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国故废园林鹿母堂中。是时,彼处有白衣、金幢二婆罗门,去佛近住,乐求出家,成苾刍相。 尔时,世尊,日后分时,自房而出,诣鹿母堂,旋复经行。时,白衣婆罗门,见佛世尊诣鹿母堂旋复经行已,即谓金幢婆罗门言:“金幢!世间嬉戏,诸所乐法悉是...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794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0日对还灭门之语。无始以来,无明烦恼,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即惑业苦次第缘起之迷之因果也。四諦中苦集二諦為流转门。灭道二諦為还灭门。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复次,白衣!过极久远,此界坏时,当界有情,还复往生光音天中。过极久远,此界成时,别界有情,光音天殁,而来生此。是诸有情,各有身光,清净皎洁腾空而行,随欲能往,适悦快乐,如意自在。以彼有情身有光故,世界尔时,日月光明悉不出现;以其日月光不现故,星亦不现;星不现...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571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4月30日“复次,白衣!前人又于第三时中,往取香稻,亦复难得,乃作是念:‘我今云何能得所食?云何令我养活其命?我今自分香稻将尽,他界虽有,然彼不许,我今于三盗其少分。’作是念已,以己香稻密固护之,即于他界而兴盗窃。其主见彼于三来此兴盗窃已,心生瞋恚,复作是言:‘咄!汝盗人,...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599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一随相门,如前之体用别论体。二唯识门,如前之摄境从识体。叁归性门,与前之摄相归性体相当。但彼不许真如随缘而成為诸法,故假令谓為摄事相而归於真性,亦唯以能依归於所依而已,其实不得谓有為之事相即為真如也。今立真如缘起,成為诸法,则诸法即為真如之体,如波即水。四无碍...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华严经十地品所说,依此而谈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之义。华严宗之至相,大发挥之。一总相,二别相,叁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一切缘起之法,必具此六相。不具六相,则不能為缘起。此六相為就体相用论平等差别之二义者。前二相為体上之平等差别,总相者示平等之体,别相者示差别...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约十二缘起於四諦而观,生四十八智之有漏智也。未来之老死,即是苦諦,老死之集,即集諦,老死之灭即灭諦,老死之趣灭行,即道諦。如老死乃至过去行之四諦亦然。无明无因,故不观之,故十二支与四智合而為四十八智也。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尔时,辅相大坚固婆罗门即时来诣黎努王所,到已伸敬退坐一面。时,王欢喜顾嘱慰安,辅相亦复肃恭对答。王言:‘大坚固!汝今为我度此国境分为七分,我与六人童子各各分理。’是时辅相受王命已,即时度量分此地界,正北北隅,其界广阔。正南南隅,其界狭略,犹如车形。中央境土,多...
《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4982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此為四种缘记中之法界缘起,具体的说明者,缘起之义理,穷极於此,是為华严一家之特色。其為缘起精神之点,在於一多相即。於此有钱货十钱,此十钱為成自一钱者,何则?本来自性无十,十為积一得成之缘成法,无一即十亦无。反之而可知一钱由十钱而成,何则?本来自性非有一,一是对...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四种缘起之一。又云法界缘起。华严经所说缘起之法门也。一切之法,互相為缘互相起法也。缘一法而起万法,缘万法而起一法,重重缘起,而缘起之义无穷,故曰无尽缘起。故云万法相即相入,无碍自在。见五教章十。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