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作堆惕鬼,埠惕鬼,埠场鬼。以[怡-台+追]惕鬼為正。坐禪时来作人障碍之鬼名也。治禪病经下曰:「罗旬踰等一千长者子,始初出家,请尊者阿难摩訶迦叶舍利弗等為和上。摩訶迦叶教千比丘数息静处。鬼魅所着,见一鬼神,面如琵琶,四眼两口,举面放光,以手击攊两腋下及餘身分,口中...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缘中乃指心之所缘之境中也。故大智度论二十一曰:「初学繫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此是所缘之境。非缘中亦是境之名目。若缘中亦是境之名目。下当云及。不当用若字。小止观曰:「尔时当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可知繫念鼻端,即是心住缘中。若谓缘中是境,...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梵名奢摩他,Śamatha毘鉢舍那Vi 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於諦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
《佛学大辞典》 / 828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菩萨修行涅槃经者得十事之功德也:一、第一功德有五事,得闻所不能开者。(中略)断疑惑之心慧心正直,能知如来之密义也。二、第二功德有五事:得、见、闻、到、知也。叁、第叁功德有叁事:得第一义慈,得菩萨所缘之慈,得菩萨无缘之慈。四、第四功德有十事:根深而难倾动,生自身...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捫蝨新语曰:「世尊在日,有比丘钝根,无多闻性。佛令诵苕帚二字,旦夕诵之,言苕则已忘帚,言帚则又忘苕。每自剋责,繫念不休。忽一日能言曰苕帚,於此大悟。」详见[半託迦]条。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毘舍离国长者之名。尝入维摩方丈,听不二法门。请西方叁尊,救国内恶疫。禪宗之山门阁上。观音右边,安置长者之像者,即為其请叁尊也。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於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詰舍。」同注八:「什曰:彼国无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国政。今言主者,眾所推也。」...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谓极乐净土虽称西方十万亿土,然由法味观念上观之,则去此座不远也。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繫念諦观彼国净业成者。」天台观经疏曰:「极乐国土去此十万亿佛剎,一一剎恒沙世界,何言不远?解云:以佛力故欲见即见,又光中现土显於...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一。日没向西方观想日轮之法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告韦提希:汝及眾生,应当专心繫念一处想於西方。(中略)当起正念正坐西向,諦观於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观察妄惑之谓,又达观真理也。即智之别名。梵之Vi aśyanā(毘婆舍那),又Vidarśanā也。观经净影疏曰:「观者,繫念思察,说以為观。」大乘义章二曰:「麤思名觉,细思名观。」净名经叁观玄义上曰:「观以观穿為义,亦是观达為能,观穿者即是观穿见思恒沙无明之惑,故名观穿也。...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念繫於一处而不思他也。宝积经四十七曰:「书夜常繫念,勿思於欲境。」观无量寿经曰:「汝及眾生,应当专心繫念一处,想於西方。」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