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一阿含经八谓提婆达兜恶人便往婆罗留支(阿闍世之别名)所告言,昔民氓寿命极长,如今人寿不过百年,王子当知人命无常,终不上位,而中命终,不亦痛乎,王子於时宜断父王命,统领国人,我今当杀沙门瞿曇,而為无上至真等正觉。於摩竭陀国界為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贯云,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眾生有善根之机,而宜於布教者。玄义六上曰:「机是宜义,如欲拔无明之苦,正宜於悲。欲与法性之乐,正宜於慈。故机是宜义。」同一下曰:「夫教本应机,机宜不同,故部别异。」唯识述记一本曰:「如来设机,随教所宜。」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成佛果之前,更重修习无始凡夫地已来所作之事,使之一一称理也,是為入重玄门倒修凡事。其所以然者,则以等觉菩萨之元品无明难断故也。凡轮迴生死之苦,於一切眾生悉起偏执之见,存自他彼此之隔异,此我执之念更难止,虽由初地以来,地地断无明入等觉之位后,元品之无明尚存,此隔...
《佛学大辞典》 / 540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六祖坛经之偈语。风鼓,灾风鼓动也。山相击,须弥崩倒也。因本经曰:「大叁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宫殿,置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河渠流竭。其后久久,大风復取第叁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乾枯。六日出,天下烟起。至七日出,...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密教之授职灌顶,如上所说二种灌顶中之传教灌顶也。显教於等觉菩萨说之。七卷楞伽经二曰:「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欢喜,次第渐进,乃至善慧及以法云。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住此地已,有大宝莲华王。眾宝庄严,於其华上。有宝宫殿,状如莲华。菩萨往修幻性...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犹云浑身是手浑身是眼也。五灯会元曰:「道吾问云巖曇晟禪师曰:大悲千手眼,那个是正眼?师曰:如人夜间背山摸枕子。吾曰:我会也。师曰:作麼生会?吾曰:徧身是手眼。师曰:道也太煞道,祇道得八成。吾曰:师兄作麼生?师曰:通身是手眼。」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法华经药草喻品以佛之教法譬之雨,眾生之机类譬之草木。佛教之雨,虽為一味,然随眾生之种类,而滋生各自之智性,因而治惑,称為药草。此中虽有叁草二木之差别,然木為二而少,草為叁而多,故废少而取多。又叁草中之中草為声缘之二乘,此品所明,正在声缘之二乘,故举药草而兼他也...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洞山大师所作。比心於明镜也。会元十叁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叁昧,事穷的要,今付示汝。」宝镜才命论曰:「心彻宝镜。」注曰:「夫心以鑑物,庶品不遗。洞彻幽明,同乎宝镜。」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Deva rajñā,比丘名。译曰天智。开元录九曰:「沙门提云般若,或云提云陀若那。唐云天智,于闐国人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即中国也。唐书西域传曰:「贞观十五年,(中略)帝命云骑尉梁怀璥持节慰抚,尸罗逸多惊问国人:自古亦有摩訶震旦使者至吾国乎?」同注曰:「一切经音义,摩訶此言大也。」法苑珠林曰:「梵称此方為脂那,或云真丹,或作震旦,盖承声有楚夏耳。」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在福建福清县西二十餘里。其山多產黄檗,故名。唐贞元五年,正干禪师开创此山,建立一宇,名云般若堂。其后歷八年,大闢堂宇,改号建福寺。寻希运禪师住山,黄檗之名顿显。自后遂為临济一派之大道场,宋代最盛,几阅星霜,渐即零落,明洪武二十叁年,莆阳心鑑周公為檀越,请大休禪...
《佛学大辞典》 / 370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於日。无量寿经下曰:「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法华经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同普门品曰:「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 又(人名)唐慧日叁藏,青州东莱人。姓辛氏。幼见义净叁藏从印度归,羡慕之。嗣圣十九年,决志西游。叁年达印度境。拜圣迹...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说文曰:「无髮也。」经中斥破戒无行之比丘,谓之秃人,又云秃居士。以彼虽剃髮而无出家沙门之行,但是秃头之俗人秃头之居士耳。涅槃经叁曰:「破戒不护法者名秃居士。」又曰:「為饥饿故发心出家,如是之人名為秃人。」北齐书文宣帝纪曰:「晋阳有沙门乍愚乍智,时人呼阿秃师。」...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佛菩萨慈悲喜捨之四德也。与乐之心為慈,拔苦之心為悲,喜眾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於一切眾生捨恳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捨。缘无量眾生而起此心,谓之无量。又曰四等,四梵行。俱舍论二十九曰:「无量有四:一慈、二悲、叁喜、四捨,言量者。无量有情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云门示眾云:古佛与露柱相交。是第几机?自代云:南山起云。北山下雨。」见碧巖八十叁则,种电钞九,从容录叁十一则。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潭州云巖寺曇晟,鐘陵建昌人,姓王氏,少出家,初参百丈海禪师,侍左右者二十年,未悟玄旨,百丈归寂后,謁药山,言下契会。唐会昌元年,六十而寂。见宋高僧传十一、传灯录十四、五灯会元五。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圆满觉真理也。圆觉经曰:「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又在台家圆教,叁諦叁观圆融,故空假中之諦理,同时觉悟也。指要钞上曰:「既不明性具十界,故无圆断圆悟义。」 又(人名)宜兴人。姓蒋氏,号密云。叁十岁,从幻有正传祝髮。过铜棺山,豁然大悟,四十九岁,传...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涅槃会上五十二类之眾生也。佛将於双林树下入灭,见放光而自四方来集者,中有数多异类之眾生。经文虽无五十二之数字,而章安之涅槃经疏科经文数五十二眾。 无量诸大比丘一,六十亿比丘尼二,十地菩萨比丘尼叁,一恒沙菩萨四,二恒沙优婆塞五,叁恒沙优婆夷六,四恒沙诸离车七,五...
《佛学大辞典》 / 595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梵语沙弥之旧译。初入佛门息世情,行慈济之义。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曰:「此翻為息慈,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情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有二说:一贤首所说之十类:一恒本,不可说之微尘数身,现微尘数之剎土,尽未来际,念念常说普说未曾休止者。是不可结集,此事出本经不思议品。二大本,如海云比丘受持之普眼经者。以须弥山聚之笔,四大海水之墨,书一品之修多罗,尚不可穷尽,如是品其数过尘沙,此亦非贝叶之所可...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荆溪尊者释法华玄义所明之本迹十妙,立十种不二门,归结之於一念之心,以示观法大纲,发其深意。今以其本迹十妙与不二门之相摄列之如图。一、色心,有形质碍之法,而无知觉之用者,名為色,无形质而有知觉缘虑之用者,名為心。二、内外,眾生诸佛及依报名為外,唯自己之心法名為内...
《佛学大辞典》 / 607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梵音Śrāmaṇera,旧译息慈、息恶、行慈等。息恶行慈之义也。新云室罗摩拏洛迦,室末那伊洛迦等。译勤策男等。以其為大僧勤加策励故也。又云室罗摩尼罗,译曰求寂。以其欲求涅槃之圆寂故也。是男子出家受十戒者之通称。行事钞上一曰:「沙弥是梵语,此云息慈,息其世染,慈济群生。...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谓修菩萨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 【叁无...
《三藏法数》 / 467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譬物之多也。大日经疏一曰:「以徧一切处净菩提心,兴供养云,普作佛事。」金刚界礼懺文曰:「徧法界一切供养云海菩萨摩訶萨。」秘藏宝钥上曰:「八供天女,起云海於妙供。」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慈童女长者之子也,慈童女為长者之名,非為女人。杂宝藏经一曰:「佛於过去世為一慈女,由事发愿,愿一切受苦者,尽集我身,命终生於兜率。即教父母少為不善,则得大苦报,少為供养,则得无量福。」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梵语沙弥,华言息慈。谓息恶行慈也。 一、驱乌沙弥,谓能驱遣乌鸟,即七岁至十二叁岁者,皆名驱乌沙弥也。 二、应法沙弥,谓能与出家之法相应,即十四岁至十九岁者,皆名应法沙弥也。 叁、名字沙弥,谓能止息诸恶,勤行众慈,可以沙弥名字称之。即二十岁已上,皆号名字沙弥也...
《三藏法数》 / 123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平等之慈悲也。楞严经一曰:「阿难执持应器,於所游城次第循乞。(中略)方行等慈不择贵贱,发意圆成一切眾生无量功德。」同长水疏曰:「轨则如来,行平等慈。」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缘即缘系,慈即爱念。盖言菩萨常以大慈之心,缘念一切众生,令其皆得安隐快乐,故名缘慈也。 一、有情缘慈,有情缘慈,亦名众生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运大慈心而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有情缘慈。 二、法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
《三藏法数》 / 212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旧称曰沙弥,新称曰室罗末尼罗Śrāmaṇera,译言求寂。志求涅槃圆寂之义,受十戒者也。寄归传叁曰:「於本师前,阿遮利耶,授十学处,或时闇诵,或可读文。既受戒已,名室罗末尼罗,译為求寂。言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旧云沙弥者,言略而音讹;翻為息慈,意准而无据也。」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维摩居士依文殊菩萨之问:说叁十种之眾生观:一如见幻师所现人,菩萨观眾生為若此。二如智者见水中月。叁如於镜中见其面像。四如热时炎。五如呼声响。六如空中云。七如水聚沫。八如水上泡。九如芭蕉坚。十如电久住。十一如第五大。十二如第六阴。十叁如第七情。十四如十叁入。十五...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喻无缘之慈悲心。止观五之叁曰:「如磁石吸铁,无心而取。夫铁在障外石不能吸,眾生心性即无缘慈,无明障隔,不能任运吸取一切。今欲破无明障显佛慈石,任运吸取无量佛法无量眾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宋慈云之天竺别集中有往生正信偈,弥陀经正信偈。日本见真大师教行信证之行卷,有正信念佛偈,又略文类有念佛正信偈,意同而文少异。其徒称為正信偈。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禪师之号。讳原妙。宋嘉熙戊戌生。参云巖钦於北磵而得法。元世祖至元己卯,上天目西峰,入张公洞,题曰死关,不出户者十五年。学徒参请,无虚日。成宗元贞元年寂,寿五十七。有高峰录盛行於世。见续稽古略。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世界之初成时,金色之云由光音天而起,徧布大空以降雨。因其色谓之金藏云。原人论自註颂曰:「光音金藏云,布及叁千界,雨如车轴下。」佛祖统纪叁十曰:「贤劫初成时,光音天,空中布金色云,注大洪雨,犹如车轴。」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佛菩萨广大之慈悲也。与乐為慈。拔苦為悲。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眾生乐,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中略)菩萨大慈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法华经曰:「大慈大悲,常无懈倦。」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华严经法界品所说善财童子所参善知识五十叁人中之第二。住於海门国常观海。探玄记十八曰:「海云者,此比丘,常在海岸观缘起大海及彼海上人法庄严徧布如云,从所观為名。」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在江西南康建昌县西南叁十里。其山峻嶮,顶上常有云,故名。又名欧山,為欧岌得道之地。又以洞山之上足道膺住此山振洞上之宗风而有名。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具名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坚慧菩萨造,唐提云般若译。明菩提心。本论之疏着如下:法界无差别论疏一卷,唐法藏撰。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科文一卷,宋普观录。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二卷,宋普观述。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初地之菩萨得百法明门,二地以上各地十倍而至第十地。越之而至第十一地之佛果,则所得之明门,不可限量,故譬之為虚空与云与海,而称為虚空云海明门。大疏七曰:「至十一地畔,於虚空云海法明门中,一一皆见莲华藏世界。」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显人身之无实以十喻:一是身如聚沫,二是身如泡,叁是身如焰,四是身如芭蕉,五是身如幻,六是身如梦,七是身如影,八是身如响,九是身如浮云,十是身如电。见维摩经方便品。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中天竺山天寧万寿永祚寺,在杭州。二、道场山护圣万寿寺,在乌程县。叁、蒋山太平兴国寺,在南京。四、万寿山报恩光孝寺,在苏州。五、雪竇山资圣寺,在寧波。六、江心山龙翔寺,在永嘉县。七、雪峰山崇圣寺,在福建侯官县。八、云黄山宝林寺,在金华。九、虎丘山云巖寺,在苏...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天台章安大师。名灌顶,字法云,章安人。天台之法嗣。玄义文句止观叁大部,皆成於师之笔。唐贞观六年八月七日终於国清寺。寿七十二。见续高僧传十九。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谚言象闻雷则牙上生华。涅槃经八曰:「譬如虚空震雷起云,一切象牙上皆生华。若无雷震,则华不生,亦无名字。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常為一切烦恼所覆,不可得见。是故我说。眾生无我,若得闻是大般涅槃微妙经典则见佛性,如象牙华。」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二色之一。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之十二,显然可见者。此中青黄赤白之四為本色,餘八色為此四色之差别。俱舍论一曰:「言色二者:一显二形。显色有四,青黄赤白,餘显是此四差别。」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一、用周无碍,於佛剎尘等处,现法界身云,起无边之业用也。二、相徧无碍,佛在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之佛剎,神变种种,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随现相而眾相皆具,万德斯圆也。叁、寂用无碍,佛常住叁昧,而為寂,无妨利物為用,即定即用,无碍自在也。四、依起无碍,佛虽寂用无心,然...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佛祖统纪二十二曰:「法师敬云,建业人,夙学天臺之道。光化二年,於永嘉寺讲经,依俱舍论述小乘入道五位,作析玄记二卷。」光化為唐昭宗之年号。惜其书不传。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无量无数之佛身无边际,谓之身云,又言现种种之身而荫覆眾生如云也。吽字义曰:「毘卢遮那如来自受用故,化作种种神变,变现无量身云。」 又言诸尊之多如云霞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常曰根机,机缘等。本来自己之心性有之,為教法所激发而活动之心働也。玄义六上曰:「机有叁义:一者机是微义。故易云:机者动之微,吉之先现。又阿含云:眾生有善法机,圣人来应也。眾生有将生之善,此善微微将动,而得為机。(中略)如弩有可发之机,故射者发之,发之箭动,不发...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无师自发之菩萨真慈,谓之自然慈。维摩经观眾生品曰:「行自然慈,无因待故。」同註:「肇曰:大乘之道无师而成,谓之自然菩萨真慈。」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如来之弟子為二分,常随从闻教助化者,谓之常随眾,限於或时或处从他方如云之多而来集者,谓之云集眾。此云集眾限於大乘经。智旭之楞严文句一曰:「与大比丘眾已下,具列常随云集两类,显同闻眾成就。」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日本平安朝时代入唐学密教者八人,即传教,弘法,慈觉,智证,常晓,圆行,慧云,宗叡也。传教,慈觉,智证叁人為台密,餘為东密。日本总称之為入唐八家。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以日月之四翳譬四结也。一云,欲结也。二风尘,瞋结也。叁烟,痴结也。四阿须伦,利养也。云等四翳使日月不得放大光明,欲等四结,覆蔽人心,使不得开解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梵Śaṁyojana。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