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第八识所藏之种子,皆為先天所固有,非新被薰习者,种子本来為第八识之功能作用,故為自无始即具有者,薰习惟增长其功能耳,若种子非先天的本有,则五性各别之义无意味矣。此為护月之说,法相宗之异义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唯识枢要上本曰:「六十二种有情颂曰:五四叁叁四,叁二及叁七,十九四四一,故有情名诸。」释之曰:「一、五趣為五。二、四姓為四。叁、男与女及非男非女為叁。四、劣与中及妙為叁。五、在家与出家苦行与非苦行為四(是第一句)。六、律仪与不律仪及非不律仪為叁。七、离欲(阿罗...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慈即爱念一切众生之心也。 一、刀不伤,谓由慈心愍诸物,故无害他念,即刀不能伤也。 二、毒不害,谓由慈心起饶益念,奉行众善,利济群生,即一切恶毒不能害也。 叁、火不烧,谓由慈心,内无热恼,外得清凉,即火不能烧也。 四、水不没,谓由慈心,内无贪爱,远离欲流,即水...
《三藏法数》 / 157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Naivasaṁjñānāsaṁjñāyatana,智度论谓為非有想非无想。俱舍论谓為非想非非想。无色界之第四处,即叁界之最顶也。生於此处者无如下地麤想之烦恼,故曰非有想,又曰非想。非无细想之烦恼,故曰非无想,又曰非非想。以非有想之故,外道以此处為真之涅槃处,以非无想之故,佛者知尚為...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为表人胜,谓如来叁界至尊,最胜无比,故建塔以表之,令人瞻礼,而归敬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令生净信,谓建造佛塔,盖令一切众生,瞻仰顶礼,而生崇重正信之心也。 叁、令标心有在,谓建造佛塔,盖令一切众生,心有所向,而敬慕归依也。 四、令供...
《三藏法数》 / 240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意成,以為由意而生之身,非精血等外缘所成故。二求生,以常喜寻求畜生之处故。叁食香,為以资香食而往生处故。四中有,以為二趣中间所有之蕴故。五起,以对向当生而起於暂时故。见俱舍论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行在祇树给孤独园,多比丘僧俱。佛告诸比丘:“马有弊恶态八。何等八?一态者解羁缰时便掣车欲走;二态者驾车跳𨄈欲啮人;三态者便举前两脚掣车走;四态者便踏车軨;五态者便人立持轭摩挲车却行;六态者便傍行邪走;七态者便掣车驰走,得浊泥抵止住不...
《佛说马有八态譬人经》 / 后汉西域三藏支曜译 / 434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08日律云: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茇调和,以奉世尊。由是佛听比丘,从今日后,许食粥,有十种利。时世尊即说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
《三藏法数》 / 347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对於增语触而言。与前五识相应之触心所也。随所依之五根有对而名。俱舍论十所谓:「眼等五触说名有对,以有对根為所依故,有对触名从所依」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尔时妙吉祥菩萨于中夜分。复为诸菩萨宣说菩萨藏法门。告诸菩萨曰。诸大士。当须了知菩萨藏法门。未有一法非菩萨藏摄。所有世间出世间法。有为无为。若善不善。有相无相。有漏无漏等法。皆是菩萨藏故。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百亿四大洲。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大海。...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4506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9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万二千五百人俱。是时有菩萨摩诃萨八万四千人。从诸佛刹而来集会。是诸菩萨。皆具大智得大总持。具无碍辩悉证无生法忍。入三摩地总持智门。了诸众生心所乐欲。善说法要如法解脱。复有四大天王并帝释天。娑婆界主大梵天王。及无量百千...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4744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