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条搜索结果

根境

又名根尘。即有取境之作用者,谓之根,所缘谓之境,能缘谓之。五根五境五,谓之前十五界。六根六境六谓之十八界。眼以眼根為所依缘色境乃至意根以意為所依缘法境。见俱舍论成唯论等。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一切一心

梵名乾栗陀耶。十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起信论所说五之一。无明门中之转相,体门谓之转。业之根本无明,一转而為能见之者。 又唯论所说八中第八阿赖耶,谓之本,其餘七,谓之转。七转是也。以此為本转生之末故也。 又转有漏之八而得无漏之四智,谓之转。见[转得智]项。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心意

心為集起之义。意為思量之义。為了别之义。唯论於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於第八与第七及餘六。俱舍论以之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為,是故说唯心。」唯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叁种别义:集起名...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二十唯

二十论之名。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勒那

Ratnaśikhin,译曰宝髻。太子名。见贤愚经八。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善知

者,知其心其形之义,知人乃朋友之义,非博知博之谓,善者於我為益,导我於善道者。法华文句四曰:「闻名為知,见形為。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有部毘奈耶杂事曰:「阿难...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九缘生

缘即助成之义。九缘生者,谓明空根境等九种之缘,生眼耳鼻舌等八种之也。以眼耳鼻舌身五,依第八相分建立。由第八种子而生揽明空诸境而为相也。第六缘第八相分而得生,取五尘境界而分别,依第七而能执取也。第七缘第八见分而得起,转第六染净而为依也。第...

《三藏法数》 / 1082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第一

阿赖耶之别名。唯了义灯四本曰:「第一,从本向末数為第一。」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楞伽经所说:一,真,如来藏也,又自性清净心也。离生灭相之真心也。起信论名之為心,亦名如来藏。性宗唯不立此。二,现,又名藏。真心与无明和合而生染净法之体也。起信论所谓阿梨耶之业转现叁细也,唯论所谓阿赖耶也。但彼不立真妄和合之义。叁,分别事,名...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无边处天

四空处之一。无色界之第二天也。见[四空处]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一、眼,谓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此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 二、耳,谓耳根由对声尘即生其,此生时,但能闻声,是名耳。 叁、鼻,谓鼻根由对香尘即生其,此生时,但能嗅香,是名鼻。 四、舌,谓舌根由对味尘即生其,此生时,但能尝味,是名舌...

《三藏法数》 / 14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中道宗

又云唯宗。同於[法相宗]。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境四相

谓众生于此四法,不了虚假,而于心之境,妄生邪见,执着取相,故名境四相。 一、我相,谓众生于五阴法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是名我相。(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阴也。若即若离者,谓计即阴是我,离阴是我也。我、我所者,我即假名,我所即五阴也。)...

《三藏法数》 / 218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供养华严入法界品五十叁善知之法会也。见象器笺十叁。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