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右第二。梵名叁没里底婆惹地也,密号曰幢持金刚。主虚空藏之四行德。生者,生万法之意,念处者,谓智慧也。肉色,右手持莲,莲上月形中有商佉,左手伸头指,餘稍屈,仰而当胸,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徧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徧计度一切法,故曰徧计。為此徧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為蛇耳。是曰徧计所执性,吾人於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有為之万法,為因缘假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胎藏界观音院中臺第一行上之尊也。密号曰无尽金刚。出生莲华部之诸尊故,多為肉色,左手持莲华,右手当胸屈无名指。或并屈小指。坐赤莲。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形容佛之神通。言其足触处尽為黄金珍宝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叁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五住地之第五。於根本枝末中為根本无明,於我法二执中為法执。是一切烦恼之所依,為变易生死之因,故名住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此无明住地,即指妄想心体以為无明。(中略)暗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為彼恒沙起惑所依,名之為住。能生恒沙,故称為地。」唯识述记八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祖歷代通载二十六曰:「沙门赞寧,随钱王归朝(指宋太祖时),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唐天祐中,生於吴兴之德清金鹅别墅,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着述毘尼,时人谓之律虎。文学日茂,声望日隆。武肃诸王公族咸慕重之,署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兴国叁年,太宗闻其名,召对滋...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禪家之常语。离言说文字而以心传於心也。达磨之血脉论曰:「叁界兴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六祖坛经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信之,故传此衣,以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宗密之禪源都序上之一曰:「达磨受法天竺,躬至中...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满愿子之略。比丘名。 又(术语)愿已满也。往生论下曰:「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眾生一切无明,能满眾生一切志愿。(中略)问曰:名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五种叁昧耶中前四种之叁昧耶也。义释十二指秘密印而言曰:「假令已入曼荼罗者,尚不得於前輒尔而作,况餘人耶?」演奥钞五十五曰:「入曼荼罗者,指前四种叁昧耶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譬佛也。佛叁十二相中手足為縵网相。以手指足指之中间有縵网交合似鹅鸟之足也。涅槃经二十八曰:「若菩萨摩訶萨,修四摄法,摄取眾生,以是业缘,得网縵指,如白鹅王。」金光明经二曰:「足指网縵犹如鹅王。」又佛之行步如鹅鸟,故云。求那跋陀罗译之央堀摩罗经一曰:「住住大沙门...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指提婆品龙女所颂深达罪福相等叁行半之偈也。龙女先颂此偈,后献宝珠。以珠显偈之意也。玄义私记六曰:「指叁行半偈名献珠偈,珠表得记,偈明成菩提事,珠显偈意故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谓由缘而生也。指一切之有為法而言。与[缘起]同。但缘起者為由其因而立之名,缘生者為由其果而立之名。新译之仁王经二曰:「深入缘生空无相愿。」良賁疏上二曰:「言缘生者,缘谓眾缘,生者起也。诸有為法,皆从缘生。」唯识述记十六曰:「瑜伽五十六说:因名缘起,果名缘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祖统纪二十九玄奘传曰:「初游天竺,手摩门径松曰:吾西求法,可枝向西,吾若言归,枝可东指。既往枝果西,一日忽东指,弟子曰:教主归矣。因号摩顶松。」叁体诗李洞送僧还南海诗曰:「长安却回日,松偃旧房枝。」东坡诗集和合浦愈上人韵诗曰:「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几时归...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十二合掌之第十、译曰横拄指合掌。大日经疏十叁曰:「仰二手掌令二手中指头相接而仰之,名啼哩曳合掌,此名横拄指合掌。」梵Tiryak。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谓菩提涅槃之二果也。转者,转捨转得之义,依者所依之义,指第八识,第八识為依他起性之法,此中藏烦恼所知二障之种子,并无漏智(即菩提)之种子,且第八识之实性,即圆成实性之涅槃也。此中二障之种子為所转捨之法,菩提与涅槃為所转得之法。如此则第八识為所转捨二障与所转得二...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十卷,清释绩法编。戴京曾叙曰:「慈云伯亭法师者,疏十经,註五教,洵贤家之标指也。与余為方外交,因请其会通,不暮年而纂成。余阅之,见其宜分宜属,根枝不紊。或合或离,函盖相投。云云。」案此书卷首列名,唐西京沙门法藏述疏,终南草堂沙门宗密录註,宋秀州长水沙门子璿修记...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经中有叁意:一為许诺,行事钞下叁之叁曰:「增一云:如来许请,或默然,或儼头,或弹指。」一為欢喜,法华经神力品曰:「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法华文句十曰:「弹指者随喜也。」一為警告,嘉祥法华义疏十一曰:「為令觉悟,是故弹指。」 又(杂语)时名。戒疏二下曰:「僧祇云...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比丘名。王舍城长者之子,生时一指放光,故名灯指。初富而中贫,后又富。出家得罗汉果。见灯指因缘经,法苑珠林叁十五。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所得之叁昧名。如於大海中印象一切之事物,湛然於佛之智海印现一切之法也。大集经十五曰:「譬如阎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為大海印。」宝积经二十五曰:「如大海,一切眾流悉入其中,一切诸法入法印中,亦復如是,故名海印。」探玄记四曰:「...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位於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下方之神也。出生义曰:「又下方有十六执金刚神。盖一切如来,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来修行之时有尘数心障烦恼,以是金刚慧破之。大觉之后成尘数种类智门,以此金刚慧用之。故復现其暴恶可畏之身,操大威之智以调伏难调。叱吒则大千震荡,指颐则群魔慑窜...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梵名Kuṇḍa,火炉之义。即密家护摩所用之火炉也。凡行护摩,先造四肘之坛高一搩手,中凿军荼,径圆一肘,深十二指,於两重作缘,内缘高阔各一拇指,外缘高阔各四指。底正中,於此以泥作轮像及跋折囉之像,柄向南出,使作丁字形。柄长四指,阔亦四指,横头长八指,高阔各四指。又於...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作屈摩罗。十二合掌之第叁。大日经疏十叁曰:「以十指头相合,指又齐等。然掌内空令稍穹窿,名屈摩囉合掌。此云如未开莲也。」见[屈摩罗]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思惟手,稍屈小指无名指之头,向於掌,餘叁指散如叁奇状,头稍侧,屈手向裹,以头指(人指)指颊也。二、善手,施无畏也。皆用左手。用右手亦得。善者妙好义。叁、笑手,迴思惟手而当於心前,使叁指向於上也。四、华手,以头拇二指捻花,而申叁指。其叁指或仰掌而舒之。皆得。...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作发迹入源。圆觉经曰:「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圭峰之圆觉略疏上科此文,谓為拂迹入玄。同钞四之一释之曰:「拂迹入玄者,為欲入生佛平等称性圆满究竟之法,故宜拂前垢净迷悟始终分限之迹也。」是指於法见执垢离垢等差,於人立眾...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即契合之义。净土论註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汎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祇,谓契合於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叁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為梵语根Yuj之...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解释经文,谓之文句,或云章,疏,述义,记,释解等。文句之题,如天台智者之妙法莲华经文句,金光明经文句是也,文句者,以释者之句,分别本经之文之义也。又解释经之文文句句,故名文句,有财释是也。但常言文句者,指妙法莲华经文句而言。总即别名也。文句记一曰:「言文句者,...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佛之异名。与[鹅王]同。以佛叁十二相中,手足一一指间。如鴈如鹅,有縵网交络也。智度论四曰:「五者手足指縵网相,如鴈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净土门之极致也。指西方而立报土报身之相,安住於有心有念而取彼之境也。观经散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无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恶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等觉者,一生补处菩萨之名。如今弥勒菩萨是也。下地望之,虽与佛等。然有极细一品无明未尽。故犹称菩萨。言下者,指下位九地叁贤。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表慈悲心之手相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救意菩萨。作悲手置心上,谓水空相捻,当心,餘令申散也,其捻指向心。」(水為无名指,空為拇指)。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本尊之印契名千眼印,出千臂经中,先以二小指无名指中指,各以甲背相着,其二人指竪头相拄二大指侧搏附人指第二文上侧,腕开五寸许,置於眉间而诵真言。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对空教之语。指小乘之俱舍宗,大乘之法相宗而言。一者在小乘而立诸法实有之义,一者在大乘而立唯识本有之义,依此而一者对於小乘之成实宗,一者对於大乘之叁论宗,而称為有教或有宗。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远离尘垢也。尘垢虽為烦恼之总名,然今指八十八使之见惑。断八十八使之见惑而得正见,谓之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於二乘初果与菩萨初地之得益也。但多就小乘之初果而言。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远尘离垢,於诸法中得法眼净。」维摩经方便品曰:「叁万二千天...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禪门宗匠之偈颂。禪源詮曰:「教者诸佛菩萨所留经论也,禪者诸善知识所述句偈也。但佛经开张,罗大千八部之眾。禪偈撮咯,就此方一类之机。罗眾则漭荡难依,就机则指的易见。」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事之对也。指平等之方面。於表面难认识於本体有一定不变之理存。如不见木石為木石,观為因缘所生法也。四教仪曰:「良以如来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证理,故佛圣教出世法。」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