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条搜索结果

毘卢

毘卢舍那佛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谓常住不变之日时。性灵集叁曰:「日者也本常,妄时者也代谢。」大日经疏一曰:「即此实相之日,圆明常住,湛若虚空。」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眾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照照灵灵,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即如来之法身也。然此本心体,无始以来,覆於无明烦恼,隐藏至於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是曰始,然而观之,则始非别,原為本之体,故始,咸同一...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正等

称诸佛无上之正智而曰正等知诸法之智也。其智无邪曰正,无偏曰等。七佛经曰:「毘婆尸佛应正等。」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大圆

广大圆满之,言佛智也。圆经曰:「一切眾生欲汎如来大圆海,先当发愿勤修二障。」又「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妙庄严域。」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分之一。新译曰轻安支。除一切之心缘而身心轻安也。见智度论十九。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佛说开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自性颠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四、见,五、大见。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自性颠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

《佛说开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766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一切眾生,自己心性之平等悟,名曰不。一切之凡夫地是也。為不故造业,受生死之果也。起信论曰:「所言不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心起而有其念。」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根力

五根与五力,七支与八正道。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法云等

十地之第十位為法云地,越法云地即為等,越等即為妙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恶之思想。有八种之别。大乘义章五末曰:「邪心思想,名之為。违正理,故称為恶。恶不同,离分有八。」止观五之四曰:「八风恶,所不能入。」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母是文殊之异名,大者尊称也。见[母]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菩提

叁菩提之一。缘人之发菩提心也。不劝化他眾生,欲己独解脱。出生菩提经之说。见叁藏法数九。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大方广圆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

《大方广圆修多罗了义经》 / 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 12997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

清净

清净之本,深广如海也。圆经曰:「若於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海。」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