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之所观法,立於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五位:十住位十种所观法、十行位十种所观法、十回向位十种所观法、十地位十种所观法、等觉位十种所观法也。出於瓔珞本业经上。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叁贤位。谓為圣胎。因其以自种為因,善友為缘,闻正法而修习长养,至於初地而见道,生於佛家故也。仁王经中曰:「是為菩萨初长养心,為圣胎故。」同良賁疏曰:「於叁贤位俱名圣胎。所谓胎者,自种為因,善友為缘,闻净法界等流正法,修习长养,初地见道,诞佛家矣...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出於本业经上。一、住观。别教之菩萨於十住位中修习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观也。二、行观。别教之菩萨於十行位中修习一切法无不具足之假观也。叁、向观。别教之菩萨於十迴向位中修习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之观也。四、地观。别教之菩萨於十地位中修习中观,住持而不动也。五、无相观。别...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一、信成就发心,谓十信行满,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故名信成就发心。(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
《三藏法数》 / 331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起信论所说:一、信成就发心,於初住至第十住之位,信心成就之人之发菩提心也。二、解行发心,於十行乃至十迴向之位,解理行道之人之发菩提心也。叁、证发心,於初地至第十地之位,证法性之人之发菩提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证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於所谓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之四十一位而断破之者。其中於等觉位所断之无明,称為元品之无明,乃一切无明之根本也。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本业瓔珞经示叁贤十圣之果报,用铁轮王等之名。天台取其经意而立六轮,以配於因位之六位:一铁轮王,十信位也。二铜轮王,十住位也。叁银轮王,十行位也。四金轮王,十迴向位也。五琉璃轮王,十地位也。六摩尼轮王,等觉位也。此中经无琉璃轮之名。止观辅行一之叁曰:「入铜轮者,...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一信忍,别教之菩萨於十住位中信一切心皆悉空寂,能於空法忍可信证,故名為信忍。二法忍,於十行位中修习假观,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诸眾生,於假法中忍可信证,故名為法忍。叁修忍,於十迴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和融,於中道忍可信证,故名為修忍。四正...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品诸大菩萨之说也。叁、声闻说,本经中如法界品之初,声闻之人,以佛之加被而说法。四、眾生说,梵天之讚偈等也。五、器界说,菩提树等能演法音。见华严经疏一。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一不可思议所信乐,二无有等比佛叁昧乐,叁不可限量大慈悲乐,四一切诸佛解脱之乐,五无有边际大神通乐,六最极尊重大自在乐,七广大究竟无量力乐,八离诸知觉寂静之乐,九住无碍住恒正定乐,十行无二行不变异乐。见唐华严经廿四。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瓔珞本业经上说六种之智慧,即别教菩萨六位之分也。一闻慧,於十住位中闻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之相也。二思慧,於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发生之智慧也。叁修慧,於十迴向位中修习中道之理发生之智慧也。四无相慧,於十地位中,证知中道之理,离二边之相之智慧也。五照寂慧,照為...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叁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案明蕅益梵网合注,以為即十行法门。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起信论叁发心之一。菩萨十行之行成就,而发十迴向之心也。起信论义记下末曰:「解行发心者,位在十迴向,兼取十行。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顺行十度,行成纯熟,发迴向心入十向位,故云解行发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持地经立六住以摄菩萨之行位,此六入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為住: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之义,谓菩萨於十住之位成就佛道之种性也。二解行住,於十行十迴向之位,积解行之功,不退失也。叁净心住,於初地见道之位破一切见惑,使心得一分清净也。四行道迹住,迹者...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具足愿与行之意。善导观经疏一曰:「如经中说: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要须愿行相扶,所為皆剋。(中略)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迴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菩萨之阶位,初后相即,谓之圆融,初后次第,谓之行布。华严经所说,有此二意,是华严宗之所判也。自第二会名号品至第六会小相光明品之二十八品,说信住行向地及佛果之次第差别,為行布门。如他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则圆融门也。探玄记一曰:「显位故者,為显菩萨修行佛因一道,...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