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条搜索结果

阿难

佛灭后,摩訶迦叶,於摩揭陀国大石窟集叁藏时,使阿难集经藏。见智度论二,西域记九。佛灭度后。文殊师利,弥勒诸大菩萨将阿难集摩訶衍。见智度论百。参照「[集]」条。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第二

见[集]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见,我见也。二戒取,行邪戒也。叁疑,疑正理也。见惑中此叁者过最重,故以此叁為见惑之总称,断此叁為预流果。涅槃经叁十六曰:「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渧。此中如何说断叁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铁围

弥勒菩萨等率阿难於铁围山集大乘经。见[集]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繫缚眾生使流转於叁界之妄惑,谓之。有五种:一贪,二恚,叁慢,四嫉,五慳。出於阿毘达磨集论四。详见[]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Saṁgiti,佛灭后,诸弟子相会,為防止异见邪说,诵佛陀之说法,举各自所闻确实者,合集成之,為大小乘经典。但经论所传不同,以下顺次大别而记之。第一為小乘经之集。第二為大乘经之集。第叁為秘密经之集。第一小乘经之集有四期。第一王舍城之集,第二毘舍离城之集...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缚眾生使不出生死之烦恼,有九种也。一爱,二恚,叁慢,四无明,五见,六取,七疑,八嫉,九慳是也。即於六随眠加取嫉慳叁者。六随眠為根本烦恼,繫缚之义强,故特立為。但五见之中,唯身边邪叁者,立為见,又四取之中,唯见戒二取,立為取者,有二义:一、叁见之体十八事...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种

界之地形有五相。见[界]条中界五相。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二种

一自然界。大者如阎浮一洲,小者如一洲一岛,自然限界之区域者。二作法界,作羯磨之法而限定大小之摄僧界摄衣界乃至戒场等者。而自然中但得作最初界之一法,其餘之羯磨法,则必於作法界中行之。见行事钞上之一。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密教為速疾成就悉地,辟除诸魔,金刚甲冑之印。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次於诸有情,当兴大悲心,无尽生死中,恒被大誓甲,為净佛国土,降伏诸天魔,成最正觉故,被如来甲冑,二羽金刚拳,当心舒进力,二度相縈遶,心背次两膝,斋腰至两肩,喉项额又顶,各各叁旋遶,徐徐前...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愿作法

密宗於缘作法行补闕啟白也。其文曰:「自开闢之始,至於愿之今,致随分精诚虽勤修,具缚凡夫分段依身故,行法之间难制餘念。然者经叁业亘六根,所犯有误事,仍诵秘密神咒唱诸尊名号,懺所犯充补闕。」次唱真言佛名毕,又云:「依念秘密真言唱诸宝号,成如法如说功德了。」见考...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王舍城

佛灭之年,五百大阿罗汉等相会。於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毕波罗窟Pi ala或七叶窟Sa ta ārṇi而安居。此时阿难诵经藏,阿那律诵律藏,期於世尊之遗法不生违见。此即第一集,又云五百集。此集后世传说甚多,或言有窟内窟外之二派,有上座大眾之异见。遂由此传说之无根据,生...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护身界十八道

十八道中之护身法与界法。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两部

以两部之深意组立之界也。為道场限寺域,谓為界。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女人

女人禁制之界也。见[界]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