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 条搜索结果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佛及比丘僧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藏法数》 / 341字 / 1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大云光明寺

回回教寺院之名。佛祖统纪四十一曰:「唐代宗年,勅回紇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又「同六年,回紇於荆杨洪越等州置大云光明寺,其徒白衣白冠。」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年忌

又曰周忌,周关,死后年之忌日也。此日僧设斋而祈追福。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迹门之法华,由舍利弗之而说之。本门之法华,由弥勒之而说之。方便品曰:「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岂得不说。」寿量品曰:「是时菩萨弥勒為首,分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白已,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听。」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释迦如来自说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两,卖於病家,得金钱五枚,奉於古之释迦佛,因而闻涅槃经。见涅槃经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平举

禪林之语。葬礼维那不举啟,直举南无萨怚他,曰平举。以不举啟故亦不举摩訶梵,盖恐妨诸方人之结缘讽经也。东渐清规送亡式曰:「维那平举楞严咒,不啟,曰平举。」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

军荼利明王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曰:「师曰:胎藏界图,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1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丹霞烧佛

五登会元丹霞章曰:「丹霞禪师尝到洛东慧林寺,值天寒,遂於殿中取木佛烧而向火。院主偶见而呵责云:云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拨灰曰:吾烧取舍利。主云:木佛安有舍利?师云:既无舍利,更两尊,再取烧之。院主自眉鬚堕落。」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大白光神

山城名胜志九曰:「大白光神,梵云鬱多罗迦神,天竺雪山神也。有禪法拥护之誓,故劝之,即十二神之随一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经、律、论、咒之不同。经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藏法数》 / 443字 / 1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大召

西藏新志中曰:「大召在拉萨之大召内,名曰老木郎,唐时所建,楼高四层。上有金殿五座,宏敞庄丽,中殿供大佛,名觉释迦摩尼。自中国随唐文成公主至西藏者,年甫十二,在西域成圣。或谓铸於中国者,左廊有唐文成公主及西藏王赞普(特勒德苏隆赞),并巴布国王女像(赞普之前妻)...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1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法华经方便品之初,先讚嘆如来之二智,以诸法实相為甚深微妙欲说而止,次舍利弗代眾说之。如此佛与舍利弗交互各,佛遂容第,广说妙法。谓之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剥皮

昔释迦如来為爱法梵志(或作乐法菩萨)时,剥身皮而乾之,以书佛所说之一偈。求法精勤之极也。智度论十六曰:「如爱法梵志,十二岁徧阎浮提求知圣法而不能得。时世无佛,佛法亦尽,有一婆罗门言:我有圣法一偈,若实爱法当以与汝。答言:实爱法。婆罗门言:若实爱法当以汝皮為纸...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1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七日思惟

佛成道后七日间,观树经行,思惟如何说妙法化度眾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於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大慈恩寺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皇太子治,為文德皇后於长安创大慈恩寺,高宗永徽年,玄奘藏奏建大塔,奉安西来之经论梵本佛舍利,塔高二百尺。见稽古史略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藏法数》 / 1095字 / 1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金刚经则即二字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曰:金刚经中有即则二字。高丽大安六年,以义天之祖名稷,故易即為则。寿昌元年,刊於大兴王寺。后从沙门德詵则喻之,仍还本文,而以则音呼之。愚按则即二字,声近义通,在儒书亦有互用者,详见高邮王氏经传释词。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供养

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财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观行供养,谓...

藏法数》 / 197字 / 1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五十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世尊未说

五灯会元世尊章:「世尊临入涅槃,文殊於佛,欲再转法轮,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尝说一字,汝吾再转法轮,是会转法轮耶?」是本於楞伽经:「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等之意。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藏法数》 / 1001字 / 1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世友

菩萨名。佛灭后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评家之一,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国,结集萨婆多部之藏时,五百贤圣之上座也。又着有部宗轮论,叙小乘之二十部。俱舍光记二十曰:「世是天名,与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逐友。彼不敢损,故以為名焉。梵名筏苏密咀罗Va...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1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五十二身像

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罗。或名五通曼荼罗。即以阿弥陀佛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罗也。原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称。据集神州宝感通录卷中,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娑婆眾生,愿生净土,无佛形...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1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戒贤

天竺摩竭陀国,那烂陀寺之住僧。护法菩萨之弟子,玄奘藏之师。梵名尸罗跛陀罗,Śīlabhadra(西域记八作尸罗跛陀罗慈恩寺传十作尸罗跛陀),师為摩咀吒国王族,婆罗门种也,少好学,有风操,游诸印度。求询明哲,至摩竭陀国,那烂陀僧伽蓝,遇护法菩萨,闻法信悟,而出家,既...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台依华严经所立,喻显彼宗所立之五时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化顿大之菩萨。二、幽谷,日光次照幽谷,以喻於鹿苑说小乘经化声闻缘觉。、平地,日光次照平地,以喻说方等经乃至涅槃经,化一般大乘渐入之机。而照平地之日光分食时,禺中,正中...

《佛学大辞典》 / 645字 / 1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六字陀罗尼

种:一、六字章句陀罗尼之略称,即观音之真言也。观世音经所说,此六為六道六观音之六,非数也。见[六字章句陀罗尼]条。二、文殊菩萨之六字真言也。种种杂咒经曰:「六字陀罗尼咒,唵缚鸡淡纳莫。右咒文殊师利菩萨以六千颂释。藏云:诵此咒,灭一切罪,生一切善。」、对...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十度各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行,此施度有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藏法数》 / 877字 / 1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5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