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法智,苦是欲界生死之苦,法是所证真如之理,智是能证之智。谓观欲界生死之苦,真智发而证真如之理,是名苦法智。
二、苦类智,谓观欲界苦谛之后,复观上二界苦谛,真智明发,是欲界苦法智之流类,是名苦类智。(上二界者,谓色界、无色界也。)
叁、集法智,谓观欲界集...
《三藏法数》 /
490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此係入於见道观四圣諦而生,无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识宗谓十六心悉為见道,俱舍宗谓前十五心為见道,后一心為修道,八忍八智者,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道法忍,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观欲界及上二界之四諦之真智也。观欲界之四諦有四,是曰四法智。观上二界之四諦有四,是曰四类智。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证欲界四諦之智,谓之四法智,证上二界四諦之智,谓之四类智,四法四类,合為八智。即观八諦正断烦恼之无间道位谓之忍,既断烦恼之解脱道位谓之智。总有八忍八智。是无漏智之初也。见[见道]条。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
约十二缘起於四諦而观,生四十八智之有漏智也。未来之老死,即是苦諦,老死之集,即集諦,老死之灭即灭諦,老死之趣灭行,即道諦。如老死乃至过去行之四諦亦然。无明无因,故不观之,故十二支与四智合而為四十八智也。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