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梁武帝天监叁年四月八日,帝率道俗登重磯殿披露懺悔,亲製愿文,於本第立光宅寺,铸金佛大像而奉祝之。见稽古略二。又,长安光宅坊有光宅寺。唐仪凤二年立。武后二年置七宝台。见长安志。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叁归者在家入道之戒法,宜自师受之。其受之之法,先懺悔从前之邪非,起淳净之信,一心合掌随师口授一归,而己亦唱一归。如此叁周叁归,谓之受叁归。释氏要览上曰:「阿含经云:於受归戒前先须懺悔,然后受叁归。」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梁武帝初為雍州剌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化為巨蟒,入后宫通梦於帝。帝制慈悲道场懺法十卷,请僧令懺礼。夫人化為天人,在空中谢帝而去。其懺法行世称曰梁皇懺。见释氏稽古史略二。南史梁武德郗皇后传曰:「后酷妒忌,及终,化為龙入於后宫,通梦於帝,或见形,光彩照灼。帝...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梵云 ravāraṇa鉢刺婆刺拏。旧翻自恣,新译随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旧律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眾恣举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懺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随意,又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故云随意。寄归传二曰:「梵云鉢刺婆刺拏,译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又曰驱遣,驱摈。比丘七种治罚法之一。為折伏恶比丘摈出本处也。若随顺懺悔而乞解,则许还来。其摈出时僧眾相集,行白四之羯磨,谓之摈出羯磨。见行事钞上之二。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神僧传云:唐懿宗朝有悟达法师知玄,膝上生人面疮,依神僧之告而修懺悔,以叁昧之水洗之。疮乃癒。因着慈悲水懺法叁卷。名水懺法。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佛说决定毘尼经说犯五无间业者宜於叁十五佛之边至心懺悔。叁十五佛者:一释迦牟尼佛、二金刚不坏佛、叁宝光佛、四龙尊王佛、五精进军佛、六精进喜佛、七宝火佛、八宝月光佛、九现无愚佛、十宝月佛、十一无垢佛、十二离垢佛、十叁勇施佛、十四清净佛、十五清净施佛、十六婆留那佛、...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宋咸平年中,天台遵式治定请观音经消伏毒害之懺仪,现今所流布之观音懺法是也。所述正意,為劝请观世音及一切叁宝,懺悔叁业。以成就现当之二利也。其文或取经疏止观等全文本意,或取其意而略其辞,或文意皆自作。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云门接人,好说一字,谓之一字禪。碧巖六则评唱曰:「云门寻常,爱说叁字禪:顾筡咦。又说一字禪。僧问:杀父杀母,佛前懺悔;杀佛杀祖,向什麼处懺悔?门云:露。又问如何是正法眼藏?门云:普。」大慧语录十曰:「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作恶事后之追悔,懺悔之心也。俱舍论四曰:「恶作者,谓缘恶作心追悔性。」唯识论七曰:「悔谓恶作,恶所作事,追悔為性。」又恶作法也。七聚之一。突吉罗罪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