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嗔痴慢四惑也。言八十一品者,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叁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地,共为九地。欲界一地具九品,贪嗔痴慢四惑,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三藏法数》 /
206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如上所言,见惑者顿断之,思惑者渐断之。渐断之者声闻乘為钝根故,分十惑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為一,於此加色界之四禪地与无色界之四空处而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為八十一品。既断见...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叁界九地,各有九品之惑,合為八十一品之惑。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见[思惑]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於托胎於父母,爱恶之心生也。二、依见思惑,伴见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见外道而起瞋也,又名背上使。叁、界繫思惑,叁界九地之思惑也。一名事障,又名正叁毒。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新云修惑,旧云思惑,爱惑,假惑。叁乘之圣人於修道所断之贪瞋痴等迷事惑也。小乘叁界合有十惑。大乘有十六惑。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小乘有十,大乘有十六。小乘之十者,於欲界有贪瞋痴慢之四,於上二界各有贪痴慢之叁,合而為十。大乘之十六者,於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於上二界各除瞋,而餘五惑,故合為十惑。又合欲界之六惑而為十六惑。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徧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