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条搜索结果

见[慈悲]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光明名号因

阿弥陀佛以光明与名号之因与,普救眾生。眾生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者,由於与以名号之因。其所以得名号之因者,由於名之计量。名号為能生之因,如父。光明為所生之,如母。名号与光明,乃眾生往生净土之他力因也。信心為内因,故光明与名号為外。又信心為眾生心内所发之涅槃真...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起经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众俱。是时,有五髻乾闼婆王子,过于夜分,至明旦时,来诣佛所——彼有身光广大照耀,彼鹫峰山都一光聚——到佛所已,头面礼足,退住一面,前白佛言:“世尊!我于一时,在三十三天,见帝释天主,大梵天王,并善法天众,而共集会,有所...

《大坚固婆罗门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3950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4日

本致经

佛说本致经。一卷,失译。与佛说本相倚致经皆為中阿含本际经之别出。说善恶诸法,皆次第生者。本者因之义。致者生之义。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 《佛说缘本致经》

二二合

谓於别相念住位,观身、受、心、法、四法之中,以第四之法与他叁法合為二法而观之也。即合法与身,法与受,法与心而观之。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僧护因

僧护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起经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国故废园林鹿母堂中。是时,彼处有白衣、金幢二婆罗门,去佛近住,乐求出家,成苾刍相。 尔时,世尊,日后分时,自房而出,诣鹿母堂,旋复经行。时,白衣婆罗门,见佛世尊诣鹿母堂旋复经行已,即谓金幢婆罗门言:“金幢!世间嬉戏,诸所乐法悉是...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794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0日

心不独起,必有所对之境,攀於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谓之攀。又心忽彼忽此,驰回外界之事物,如猿攀木枝,忽在彼处,忽在此处,谓之攀。常略之以之一字而说之。心為能,境為所,心涉於境,谓之。楞伽经一曰:「法佛者离攀,攀离一切所作根量相灭。」楞严...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树下思十二因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外来杂乱吾正念者。无论何事凡妨正念者皆是也。往生礼赞曰:「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得正念故。」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化物

教化眾生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缚断

断所之缚也。对於自性断而言。所境者,五部之烦恼,缚所之境使不自在也。见俱舍论二十一。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恩爱之。宝积经七十八曰:「诸烦恼中,爱所合,此最為重。」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佛说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乾陀越国毗沙门波罗大城,于城北山岩荫下,为国王、臣民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说法教化,度人无数。教化垂毕,时佛微笑,口出香光,光有九色,遍照诸国;香薰亦尔。时,诸大众睹光、闻香,皆大欢喜。时,光明还绕佛七匝,复从口入。 尔时,阿难整衣...

《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经》 / 北凉高昌国沙门法盛译 / 5363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起经卷中

“复次,白衣!过极久远,此界坏时,当界有情,还复往生光音天中。过极久远,此界成时,别界有情,光音天殁,而来生此。是诸有情,各有身光,清净皎洁腾空而行,随欲能往,适悦快乐,如意自在。以彼有情身有光故,世界尔时,日月光明悉不出现;以其日月光不现故,星亦不现;星不现...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571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