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ayavijñāna,阿赖耶识之略。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四识住之一。见[四识住]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起信论之法门也。阿梨耶之心体无生无灭。有无明,迷於自之心体,而违寂静之性,鼓动起念,有生灭四相。即使心体生住异灭由细至麤也。今就此义而明四相,既鼓静使动,便有前后麤细之异。依之以彼先际之最微,名為生相。及最后之最麤,名為灭相,取中间為住相异相。而以之配於叁细六...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二卷,唐慈恩作,受玄奘之旨趣释唯识二十论。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第七识末那识有七识,转识,妄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识,智障识之十名。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分别事识之略。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為意,意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為一切眾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叁十外道之一。见[外道]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眼等之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之别作用,為心所有法。略曰心所。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于去来今照了无碍,是大那伽;如佛之教,所作已办弃大重担,获于己利,已断流转生死有苦,以正智力,善知众生心之所趣——如是大声闻众,长老...
《大乘显识经》 /
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 5230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9日
法苑义林章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一卷,陈真諦译。明眾生之识,转变為眾生,為诸法。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善财童子歷访之善知识数也。见[五十叁参]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十卷,护法等十菩萨各造论十卷,释世亲之叁十颂。唐玄奘师合糅為十卷,即瑜伽一宗之精要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身譬车,识比牛。智度论十九曰:「如车有两轮,牛力牵故。能有所至,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返。」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