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条搜索结果

四乘十地

大乘同性经下於四乘各说十地:(一)声闻乘十地:一、受叁归地,初受叁归戒之位也。二、信地,信根成就之位也。叁、信法地,信四諦理之位也。四、内凡夫地,修五停心观等之位也。五、学信戒地,叁学成就之位也。六、八人地,见道之位也。七、须陀洹地,预流果之位也。八、斯陀含地...

《佛学大辞典》 / 624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秘密教

天台所立化仪四教之一,见[四教]条。 又為真言宗之总名,见[秘密藏]条。 又為圆教之别名。以圆教甚深,非二乘之所见闻也。五教章上曰:「四名圆教,谓法界自在具足一切无尽法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华严是也。亦名秘密教,以声闻等不见闻故。」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四教

四教种种不同。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諦观

高丽国沙门。吴越王钱俶发币使於高丽,求天台之教乘。彼国使諦观齎之,且诫曰:於中国求师问难,若不能答,则夺教父而回。师既至,闻螺溪义寂,善於讲授,往参謁之,一见心服,逐礼為师。尝以所製四教仪藏於篋,人无知者。师留螺溪,一日坐亡。后人见故篋放光,开而视之,则唯此书...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天台叁教

一顿教,二渐教,叁不定教,是於化仪四教中除秘密教一者,此称為大纲之叁教。此叁教惟摄法华已前之诸经。法华玄义十曰:「大纲叁种:一顿二渐叁不定,此叁名同,旧义异也。」 又一渐教,二顿教,叁圆教。圆教即法华经。此叁教摄一代。日本智证之唐决曰:「经云唯此一事实,餘二则...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化仪四教

天台宗於形式上分释尊一代之教说為四种。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是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四不可说

涅槃经二十一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说。曰:「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以有因缘故可得说。」此中天台取四种之不可说,配於自家所判之四教:一生生不可说,藏教说能生之因缘,所生之诸法,俱為实有,故...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不可说

真理可证知,不可言说,涅槃经说四种之不可说,天台以明四教之理。见[四不可说]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事教

臺宗所立四教中称藏教為界内之事教。称别教為界外之事教。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胜应身

又名尊时身。天台立法报应之叁身,其报身分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报身,对於自受用而名為应身,对於第叁应身之劣而名為胜,盖胜应身為他受用之报身也。法华文句记九之一曰:「故他受用亦得名报,亦得名应。若胜若劣,俱名应故。」止观一之二说见相发心,四教之人见佛之...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别向圆修

依天台四教之判,别教菩萨,至十回向之位,则所修之行德。事理和融,渐称於圆教之性德,是曰别向圆修,亦曰十向圆修。四念处叁曰:「别向圆修。」杂编五曰:「十向圆修。」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别圆

天台四教中之别教圆教也。共以中道為极理。见[四教]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四种阿难

天台约於四教而立四种阿难。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心性

谓不变之心体,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也。台宗所立四教中别教以下,以心性立為真空,圆教立為心性具十界叁千之法。圆觉经曰:「以净觉心知觉心性。」起信论义记中本曰:「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法华玄义四之叁曰:「心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唯识论二曰:「眾生心性二分合成。」止观...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化法

化导之法门也。天台一家,判释迦之一代教為化仪化法,各立四教。见[四教]条。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化法四教

谓天台之教判藏通别圆也。自教化之内容而分,故有化法之名。见[四教]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苑公四教

唐贤首弟子慧苑以宝性论,谓四种眾生不识如来藏因之而立四教:一迷真异执教,谓诸凡夫外道,迷於真性广起异计者。二真一分半教,谓声闻缘觉二人於真如随缘不变二义中,但得随缘一分,名為真一,於其随缘分中唯说性空所显之理,不说法空,名為半,合谓之真一分半教。叁真一作满教,...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天台四教

台家有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谓之八教。见[八教]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藏教

叁藏教之略。天台四教之一。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四教五时

天台所立之教相判释也。四教者,化仪化法各有四教,五时者,说两种四教之时也。见[五时]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借别名通

依台家四教之判,有以别教之名显通教之义者。是借别而名通也。谓為名别义通亦同。如法相宗明五十地。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顿教

有二解:一,為顿成之教。凡歷劫修行,方出生死之法,名為渐教。顿成顿悟佛果之法,名為顿教。楞伽经一曰:「如菴摩罗果渐熟非顿,如来净除一切眾生自心现流亦復如是。(中略)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眾生自心现流亦復如是。」依此义而佛自名圆觉经為顿教大乘,贤...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四教叁观

天台一家教观二门也。四教為教门,叁观為观门,一家以此二门為纲要。见[四教]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境本定身

见佛之相好而发心,谓之见相发心。此见相依四教之机,有四种不同。然其所对之佛身,必為丈六之释迦应身。应身為所观之境,观见此四相之别也。因而定為境本之佛身,為丈六之释迦,是谓之境本定身。止观辅行一曰:「皆以叁藏如来而為境本,於色相上四见不同。」四教仪集註上曰:「如...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麤人

小乘之行人為麤人,大乘之行者為细人。智度论叁十九曰:「声闻法中十不善道是為罪业,摩訶衍中见有身口意所作是為罪。作者见者皆是虚誑故。麤人则麤罪,细人则细罪。」天台之教判上借之有麤人细人之目,四教之中,奉藏通别之叁教者為麤人,奉圆教者為细人。释籤一曰:「细人麤人二...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圆融十乘

天台所判四教中圆教之十乘观法也。行止观有十种之法,谓為十乘观法。此十乘观法通於藏通别圆之四教,故特指圆教之十乘,而谓為圆融十乘。以十乘一一悉以事理之圆融為理致故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见地

叁乘共十地之第四位,当於声闻乘之预流果。见四諦之理,断叁界之见惑,初得圣果者,即第十六心之道类智也。见大乘义章十四,四教仪集註下。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果头无人

天台宗之语。彼宗立四教四教各有教行证人之四。然藏通二教。因中虽有教行证人之四,然至於果,则唯教之一,无行证人之叁。何则?以彼等以果為灰身灭智,而得证实无人也(无人则无行亦无证)。唯有所谓有行证人之教而已。别教亦然。到初地已上之果位,则惟有教,而无后之叁。何则...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多障

多恶业之障者。天台四教仪集詮註中曰:「多障眾生念佛观。」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取相

取执事理之相之妄惑也。四教仪集註中一曰:「取相惑,叁惑皆名取相。观音玄义上云:见思取生死相,尘沙取涅槃相,无明取二边相。」智度论四十六曰:「着心取相,菩萨修福德,如草生火,易可得灭。」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藏通别圆

天台所立化法之四教。见[四教]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声闻乘教

光宅四教之一。见[四教]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