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 条搜索结果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神通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心,彻照无碍,故名神通。经云:妙胜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修习何法,得神通?佛遂为说欲界中之五通焉。 一、足不履地,谓身能飞,履空如地,是为足不履地。 二、知人心命,谓能知他人之心,恶,生善处恶处,是为知人心命。 叁、回眼千...

《三藏法数》 / 236字 / 3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忍

一、苦法忍,苦,即欲界生死之苦。法,即真如之理。忍,即忍可,亦印证之义也。谓于四善根位中,因观欲界生死之苦,至世第一后心,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苦法忍。(四善根者,即四加,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也。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苦类忍,苦,即...

《三藏法数》 / 610字 / 2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入

一理入,眾生深信本具之理性,於理无所疑,谓之理入。二入,依理起,依入理,谓之入也。金刚叁昧经上曰:达摩所说有理二入。夫入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捨妄归真,则圣凡等一,与理...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1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水陆斋

於水陆有情,供养斋食之法会也。梁武帝始於金山寺。释门正统四曰:「又有所谓水陆者:取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净地之义。亦因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普济群灵,诸功德中最為第一。帝问沙门,咸无知者。唯誌公劝帝,广寻经论,必有因缘。於是搜寻贝...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1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叁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叁世六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者,天、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

《三藏法数》 / 1270字 / 1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梵者清净之义,断婬欲之法為梵,即梵天之法也。修梵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婬欲天皆名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婬法名為梵,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禪四无色定。」同八曰:「有人十善业不断婬,今更讚此梵天断除婬欲,故言净修梵。」维摩经方便品曰...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1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谛。是为四谛。四谛有二。一者小乘有作四谛。二者大乘无作四谛。生死果为苦。烦恼为集谛。寂灭圣是名灭圣谛。以无二法得。是名圣谛。大乘无作四谛。观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集圣谛。知灭无灭。是灭圣谛。以无二法得。是名圣谛。

《法门名义集》 / 99字 / 1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难

一、值佛难,谓众生因无始惑业,轮回六之中,四趣不得见佛闻法,固不在言;设得人身,若生在东西北叁洲者,佛不出现于彼,皆不见佛;得生南洲,而或居边地,或着邪见,佛虽出世,如是等人亦不得见佛;而况佛不常出,值遇良难。故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此举人之值佛难...

《三藏法数》 / 542字 / 1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尼犍

Nirgrantha,又作尼虔,尼乾,尼健。六大外之一。尼犍具曰尼犍陀。译曰离繫,不繫,无结。离叁界繫缚之义也。是為外出家之总名。但此外,特修裸形涂灰等离繫之苦,故取总名為别名。自佛法毁之,名曰无惭。以彼母之名名為若提Jñātī,译曰亲友。彼為其子,故曰尼乾陀若提子N...

《佛学大辞典》 / 467字 / 1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大明王

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1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步蛇

有毒蛇,人為所螫,七步必死,故曰七步蛇。婆沙论四十六曰:「為七步毒蛇所螫,大种力故能七步,毒势力故不至第八。」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伽陀

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照[阿伽陀]条。 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凡经文之文字数至叁十二字者,谓之為首卢伽陀Ślok...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1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观音

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叁障,此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