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条搜索结果

佛布施

奉衣服等於所事之本尊也。瞿经中曰:「诸尊一一奉施上妙新净衣服。」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日宫

日天子宫殿也。立世阿毘曇论日月行品曰:「从阎浮提地高四万由旬,此处日月行,半须弥山等游乾陀山。是日月宫殿团圆如鼓,(中略)是日宫者,厚五十一由旬,广五十一由旬,周迴一百五十叁由旬。是日宫殿,颇梨所成,赤金所覆。火大分多,下际火分復為最多,其下际光亦為最胜,是其...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得枳

药名。慧琳音义六十叁曰:「鞞得枳药名也。」梵Viheṭhaka。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阿缚卢枳低湿伐逻

Avalokiteśvara,旧称阿那婆娄吉低输,阿梨耶婆楼吉弖税。译曰观世音,光世音。新称阿缚卢枳低湿伐罗,阿婆卢吉帝舍婆罗,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等。译曰观自在。观世音也。西城记叁曰:「阿缚卢枳低湿伐罗,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缚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摩嚩多

又作摩跋陀。鬼神名。译曰舍主。住於雪山。毘沙门天王夜叉八大将之一。金光明经曰:「復有大神,奢罗密帝,摩跋陀。」同文句七曰:「摩跋陀,翻為舍主。」大日经疏五曰:「次於北门,当置毘沙门天王,於其左右,置夜叉八大将。(中略)五名摩嚩多,即是住雪山者。」梵Haim...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敬礼

Vandana,恭敬礼拜也。即礼拜佛及法僧也。毘奈耶杂事一曰:「见老婆罗门,即云跪拜。若见苾芻,便云敬礼。」同十五曰:「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申敬。若时曲躬口云畔[田弟],此虽是礼,而未具足。然鄔波离,於我法律,有二种敬礼。云何為二?一者五轮着地,一者两手捉腨。而...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首罗顶生天女法

首罗大自在天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金刚法界宫

胎藏界大日如来依住之宫殿也。大日经一曰:「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依深秘释则金刚為如来之实相智,法界為实相之智体,大日法身住於实相之智体,谓之宫。若依浅略释,则指色界之顶,摩首罗天之自在天宫。大日经疏一曰:「金刚喻实相智,(中略)法界者,广大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大自在宫

梵语,摩首罗宫。大自在天之宫殿也。在色界之顶。外道所祭祀之大自在天住於此。又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於此处变现净土。自十方诸佛施成佛之灌顶。唯识论七曰:「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引生无漏,后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宫得自在故。」同述记七末曰:「大自在宫者,净居上有...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自在等因宗

外道计六宗之一。即摩首罗外道也。计世间之不平等,皆自在天所作,一切者皆从自在天生,皆由自在天灭。凡神论的要素,谓自在天之身有八分,虚空為头,日月為眼,大地為身,河海為尿,山丘為粪,风為命,火為热气,而一切眾生為身中之虫也。又主张大梵,时,法,空,我等之变化。...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嚕罗婆地狱

无译名。瞿经下曰:「命终之后,堕嚕罗婆地狱。」梵Raurava。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速疾立验摩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一卷,唐不空译。有那罗延天请摩首罗天使说迦楼罗使者之阿尾奢法。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一体叁分

首罗天与那罗延天梵天為一体,而亦叁分也。外道小乘涅槃论,谓「摩首罗论师作如是说,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為因。摩首罗一体叁分,谓梵天、那罗延、摩首罗也。」吉藏中论疏第一末,谓「外道明有叁天,即是彼家叁身,自在天為本,如内法身佛,应為韦纽,如内应身佛,韦纽...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苾[口*陵]吃[口*栗]知

首罗天之子名。大日经疏五曰:「苾[口陵]吃[口栗]知,是摩首罗子。身极枯瘦,以常降伏怨敌。假使骨肉消尽,要令得胜,故為此形。私谓即是智度所云常修苦行,割肉祀火,感生诸恶神者也,所以住在南方。」梵Bhṛṇgiriṭi。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断盐

於神咒之法不食盐也。五部律二十六曰:「有诸比丘,诵咒时,不噉盐,不眠床上,称言南无伽神婆。生疑我将无堕异见受餘师法耶?以是白佛。佛言神咒法尔,但堕其见。」穰麌利童女经曰:「修行者欲成就此法者,先断五辛,亦不食盐,不食油。断语。於一静处,叁时澡浴,叁时澡衣。结...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童女迦叶

与断见外道之弊宿梵志论议遂使彼屈服而為优婆塞。长阿含经第七弊宿经曰:「时童女迦叶,在斯婆村北,尸舍婆林住。时有婆罗门,名曰弊宿,止斯婆村。此村丰乐,民人眾多,树木繁茂。波斯匿王,别封此村,与婆罗门弊宿,以為梵分。」然与此同本异译之中阿含经十六蜱肆经曰:「一...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首罗论师

二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象养盲父母

杂宝藏经二曰:「昔迦尸国王与比提国王战败,更以象令战,得一大白香象於山中。象曰:山有盲父母,无养者。王感其至孝,使去。后父母死,白象再来,於王告战諍之非。王听言,遣象至比提国讲和。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多迦

Rohitaka,译曰赤色。西域记叁曰:「卢呾迦窣堵婆,唐言赤。」正法念经十八曰:「卢多龙王,魏言赤龙。」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律五论

四律者:一、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是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也。二、四分律Dharmagu ta-vinaya,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译,是五部中之曇无德部也。叁、僧祇律Sāṅghika-vinaya,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本名摩訶僧祇律Mahāsāṅgha,是根本窟内之...

《佛学大辞典》 / 575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迦楼罗法

迦楼罗鸟之修法。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品一卷,速疾立验魔首罗天说阿尾舍法一卷,具说其法。案迦楼罗法以迦楼罗鸟神灵除恶龙灾之意。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女人眷属论师

二十外道之一。计摩首罗天作女人生一切之有情非情者。见外道小乘涅槃论。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逻矩罗

译曰大族。王名。见西域记四。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伊字叁点

梵书(伊字)」之形為纵,譬物在异时為体之别。如花与实。涅槃经二曰:「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叁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首罗面上叁目,乃得成伊叁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叁法各异亦非涅槃。」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播输钵多

Pāśu ata,又曰波输鉢多,涂灰外道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波输鉢多,此涂灰外道名也。徧身涂灰,髮则有剃不剃,衣纔蔽形,但非赤色為异耳,事魔首罗天者也。」同二十四曰:「播输鉢多,亦作波输。」俱舍光记九曰:「播输鉢多外道,此云牛主。谓事天主,摩首罗天乘牛而行。...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播输鉢多

Pāśu ata,又曰波输鉢多,涂灰外道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波输鉢多,此涂灰外道名也。徧身涂灰,髮则有剃不剃,衣纔蔽形,但非赤色為异耳,事魔首罗天者也。」同二十四曰:「播输鉢多,亦作波输。」俱舍光记九曰:「播输鉢多外道,此云牛主。谓事天主,摩首罗天乘牛而行。...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种灌顶

一、摩顶灌顶,诸佛摩行者之顶,而授成佛之记也。二、授记灌顶,诸佛以言说与成佛之记也。叁、放光灌顶,诸佛放光而使其人被利益也。见秘藏记末。 又一、成就真言灌顶。受明灌顶也。二、灭罪求福灌顶,息灾灌顶也。叁、来生求果灌顶,增益灌顶也。见瞿经上。 又一、结缘灌顶。...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二火神

内法之十二火神,大日经所说,疏二十详解之。一大因陀罗,二行满,叁摩嚕多,四卢多,五没[口栗]拏,六忿怒,七闍吒罗,八吃洒耶,九意生,十羯攞微,十一(梵本缺名),十二謨贺那也。内法之护摩,就此中随所用而劝请之,观本尊之形,在於炉中。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掣呾逻

见[垔掣怛罗国]项。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因明

五明之一。梵名都费陀Hetuvidyā,属於论理之学科。立宗因喻叁支作法而為言论之法。例如「声无常(宗),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此叁支中,以因支為最要,故云因明。因明大疏上本曰:「明此因义,故曰因明。」释尊以前,足目Akṣa āda仙人创之。至佛灭后,大乘论师陈...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首罗说法阿尾奢法

速疾立验摩首罗天说法阿尾奢法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八地狱

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见即欲斗,泥犁中无兵,而自有兵相杀伤,无步数,又不死,其人长大,且以人间叁千七百五十岁為一日,叁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经一万岁,即人间百叁十五亿岁也。二、居虚倅略,此中一苦当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斗,以人间七千五百岁為一日,其寿...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罗阅揭黎

见[罗阅祇]项。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毘鞞得迦

又云尾吠怛迦,果名。旧云毘勒。见[毘勒]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六字神咒经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文殊菩萨之六字咒,与陀罗尼经第六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咒同本异译。别為六字神咒王经,彼為观音之六字章句陀罗尼也。今之六字為唵(文殊六字功德经作闇)婆髻驮那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色界道

言造显曼荼罗时,為区别各重位,用五色作境界之道也。瞿坛跢罗经中曰:「中臺,及内院,应用五色而作界道。其第二院应用叁色。第叁外院唯用白色而作界道,其着食院及行道院,但用白色而作界道。」大日经疏六曰:「又诸界道,中央及第一重,当具五色。先以白色為周界竟,次於其外...

《佛学大辞典》 / 541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名字殊异

无量力神通无动使者(底哩叁昧耶不动念诵法),不动尊(同上,又,立印轨,大日经一,同经七,同疏九),大威怒王圣者无动(立印轨),无动尊(同轨大日经七),(同轨),不空圣者无动威怒(同轨),圣无动(同轨),无动使(同轨),无动大威怒金刚(同轨),不动使者(五佛顶经...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费陀

Vidyā,又作皮陀,译曰明。因明大疏一曰:「都言因,费陀云明。」又曰知法,即四吠陀论。百论疏上之下曰:「本云皮陀(Veda)此间语讹。故云韦陀。」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奢娑迦

Mahiśāsakaḥ,小乘十八部中,化地部也。参照[弥沙塞]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十天

一大梵天王、二帝释尊天、叁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摩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叁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神、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裟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法界宫

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首罗天。是古佛成菩提之处,具云广大金刚法界宫。金刚喻实相智,法界為智性(即理体),即理智妙合之处也。大日经一曰:「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同疏一曰:「金刚譬实相智,(中略)法界者金刚广大智体也。(中略)妙住之境,心...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弥沙塞部和五分律

五分律之具名。叁十卷,宋佛陀什等译。和之梵语末详。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八囀声

梵语之名词。曰苏漫多声Subanta(Su +anta)。此苏漫多声,有八种之语格,称為八囀声。一曰体声,又名汎说声,梵语為儞利提势Nirdeśa(-e),此為主格,乃汎说物体之语也。二曰业声,又名所说声,梵名為鄔波提舍泥U adeśana(-e),此為宾格或目的格。自主格言之,则為宾格;...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恶知识

為人所知之恶人。又曰恶师友。知识者乃為人所知之义,非己知事物之理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眾所知识,大阿罗汉等。」维摩经二肇註曰:「大士处世,犹日月昇天,有目之徒,不知识。」法华文句四上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见形為知,见心為识。」法华经义疏一曰:「知其内德...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摩呬陀

Mahendra,阿育王之子也,出家证圣果,传法於锡兰。善见律二曰:「摩呬陀,是阿育王儿也,持律藏至师子国。」应音义十六曰:「摩呬陀,式忍反,是阿育王子也。」若依西域记,则於锡兰传法者為阿育王之弟摩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断食

原為外法,一為忍苦。一為自己断食,施与於他。以為功德之法。显教称之為自饿外道。以為无义之法而戒之。佛本行集经曰:「若因断食当得大福者,其野兽等应得大福。」然密教修秘法者,一為表至诚,一為停便利之不净,有断食之法。苏婆呼经曰:「念诵人起首求悉地者,应具八戒。或二...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念诵

梵语瞿。译曰念诵。意念口诵佛名及经咒也。普贤观行记曰:「在心曰念,发言曰诵,言由於心故曰念诵。」盂兰盆经疏记上曰:「念诵即通佛名经咒。」演密钞曰:「梵语瞿,此云念诵。」 又禪林之念诵,称十佛名。每月叁八日於僧堂有念诵式,又每日斋粥二时有念诵,皆称十佛名。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摩訶因陀罗

Mahendra,王子名。西域记作摩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Mihira,比丘名,佛对彼说法。谓之弥经。中阿含十。巴Meghiya。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设陀邻迦

女神之名。生经二曰:「雪山南胁有大女神,名设陀邻迦。」注曰:「晋云摄声。」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普门坛

真言行者所入之坛场有二种之别:一云普门坛,一云尊坛。普门坛者以大日如来為中心,都会无尽诸尊之金胎两部曼荼罗是也,因之名曰都会曼荼罗。大日经二(具缘品),略出经四,教王经叁(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苏悉地经叁(灌顶坛品),瞿经下,陀罗尼集经十叁(都会道场品)等详...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遮波多

夜叉名。译曰雪山主。见孔雀王咒经下。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因陀罗

Mahendra,译曰大帝。阿输迦王之弟。有罪,王欲刑之,乃请王宽七日,使进王之珍羞,每一日使守者唱曰:已过一日,餘有六日。乃至至第七日,遂证圣果。后至锡兰始传正法。西域记八曰:「无忧王有同母弟,名摩因陀罗,唐言大帝。」同十一曰:「僧伽罗国,先时唯宗淫祠。佛去世后第...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探头

探者探索,头者头领,师家之勘辨云探头。临济录曰:「上堂有僧出礼拜,师便喝僧云:老和尚探头好。」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种相承

一梵王相承。又云南天相承。劫初成时,摩首罗(又云商羯罗天,初禪之梵天也)与毘被剑和合而生一字,名婆蓝摩Brahma。彼有四面而说四韦陀。后面所说為阿闥婆陀Atharvaveda。即声明也。后人更造六论以释四韦陀,其一名毘伽罗论,释后面所说之阿闥婆陀,而辨声明之法。婆蓝摩又云...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首罗

又作摩守罗。见[伊湿伐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天叁仙

中论列二天。百论列二天叁仙。合之则為二天叁仙。二天者,摩首罗天与毘纽天也。叁仙者第一迦毘罗仙,為数论外道,第二优楼僧佉,為胜论外道,第叁勒沙婆,為苦行外道也。辅行十曰:「一切外人所计,不过二天叁仙。」中论一曰:「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百论...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罗婆

树名。智首四分律疏九曰:「囉婆陀者具多树也。交州有,餘方不见。」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适者适我意也。者不适也。无量寿经上曰:「去来进止,情无所係。随意自在,无所适。无彼无我,无竞无讼。」净影疏曰:「於眾生所无适适之亲,无之疏,名无适。」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译曰念诵。大日经疏四曰:「餘如瞿中说。」演密钞五曰:「餘如瞿等者,梵语瞿,此云念诵。即指念诵仪也,此未见本。」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补卢沙

八转声之第八。译曰呼声。见[补卢沙]条。He uruṣa。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心无所住

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於一切事,但知无着。无着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着。现...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妄想

传灯八(汾阳无业章)曰:「凡学者致问,师多答之曰:妄想。」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幻象

幻化之象也。性灵集八曰:「觉朝无多虎,悟日幻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天叁仙

一韦纽天外道,以韦纽天為万物之生因者。二摩首罗天外道。以摩首罗天為万物之生因者。叁迦毘罗仙外道,即数论师。四优楼迦仙外道,即胜论师。五勒沙婆仙外道,即尼犍子。九十六种中举此五师,餘均略。见百论上,百论疏上之中。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弥沙塞律

弥沙塞部和五分律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钵塞

译曰数珠。牟梨曼陀罗咒经曰:「鉢塞此云数珠。」见[数珠]条。巴Pāsakamālā。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阿缚卢枳帝伊湿伐罗

观自在菩萨之梵名。见[阿缚卢枳低湿伐逻]项。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弊宿

又作蜱肆。婆罗门名。拘萨罗国斯婆婆罗门村有婆罗门,名弊宿。童女迦叶已证罗汉,与五百比丘共游行诣彼处,种种说法,破其断见,使之归正翻邪,死生於天。见长阿含经七弊宿经,中阿含经十六蜱肆经。巴Pāyāsi。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劝诫

教善云劝,制恶云诫。如来之教法,必具此两门。大判一代教,则经藏者劝门也,律藏者诫门也,乃至诸恶作者诫门也,眾善奉行者劝门也。文句五下曰:「依叁昧断德则有神通,依智慧智德则有说法。智断之力,能成法身。此之智断,还从劝诫两门入。劝即為人悉檀,诫即对治悉檀。此二悉...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五宝

為一切宝代表之五种宝物也。宝為表最尊无上之意者,故灌顶之时,以二十种入於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处办之。其种类,经中不一定。苏悉地经叁曰:「五宝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瞿经中曰:「其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佉。」陀罗尼集经四曰:「其五宝者:一金、二银、叁...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湿伐罗

见[伊湿伐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无言

又曰无言行或无言戒,行无言之一种佛法。无言童子是也。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曰:「王舍城师子将军家產一子。当其生时,虚空之中多有诸天作如是言:童子!当应念法,思惟於法。凡所发言,说世事,常当颁宣出世之法,常当守口,慎言少语,於世事起诸觉观,当依於义,依文字。...

《佛学大辞典》 / 507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胎藏界叁部

金刚界為始觉上转之自利门,故约转识所提之五智,统收其曼荼罗於五部,胎藏界為本觉下转之化他门,故约大定智悲之叁德,统收其曼荼罗於叁部:一佛部,是於果上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者,胎藏界曼荼罗中中臺八叶院之诸尊及上下之诸院是也,是為大定。二莲华部,此為如来之大悲叁昧,能...

《佛学大辞典》 / 418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蒸沙

譬物之不可成也。楞严经六曰:「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万善同归集六曰:「匍匐昇沈,轮迴已。蒸砂之喻,足可明之。」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摩訶

Mahā,又作訶,摩。译曰大,多,胜。智度论叁曰:「摩訶,秦言大或多或胜。」仁王经仪轨曰:「摩贺。」寄归传曰:「訶。」禪门课诵於楞严咒之尾常念摩訶般若波罗蜜。勅修清规楞严会曰:「咒毕唱摩訶,眾和毕,维那迴向。」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十六执金刚神

位於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下方之神也。出生义曰:「又下方有十六执金刚神。盖一切如来,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来修行之时有尘数心障烦恼,以是金刚慧破之。大觉之后成尘数种类智门,以此金刚慧用之。故復现其暴恶可畏之身,操大威之智以调伏难调。叱吒则大千震荡,指颐则群魔慑窜...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Rohita,卢多迦之略。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纳慕

又曰那謨、南謨、纳、娜謨、曩、南摩,见[南无]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通偈

不论经之长行与偈颂但数文字至叁十二字者谓之通偈。是数经之法也。百论疏上曰:「偈有二种:一者通偈,二者别偈。别偈者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為偈,谓别偈也。二者通偈,谓首卢偈。释道安云:盖是胡人数经法也。问长行与偈,但令叁十二字满即便名偈,谓通偈也。...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都鉢罗底也

Hetu ratyaya,译曰因缘。都為因,鉢罗底也為缘也。见大日经疏十。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罗山

Hila,在北印度乌仗那国之山名。是释尊於过去世為菩萨时為欲闻半偈捨身之处。见西域记叁。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

观自在菩萨之梵名。见[阿缚卢枳低湿伐逻]项。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钵罗底也

Pratyaya,译曰缘。大日经疏十曰:「都(Hetu),因也。鉢罗底也,缘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罗城

Hidda,北印度那揭罗曷国都府之名。一曰佛头骨城。以有佛之顶骨而有名。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往来八千返

释迦如来来生此土化眾生,来往已及八千度也。梵网经下曰:「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首罗天王宫,為是中一切大眾略开心地法门品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羯腊婆

Karabha,数名。十大都。六十数之一。见俱舍论。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Ākarṣanaṁ,译曰召请。慧琳音义叁十五曰:「此句梵语也,唐名召请句,来义也。」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沙达多

Maheśadatta,六群比丘之一。见[六群比丘]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Hetu,译曰因。即因缘之因。见大日经疏十。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都费陀

Hetuvidyā,译曰因明。因明大疏一曰:「都為因,费陀云明。」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檀哆罗经

又曰掬呬耶亶怛囉经,[卄/(夌玉)]呬耶之异名。梵Guhyatāntra。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四种起首时

一,息灾為初夜,此有二由:一,火吽轨曰:「初夜名入定时,终日作业入夜息故,与息灾法相应。息灾法亦名寂静法故也。疏第四云:初夜分如自证之地,住大涅槃。」息灾法之至极者,护得大般涅槃,故為相应之时。二,初夜者加护之时也。瞿上曰:「又於日没之时,诸天集会,观视作方...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定盘星

与定盘子同。定盘為秤,星為衡上之目。定盘星為秤起点之星,於物之轻重无关係。故於执着之意味与超越之意味用之也。碧巖第二则评唱曰:「识取鉤头意,认定盘星。」(鉤头掛物之处)。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百不知

又曰百不会。一切不知不会也,所谓非思量底。妄想也。大慧普说上曰:「你要真个参,但一切放下,如木死人相似,百不知百不会,驀地向不知不会处得箇一念子破,佛也不奈你何。」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真道

真实之道也。瞿经下曰:「我行真道,何用咒术事耶?」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阿尾奢法经

速疾立验摩首罗天说阿尾奢法,一卷。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外金刚部会曼荼罗

理趣释下曰:「中画摩首罗如本形,以八种天围绕之,四门画四供养各本形。」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与[纳]同。

《佛学大辞典》 / 7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顶门眼

首罗天有叁目,其竪之一隻眼,云顶门眼。最超於常眼。碧巖叁十四则颂古着语曰:「顶门具一隻眼。」同叁十五则垂示曰:「若不是顶门上有眼肘臂下有符,往往当头蹉过。」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鉢罗底也

Pratyaya,译曰缘。大日经疏十曰:「都(Hetu),因也。鉢罗底也,缘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都钵罗底也

Hetu ratyaya,译曰因缘。都為因,鉢罗底也為缘也。见大日经疏十。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