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条搜索结果

标入定相之契也。有叁部之别:一佛部之定,亦名法界定。胎藏界大日如来之住定也。二莲华部之定,亦名弥陀定,或妙观察智定。阿弥陀如来之住定也。叁金刚部之定,名為缚定。天鼓雷音如来之住定也。见胎藏界曼荼罗大钞叁。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五大尊根本

交腕而作外缚五股。或於左腕上置右腕,合手之脊而交中指,大指小指无名指各寄附而立之,是即莲华部之五股也。或传曰:五大尊共通用剑,又云用外五股,诵慈救咒时,中坛之阿闍梨,中指作剑而诵之也。见田五。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9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切遍智

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也,亦名诸佛心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9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入定

有叁部之入定,佛部為法界定,莲华部為妙观察智定,金刚部為缚定。说见胎藏曼陀罗大钞一。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9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佛钵

释迦相之一。大日经密品曰:「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同疏曰:「左手执袈裟两角,仰脐前,右手重其上。」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9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十字佛顶真言

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以二手内相叉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囉(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阿比目佉

或作阿毘目佉明,译言相向,守力金刚之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宝瓶

宝瓶形之契也。初成合掌,屈左右头指,使至於中指之根下,左右拇指并压之,使如瓶也。图集二曰:「宝瓶,作叁补吒,屈二风指,令指头至火指根下,二空指并压之。」十八道事钞上曰:「塔宝瓶大慧刀,此叁别名也,随其所用改阿闍梨观心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切徧智

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也,亦名诸佛心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虚空藏形像

胎藏界释迦院之虚空藏,据秘藏记末曰:「左手持莲华,上有如意宝,右手持白拂。」虚空藏院之虚空藏,据大日经疏五曰:「被鲜白衣,左手持莲华,华上有大刀,持大刀者,利慧之标帜也。」秘藏记末曰:「肉色,左手持开莲华,上有如意珠,右手持宝剑。」又观虚空藏菩萨经曰:「虚...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智拳

金刚界大日如来之相,独一法界之相也。以表诸佛之执持智法海。一字顶轮王经曰:「拳能执持诸佛智法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会智法身之大日也。时处轨曰:「右执左头指,十方剎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切如来所生

又曰叁叁昧耶摄百。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明也。其文曰:此名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想為閼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得成就。此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於内心,...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切法生界

叁种叁昧耶中之法界生叁昧耶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九字

成自九字明之咒术。又名六甲秘祝。即唱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之九字后,画四纵五横之直线於空中也。又有纵横法之称。此為禳灾害制胜利所修之一种咒法也。原行於道家或兵家之间。抱朴子内篇第四登陟篇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凡九字,...

《佛学大辞典》 / 463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火焰轮止

不动尊十四之一。见[不动尊]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叁摩地

即定。叁部之定别也。见[定]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9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塔為大日如来叁昧耶形之法,故曰塔。又手结塔形之相。见[率都婆]条。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8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形像

大日经一曰:「大梵在其右,四面持髮冠,唵字相為,执莲在鹅上。」大日经疏五曰:「大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华,一手持数珠,已上是右手;一手持军持,一手作唵字,以上是左手也。当稍屈头指直伸餘指,侧手按之而作语状,是名净行者吉祥。」秘藏...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佛顶

画佛顶髻之状也。义释十一曰:「佛顶如佛顶髻形,令顶高隆。」更有手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六种

六种之波罗蜜,為证明菩萨之契,故云六种。善戒经一曰:「菩萨性者,有六种。以此故,一切眾生则得识知此是菩萨。何等為六?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忧陀那

Udā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鄔陀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切佛心

一切徧智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9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五种

肉眼等五眼各别之也。见天台史略下。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实相

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即是魔说。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是也。(梵语波旬,华言恶。释迦如来...

《三藏法数》 / 125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涂香

六种供具之一。涂香於身手以供养佛也。智度论九十叁曰:「天竺国热,又以身臭故,以香涂身,供养诸佛及僧。」同叁十曰:「涂香有二种:一以栴檀木等摩以涂身,二者种种杂香擣以為末。以涂其身,及熏衣服,并涂地壁。」大日经疏八曰:「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八叶

八叶莲华开敷之相也。為阿弥陀如来之。见图集上。又莲华部之叁昧耶也。见[叁昧耶]条。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根本

或為坚实合掌,或為智拳。此中以智拳习為灌顶之秘密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内五股

见[五股]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唵字

侧掌屈风指,餘伸直,又名吉祥,言说之标帜也。摄大轨中曰:「侧掌屈风,餘申直,净行吉祥,名為唵字。」大日经疏二十曰:「其尊作持唵字者,即是梵志义法也。净行者凡有所言说,皆侧右手,作形而举案之,以唵字声而作相故也。」演奥钞十四曰:「今私推之,唵字声者,净...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观音

大日经四曰:「以定慧手合,散舒五轮,犹如铃鐸。以虚空地轮,和合相持作莲华形,是观自在。」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外缚

四种拳之一。交叉二手而作拳,使十指出现於外者。又名指在外拳。见大日经疏十叁。又曰坚固缚,金刚缚,又曰外缚拳。為解结使之缚之意。显十地圆满之形者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问法

乌枢瑟摩经上曰:「其问法相,并其五指,微屈之,如仰鏊形,引手向掌,向前如来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光网童子

以左手作拳申头指,稍屈第叁节,如鉤形,立大指而押之。是鉤也。真言曰:「归命係係俱摩囉摩耶揭多。」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执花

大指与拇指相捻如执花之形,餘指申散而竪之,即是。大日经疏十六曰:「执花空风相捻,如执花形,餘指申散而竪之。」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外缚拳

见[外缚]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渴誐

译曰剑。慧琳音义叁十六曰:「朅伽,唐云剑。」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护身法

又名护身加持。即為避内魔外魔障难,守护自己身心,结通五种言之作法也。五种言者,净叁业,佛部叁昧耶,莲华部叁昧耶,金刚部叁昧耶,被甲护身也。见如意轮念诵法等。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无能胜菩萨

梵语阿逸多Ajita,译曰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字,以其威德广大无能胜之者,故云。真言法中以慈氏菩萨(即弥勒)為自性轮身之名,以无能胜胜金刚為释迦如来教令轮身之名(教令轮身者,奉其如来之教令,现忿怒之身以对治恶魔者)。补陀落海会轨曰:「无能胜释迦牟尼佛忿怒,自性轮慈氏...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俱摩罗天

梵语俱摩罗,译云童子。胎藏界曼茶罗,在西方辨才天傍,持叁戟,金刚界曼荼罗,在东方,持铃。大日经疏所谓俱摩罗,作鑠底,是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瓔虎皮裙。无量忿怒眾,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宝生如来

金刚界曼陀罗五智如来之第叁,南方月轮之中尊也。自大日如来之平等性智流出,从宝光幢笑之四金刚菩萨司一切之财宝。金色,左手為拳,右手开於外方,屈无名指与小指,中指与头指大指剑立,或曰:左手执衣两角,右手仰掌,成满愿。密号云平等金刚,其种子為。胎藏界谓之开敷华王如...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根本

诸尊各有根本之与明。秘藏记私钞六曰:「诸尊各有根本明,秘经说爱染王法,诵大根本明(云云)。不动亦有根本明,叁摩地仪轨云:即结根本,诵本明七徧(云云),是说大日根本明也。如此一一尊各有本本明。」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大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大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大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人头幢

梵云坛荼Danda,幢上置人头者,琰摩王之叁摩耶形也。见[檀拏]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