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戒坛也,方等者,大乘之别名。盖坛法出自诸律,律即小乘之教。小乘教中宜一一如法,稍有乖违,则令受者不得戒。而临坛之人為犯罪。如大乘方等即不拘根缺缘差,并得受戒,但令发大心领纳之耳。此准於大乘方等之教文而立戒坛,故名方等戒坛。唐代宗永泰元年,勅大兴善寺立之。见...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敬礼之一。在尊者之傍旋绕於右也。无量寿经上曰:「稽首佛足,右绕叁匝。」象器笺十曰:「四分律云:客比丘於塔边,左行过,护塔神瞋。佛言:不应左行过,应右绕塔而过。萨婆多毘尼毘婆沙云:右绕者顺佛法故,所以右绕。」寄归传叁曰:「言旋右者,梵云鉢喇特崎拏Pradakṣiṇa,鉢喇...
《佛学大辞典》 /
596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方等戒坛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见[戒坛]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译曰力士,戒坛图经曰:「婆里卑,梁言力士。」名义集二曰:「婆里卑,梁云力士,又梵云末罗(Malla),此云力。」梵Balin。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授受戒之道场。同於[戒坛]。但戒坛者,自地而立,戒场仅限平地耳,释氏要览上曰:「今言坛场非一也。坛则出地立基,场则除地令平。今有混称,盖误。」其所以设戒场戒坛者。凡為法事,一山内(即结界之内)之僧,不尽会同和合,即不成就,然僧中之法事(授戒等)非一,每事使大眾来...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