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条搜索结果

五会法师

唐法照為善导之后身,创五会念佛,故称為五会法师。唐代宗大歷七年寂。出於佛祖统纪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五种法师

法者轨则也,师者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弘之在人。是故五种弘经之人,皆得称为法师也。 一、受持,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谓于如来言教,以坚固深信受之,于己忆持不忘,是为受持法师。 二、读经,对文曰读,谓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是为读经法师。 叁、诵经,背...

《三藏法数》 / 195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印光法师文钞

释圣量着。无卷数。共九十五篇。徐文霨跋曰:「印光法师,法名圣量,别号常惭,陕之郃阳人。驻锡普陀法雨寺之藏经楼,世罕知者。甲寅岁,高鹤年居士,攫师文稿数篇,印入佛学丛报。霨受而读之,合掌欢喜,叹未曾有。大法凌夷,於今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见者如我师者。续佛慧命...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威仪法师

同威仪师。

《佛学大辞典》 / 5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唯识法师

慈恩大师虽造百部章疏而以成唯识论為宗,故号唯识法师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法师十德

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一切功德行,愿作大法师,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能与大众而演说法,令诸众生得大安乐。具兹十德,名为法师。(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善知法义,善知法义者,谓菩萨无碍之智,善知一切诸法句义差别也...

《三藏法数》 / 476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法师叁教

岌,武丘人也。谓其以此叁教判如来一代所说之法也。 一、有相教,谓佛设教,于十二年说阿含经已前,见有得道,是名有相教。(见有得道者,谓二乘见一切法是有,不离色、心,因而得道也。) 二、无相教,谓佛设教,于十二年说阿含经已后,齐至法华,见空得道,是名无相教。(齐...

《三藏法数》 / 192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叁藏法师

通称则為法师之美称,特称则指唐之玄奘叁藏。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法师

法华文句云: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谓师于妙法自行成就,又能以妙法训导于他,故称法师。 一、信力故受,信,信向也;受,领纳也。谓以信向之力,听闻正法,乃至一句一偈,领纳在心,故名信力故受。 二、念力故持,念,忆念也;持,执持也。谓所闻之法,由忆念之力,执...

《三藏法数》 / 246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文字法师

专习教相而不修禪行者之称。止观五曰:「非闇证禪师文字法师所能知也。」同七曰:「不与世间文字法师共,亦不与事相禪师共。」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诵文法师

斥唯得诵其经,不得解其义者,谓為诵文法师。止观五之二曰:「非暗证禪师诵文法师所能知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大乘法师

唐代慈恩基师之尊称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五种法师

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一、受持法师,忆持而不忘者。二、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目覩经,口宣句读者。叁、诵经法师,习读既熟,不对文自然能诵者。四、解说法师,解说文句而授人者。五、书写法师,书写经文而广流布於世者。经曰:「若復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於此经卷...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大慈恩寺叁藏法师

十卷,唐慧立本等撰。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慈恩寺叁藏法师

十卷,唐慧立本,彦琮笺。玄奘叁藏之传记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