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慧远法师之故事也。庐山记二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法师送客过此,虎輒号鸣,故名。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叁笑图,盖起於此。」此事诸书采录之者颇多,唐李龙眠始图之,孤山智圆作图赞,东...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佛所说之叁藏中,独律藏有制听二教,依理而制之法,谓之制教,随缘计情而听许之法,谓之听教。如四重禁者制教也,如十二头陀法者听教也,叁衣者制教也,叁衣之外得蓄餘衣者听教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戒学之语。佛所制必当持之法,名制。為以便宜听其随意行之之法,名听。故制法不行之则得罪,听法不持之亦不得罪。譬如比丘之叁衣,比丘尼之五衣,是制法。如百一资具是听法。亦以此意而分别佛之教法,律藏曰制教,经论二藏曰听教。见戒疏一上,行事钞中。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律宗一家,判一代教為化教制教二者。经论二藏,汎说因果之理,以化道俗,是曰化教,戒律一藏,说比丘之戒法,独制内眾,谓之制教。又曰化行。见[化行]条。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华严宗之判,开一乘為别教同教之二门。与叁乘之机共同之一乘法為同教。法华等是也。永与叁乘之机别异,而独被於圆顿大机之一乘法,為别教。华严经之所说是也。其别异有十门。见[同别二教]条。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华严一家之教判,分第五同教為别教一乘,同教一乘。别教一乘者,永别异於二乘叁乘等诸乘,一多无尽之一乘法也。五教章上明其十别。同教一乘者,為使二乘叁乘等机入於一多无尽之法界,以一乘无尽之法寄显於始教之叁乘法,或终顿之一乘法而说也。然则同教一乘约於所寄之法则為终顿二...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对於断见思惑离叁界,於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法身菩萨教断无明而成佛之法门也。天台立四教,藏通之二教為界内教,别圆二教為界外教。玄义五上曰:「若随界外好乐,说后两教位。」同六下曰:「叁藏不说界外,今以大乘意望之。」四教仪集註下曰:「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一依法不依人。人為情有之假者。法為法性自尔之轨模。依法而可入道,人何关於实行,假令其人為凡夫外道,而所说契於法,亦可以信受奉行。假令现佛身之相好,而所说不契於法,则亦捨而不可依,况餘人乎。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叁藏中有了义经,有不了义经,明示中道实相之义為了...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对於胜进接而言,被接之一种。按者止之义,即止於旧位,為后教接入也。法华释籤二曰:「伏位来入伏位,名為按位。」是盖通别二教之人被接於后教后,犹在与前教同一伏位(别教為地前,圆教為住前),不能进入证位之意。又约於开会而或名為按位开。即由尔前之伏位,直接入於圆教住前...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判教理胜劣之称。偏者偏僻所说之理偏於空乃至中也。圆者圆满一切具足也。一往配之,则小乘為偏,大乘為圆。然再往论之,则大乘中亦有偏圆,华天所谓圆教独圆,如他之通别二教(台家),终顿二教(严家),偏教也。止观叁曰:「偏名偏僻,圆名圆满。」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一顿教,二渐教,叁不定教也。齐朝已后江南诸师立此叁教,用以判释佛一代所说之法者也。顿教指华严经,渐教指阿含经至涅槃经等诱引之经,不定教谓不能配於顿渐二教之胜鬘经金光明经等。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唐初印法师所立二教之一。卢舍那所说之华严经也。非逐眾生之机委曲说权实之法,乃称於法性之理,顿说平等一实之理,故名平等教。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天台宗所言。与真言宗之显教密二教不同。彼就教法而料之者,此於说法之仪式上言之也。天台所立化仪四教中有秘密教,对此而他之化仪叁教,顿渐不定,谓為显露教。如来以不思议力隐密教化其机类,不使自餘之人知之者,為秘密教,公开而使自他一般知之者,為显露教。例如鹿苑时之说法...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谓成佛之道,唯一而无二道叁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叁,除佛方便说。」此為偈文之语。其本文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说法,无有餘乘若二若叁。」诸师解之,其说不一。台家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对简之,成立唯一圆教。餘乘若二若叁、训為「餘乘...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