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见即欲斗,泥犁中无兵,而自有兵相杀伤,无步数,又不死,其人长大,且以人间叁千七百五十岁為一日,叁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经一万岁,即人间百叁十五亿岁也。二、居虚倅略,此中一苦当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斗,以人间七千五百岁為一日,其寿...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文殊菩萨之六字咒,与陀罗尼经第六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咒同本异译。别為六字神咒王经,彼為观音之六字章句陀罗尼也。今之六字為唵(文殊六字功德经作闇)婆髻驮那莫。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言造显曼荼罗时,為区别各重位,用五色作境界之道也。瞿醯坛跢罗经中曰:「中臺,及内院,应用五色而作界道。其第二院应用叁色。第叁外院唯用白色而作界道,其着食院及行道院,但用白色而作界道。」大日经疏六曰:「又诸界道,中央及第一重,当具五色。先以白色為周界竟,次於其外...
《佛学大辞典》 / 541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无量力神通无动使者(底哩叁昧耶不动念诵法),不动尊(同上,又,立印轨,大日经一,同经七,同疏九),大威怒王圣者无动(立印轨),无动尊(同轨大日经七),(同轨),不空圣者无动威怒(同轨),圣无动(同轨),无动使(同轨),无动大威怒金刚(同轨),不动使者(五佛顶经...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Vidyā,又作皮陀,译曰明。因明大疏一曰:「醯都言因,费陀云明。」又曰知法,即四吠陀论。百论疏上之下曰:「本云皮陀(Veda)此间语讹。故云韦陀。」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大梵天王、二帝释尊天、叁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叁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神、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裟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醯首罗天。是古佛成菩提之处,具云广大金刚法界宫。金刚喻实相智,法界為智性(即理体),即理智妙合之处也。大日经一曰:「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同疏一曰:「金刚譬实相智,(中略)法界者金刚广大智体也。(中略)妙住之境,心...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梵语之名词。曰苏漫多声Subanta(Su +anta)。此苏漫多声,有八种之语格,称為八囀声。一曰体声,又名汎说声,梵语為儞利提势Nirdeśa(-e),此為主格,乃汎说物体之语也。二曰业声,又名所说声,梵名為鄔波提舍泥U adeśana(-e),此為宾格或目的格。自主格言之,则為宾格;...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為人所知之恶人。又曰恶师友。知识者乃為人所知之义,非己知事物之理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眾所知识,大阿罗汉等。」维摩经二肇註曰:「大士处世,犹日月昇天,有目之徒,莫不知识。」法华文句四上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见形為知,见心為识。」法华经义疏一曰:「知其内德...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Mahendra,阿育王之子也,出家证圣果,传法於锡兰。善见律二曰:「摩呬陀,是阿育王儿也,持律藏至师子国。」应音义十六曰:「摩呬陀,式忍反,是阿育王子也。」若依西域记,则於锡兰传法者為阿育王之弟摩醯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原為外法,一為忍苦。一為自己断食,施与於他。以為功德之法。显教称之為自饿外道。以為无义之法而戒之。佛本行集经曰:「若因断食当得大福者,其野兽等应得大福。」然密教修秘法者,一為表至诚,一為停便利之不净,有断食之法。苏婆呼经曰:「念诵人起首求悉地者,应具八戒。或二...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梵语瞿醯。译曰念诵。意念口诵佛名及经咒也。普贤观行记曰:「在心曰念,发言曰诵,言由於心故曰念诵。」盂兰盆经疏记上曰:「念诵即通佛名经咒。」演密钞曰:「梵语瞿醯,此云念诵。」 又禪林之念诵,称十佛名。每月叁八日於僧堂有念诵式,又每日斋粥二时有念诵,皆称十佛名。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真言行者所入之坛场有二种之别:一云普门坛,一云尊坛。普门坛者以大日如来為中心,都会无尽诸尊之金胎两部曼荼罗是也,因之名曰都会曼荼罗。大日经二(具缘品),略出经四,教王经叁(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苏悉地经叁(灌顶坛品),瞿醯经下,陀罗尼集经十叁(都会道场品)等详...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Mahendra,译曰大帝。阿输迦王之弟。有罪,王欲刑之,乃请王宽七日,使进王之珍羞,每一日使守者唱曰:已过一日,餘有六日。乃至至第七日,遂证圣果。后至锡兰始传正法。西域记八曰:「无忧王有同母弟,名摩醯因陀罗,唐言大帝。」同十一曰:「僧伽罗国,先时唯宗淫祠。佛去世后第...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梵王相承。又云南天相承。劫初成时,摩醯首罗(又云商羯罗天,初禪之梵天也)与毘被剑和合而生一字,名婆蓝摩Brahma。彼有四面而说四韦陀。后面所说為阿闥婆陀Atharvaveda。即声明也。后人更造六论以释四韦陀,其一名毘伽罗论,释后面所说之阿闥婆陀,而辨声明之法。婆蓝摩又云...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中论列二天。百论列二天叁仙。合之则為二天叁仙。二天者,摩醯首罗天与毘纽天也。叁仙者第一迦毘罗仙,為数论外道,第二优楼僧佉,為胜论外道,第叁勒沙婆,為苦行外道也。辅行十曰:「一切外人所计,不过二天叁仙。」中论一曰:「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百论...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适者适我意也。莫者不适也。无量寿经上曰:「去来进止,情无所係。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净影疏曰:「於眾生所无适适之亲,无莫莫之疏,名无适莫。」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译曰念诵。大日经疏四曰:「餘如瞿醯中说。」演密钞五曰:「餘如瞿醯等者,梵语瞿醯,此云念诵。即指念诵仪也,此未见本。」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於一切事,但知无着。无着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着。现...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韦纽天外道,以韦纽天為万物之生因者。二摩醯首罗天外道。以摩醯首罗天為万物之生因者。叁迦毘罗仙外道,即数论师。四优楼迦仙外道,即胜论师。五勒沙婆仙外道,即尼犍子。九十六种中举此五师,餘均略。见百论上,百论疏上之中。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作蜱肆。婆罗门名。拘萨罗国斯婆醯婆罗门村有婆罗门,名弊宿。童女迦叶已证罗汉,与五百比丘共游行诣彼处,种种说法,破其断见,使之归正翻邪,死生於天。见长阿含经七弊宿经,中阿含经十六蜱肆经。巴Pāyāsi。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教善云劝,制恶云诫。如来之教法,必具此两门。大判一代教,则经藏者劝门也,律藏者诫门也,乃至诸恶莫作者诫门也,眾善奉行者劝门也。文句五下曰:「依叁昧断德则有神通,依智慧智德则有说法。智断之力,能成法身。此之智断,还从劝诫两门入。劝即為人悉檀,诫即对治悉檀。此二悉...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為一切宝代表之五种宝物也。宝為表最尊无上之意者,故灌顶之时,以二十种入於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处办之。其种类,经中不一定。苏悉地经叁曰:「五宝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瞿醯经中曰:「其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佉。」陀罗尼集经四曰:「其五宝者:一金、二银、叁...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曰无言行或无言戒,行无言之一种佛法。无言童子是也。大集经十二无言菩萨品曰:「王舍城师子将军家產一子。当其生时,虚空之中多有诸天作如是言:童子!当应念法,思惟於法。凡所发言,莫说世事,常当颁宣出世之法,常当守口,慎言少语,莫於世事起诸觉观,当依於义,莫依文字。...
《佛学大辞典》 / 507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金刚界為始觉上转之自利门,故约转识所提之五智,统收其曼荼罗於五部,胎藏界為本觉下转之化他门,故约大定智悲之叁德,统收其曼荼罗於叁部:一佛部,是於果上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者,胎藏界曼荼罗中中臺八叶院之诸尊及上下之诸院是也,是為大定。二莲华部,此為如来之大悲叁昧,能...
《佛学大辞典》 / 418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譬物之不可成也。楞严经六曰:「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万善同归集六曰:「匍匐昇沈,轮迴莫已。蒸砂之喻,足可明之。」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Mahā,又作莫訶,摩醯。译曰大,多,胜。智度论叁曰:「摩訶,秦言大或多或胜。」仁王经仪轨曰:「摩贺。」寄归传曰:「莫訶。」禪门课诵於楞严咒之尾常念摩訶般若波罗蜜。勅修清规楞严会曰:「咒毕唱摩訶,眾和毕,维那迴向。」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位於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下方之神也。出生义曰:「又下方有十六执金刚神。盖一切如来,勇健菩提心所生化。亦明如来修行之时有尘数心障烦恼,以是金刚慧破之。大觉之后成尘数种类智门,以此金刚慧用之。故復现其暴恶可畏之身,操大威之智以调伏难调。叱吒则大千震荡,指颐则群魔慑窜...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不论经之长行与偈颂但数文字至叁十二字者谓之通偈。是数经之法也。百论疏上曰:「偈有二种:一者通偈,二者别偈。别偈者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為偈,谓别偈也。二者通偈,谓首卢偈。释道安云:盖是胡人数经法也。莫问长行与偈,但令叁十二字满即便名偈,谓通偈也。...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释迦如来来生此土化眾生,来往已及八千度也。梵网经下曰:「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為是中一切大眾略开心地法门品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息灾為初夜,此有二由:一,火吽轨曰:「初夜名入定时,终日作业入夜息故,与息灾法相应。息灾法亦名寂静法故也。疏第四云:初夜分如自证之地,住大涅槃。」息灾法之至极者,护得大般涅槃,故為相应之时。二,初夜者加护之时也。瞿醯上曰:「又於日没之时,诸天集会,观视作方...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与定盘子同。定盘為秤,星為衡上之目。定盘星為秤起点之星,於物之轻重无关係。故於执着之意味与超越之意味用之也。碧巖第二则评唱曰:「识取鉤头意,莫认定盘星。」(鉤头掛物之处)。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曰百不会。一切不知不会也,所谓非思量底。莫妄想也。大慧普说上曰:「你要真个参,但一切放下,如木死人相似,百不知百不会,驀地向不知不会处得箇一念子破,佛也不奈你何。」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