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条搜索结果

叁恶

一、欲,贪欲之知也。二、瞋,瞋恚之知也。叁、害,侵害他之知使瞋增长者。一切凡夫必具此叁恶。见无量寿经上。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无上正

无上正等正之简称。谓佛之悟也。无过於此之悟,故云无上,离偏邪故云正,悟真理故云。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此译无上正等正。无量寿经上曰:「决定必成无上正。」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他缘

他缘大乘心与心不生心。十住心中之二心。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八大人

,即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声闻大力量人之所悟,故名八大人。(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有情。) 一、少欲,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一榻之宽,覆一衾之温,食一餐之饱,处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 二、知足,谓人虽贫乏,常...

《三藏法数》 / 408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初发心时便成正

晋华严经梵行品曰:「初发心时便成正,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是為显华天两宗圆顿极意之经文。然华天於此文异其义,天台谓初发心者初住也,便成正者,破一分无明而现八相成佛之作用也,是為圆教初住成佛之意。华严谓若约於寄位而显,则始自十信乃至佛地,虽有...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净心经卷下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世间人聚集言话,乃有如此多浊过患,无有功德和合。此世间言话者,但增长诸烦恼,于白法中当作虚妄。世尊!何有智者菩萨求功德者,闻此世间过患语已,当不乐独行。世尊!云何菩萨乐于多言复观诸患?菩萨若观时乐择真义,后更无悔。” 佛言:“...

《发净心经》 / 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 5348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7日

有叁义:谓自他、行圆满也。唯妙果佛,具足叁。故华严经云:奇哉大导师,自他。是也。 一、自,谓知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证圆,故名自。 二、他,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

《三藏法数》 / 179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切有情皆有本,有真心。自无始已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约於体而谓為一心。约於因而谓為如来藏。约於果而谓為圆。圆者,圆满之灵也。圆经曰:「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為圆。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又曰:「善...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之一。

《佛学大辞典》 / 5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金仙

宋徽宗詔改之佛号也。宋史徽宗纪曰:「宣和元年,春正月乙卯,詔佛改号大金仙,餘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女冠為女道,尼為女德。」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生入妙

天台宗所说。叁论,唯识等他宗之法门,非经叁大阿僧祇劫,不得至於佛位(妙),然天台以圆顿之妙,信之,行之,则於现在世中得自凡夫位一跃直达於妙之佛果。谓之一生入妙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正等正

叁藐叁菩提,新译為正等正。法华玄赞二曰:「叁云正,藐云等,又叁云正,菩提云。」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无上正等正

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之新译。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叁云正,藐云等。又叁云正,菩提云,即是无上正等正。」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即了。谓了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分即支分,谓此七种法,各有支派分齐,不相杂乱,故名七分,亦名七支。择、进、喜叁分,属慧;除、舍、定叁分,属定;念分兼属定、慧。故摩诃止观云:修此七,即得入道。是也。 一、择法分,择,即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

《三藏法数》 / 439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真言

為惊叁世十方诸尊之陀罗尼名。密教之修法唱之。见鱼山集略。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