盛九种之美味,故名九味。象器笺十四曰:「九味,或作鳩美菜,盖集美味也,或作供备菜。大鑑清规,作九味,今依此為正,盖果糍类有九味而已。如今时,小器长脚者,金银装饰,高饰钉馒头羊羹等及诸珍果,或十二器(左右各六器...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部律

五部律者,即如来所说律藏也。而分为五者,世尊成道叁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食讫,令罗睺罗洗钵,因失手破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后优波鞠多果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梵...

《三藏法数》 / 724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乌逋沙他

U avasatha,巴U osatha,译為日,增长。起世因本经七曰:「一一月中,有六乌晡沙他。」注曰:「隋言增长,谓受持法,增长善根。」即六日也。同经十曰:「乌逋沙他,隋言戒。」异译经二曰:「隋言洁。」见[布萨]条。梵文多用Poṣadha之俗字故有增长之译。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卫世师

又曰鞞世师。新称吠世史迦Vaiśeṣika,译曰胜。古仙所造之论名。成劫末,人寿无量岁时,有外道出世,名嗢露迦,译曰鵂鶹。又号羯拏僕,译曰食米。此人多年修道,成就五通。证六句义為宗,因而造论,名吠世史迦,此译曰胜论。以诸论无匹故也。以彼為胜论之师,故亦称胜论师。其后...

《佛学大辞典》 / 519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下品中生

同上经曰:「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中略)遇善知识,以大慈悲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中略)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僧

西国之法有,以钱财或庄田寄附寺院限七僧常供食者,谓之七僧。俱舍光记十八曰:「有檀越布施钱财或庄田等。白眾僧言:从今已去,日别為我设七僧。」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日者,据毗婆沙论所说,凡遇持之日,则过中不食。 一、每月初八日,帝释敕四天王,各治一方。至此日,四王遣辅臣,观察世间人民善恶。(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三藏法数》 / 36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达嚫

Dakṣiṇā,又作噠嚫、达嚫、达亲、达櫬、大嚫、檀嚫。财施之义。又右手之义,以右手受施物也。盖於食之后,施僧以财物,令右手受之也。僧对其施物為报之而说法,称其说法亦曰达嚫。是转财施之义而為法施之义。义净叁藏谓為陀那伽陀或特欹拏伽陀,译作施颂。探玄记十八曰:「达[打...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半晚

谓禪家了与晡时之中半时也。备用清规知浴曰:「半晚浴头覆首座方丈维那鸣鼓叁下。」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眾

一、道眾,出家修道业,受具足戒,十戒者。二、俗眾,在俗归於法,受五戒八戒者。玄义释籤一曰:「道俗顒顒。」观经玄义分曰:「道俗时眾等。」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长

又曰叁月。於正五九之叁月,自朔至晦持每日不过中食之戒也。长云者其月一月之间长续持也。梵网经下曰:「於六日年叁长月,作杀生劫盗破犯戒者,犯轻垢罪也。」法苑珠林八十八曰:「提谓经云:诸天帝释、太子使者、日月鬼神、地狱阎罗、百万神眾等,其用正月一日五月一...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布萨食

日之净食也。羯磨疏四上曰:「布萨食者亦是净之食耳。」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神通月

又曰神变月,神足月。叁长月也。见[神足月]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百僧供

请百僧而供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羯拏僕

Kanabhuj,旧称蹇尼陀Kanāda,译曰食米。嗢露迦仙人之别名。胜论之祖。唯识述记一末曰:「或名羯拏僕,羯拏云米,僕翻為食。先為夜游惊他稚妇,遂收场碾糠粃之中米食之,故以名也。时人号曰食米仙人,旧云蹇尼陀讹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戒

一、在家戒,八戒也。二、出家戒,十戒具足戒也。叁、道俗共戒,五戒也。见释氏要览上。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白莲教

偽託佛教之邪教也。其教始於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等。诡言弥勒佛下世,白莲华开,以焚香诵经惑愚民,言可救劫。转辗相煽,遂成大乱,而元以之亡。明代有唐赛儿王森徐鸿儒等,至清代,其萌蘗日炽。又变為清水八卦荣华红阳白阳青莲红莲等名目。不可究詰。乾隆叁十九年寿张王伦以清水教倡...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画麻屩

西域中天寺中画唐释玄奘之麻屩匙筋而拜之也。酉阳杂俎曰:「国初僧玄奘,往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叁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麻屩(屩,履也,木曰屐,麻曰屩)及匙筋,以綵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日,輒膜拜焉。」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信女

梵语优婆夷,U āsikā,翻信女。信受佛法而受叁归五戒或八戒之女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在家二戒

一、五戒,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五戒。 二、八戒,谓五戒之后,更加不坐高广大床、不着花鬘缨络、不习歌舞戏乐,此八戒亦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八戒

《三藏法数》 / 92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