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anta-vayanti,主夜神也,善财童子五十叁参中之一,俗厌恶梦,则咒此神名云。华严经六十八曰:「摩竭提国迦毘罗城有主夜神,名婆珊婆演底。(中略)我於夜闇人静,鬼神盗贼诸恶眾生所游行时,(中略)我时即以种种方便而救济之。」(经中广说除海难等)慧苑音义下曰:「婆珊婆...
《佛学大辞典》 / 279字 / 3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Bhagavat,一作婆伽伴、婆誐鍐、婆伽梵、薄伽梵、薄阿梵Bhagavān(体声,一言声,男声),佛地论举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之六义,智度论出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之四义。又密教有称女人之秘释。经中多单译曰世尊。佛地论一曰:「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六义转:一...
《佛学大辞典》 / 793字 / 2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昔有一人,巧于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万,极大悭贪不肯外用。时有一人善于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而语之言:“我今共汝极成亲爱,便为一体更无有异。我知彼家有一好女,当为汝求可用为妇。”牧羊之人闻之欢喜,便大与羊及诸财物。其人复言:“汝妇今日已生一子。”牧羊之人未见于妇,...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240字 / 2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檐负之远葬林野。时...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239字 / 2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灌盛水置于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复念其妻子眷属、世间之事五欲之乐。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复如是。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11字 / 2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有一人说王过罪,而作是言:“王甚暴虐治政无理。”王闻是语即大瞋恚,竟不究悉谁作此语,信傍佞人捉一贤臣,仰使剥脊取百两肉。有人证明此无是语,王心便悔,索千两肉用为补脊,夜中呻唤甚大苦恼。王闻其声,问言:“何以苦恼?取汝百两,十倍与汝,意不足耶?何故苦恼?”傍人答言...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200字 / 2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磨大石者喻于学问精勤劳苦,作小牛者喻于名闻互相是非。夫为学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识,宜应履行远求胜果,方求名誉憍慢贡高,增长过患。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96字 / 2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竟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摩尼者齐云水窦孔也)。”欲令其人从水窦出,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即作是言:“不见摩尼珠我终不去。”须臾之间为其所杀。凡夫之人亦复如...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210字 / 2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钵罗华以为鬘饰。有一贫人,其妇语言:“尔若能得优钵罗华来用与我,为尔作妻;若不能得,我舍尔去。”其夫先来常善能作鸳鸯之鸣,即入王池作鸳鸯鸣偷优钵罗华。时守池者而作是问:“池中者谁?”而此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守者捉得将诣王所,而...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211字 / 2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Tagara,多伽罗之略,香木名。 又黑沈香。谷响集七曰:「伽罗翻黑,经所谓黑沈香是矣。盖昔蛮商传天竺语耶,今名奇南香也。华严经云:菩提心者,如黑沈香,能熏法界,悉周徧故。又虚空藏经云:烧眾名器坚黑沈水。」玄应音义一曰:「多伽罗香,此云根香。」慧琳音义叁曰:「多揭罗...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2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叁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2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即[天竺]也。山海经曰:「身毒之国,轩辕氏居之。郭註,天竺国也。」史记大宛传曰:「大夏东南有身毒国。」索隐曰:身音乾,毒音篤。孟康曰:即天竺也。汉书西域传作天篤,后汉书杜篤传作天督。玄应一切经音义曰:「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月有千名...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1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