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条搜索结果

无量

真言宗虽由释论一往立十,其实立无量之心也。其故,真言立心即智,智即佛,则以佛有无量,故心亦无量也。因而本宗就胎藏界曼荼罗之诸尊,立一无量之五释:一者,中台大日尊一种之心王也,以摄一切之心数,是与小乘成实之所立同。八者,八叶尊八种之心王...

《佛学大辞典》 / 48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名

第七末那有七,转,妄相,相续,无明,解,行,无畏,现,智障之十名。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相

起信论之法门也。阿梨耶之心体无生无灭。有无明,迷於自之心体,而违寂静之性,鼓动起念,有生灭四相。即使心体生住异灭由细至麤也。今就此义而明四相,既鼓静使动,便有前后麤细之异。依之以彼先际之最微,名為生相。及最后之最麤,名為灭相,取中间為住相异相。而以之配於叁细六...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与末那Manas及第八也。末那為意,意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此体意,故名意。前之第六以此意為所依,故名意。因而為别二,存梵名也。是為一切眾生妄惑之根本。第八,即阿赖耶也,译曰...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卷,陈真諦译。明眾生之,转变為眾生,為诸法。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二十论述记

二卷,唐慈恩作,受玄奘之旨趣释唯二十论。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住之一。见[四住]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分别事之略。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乘显经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于去来今照了无碍,是大那伽;如佛之教,所作已办弃大重担,获于己利,已断流转生死有苦,以正智力,善知众生心之所趣——如是大声闻众,长老...

《大乘显经》 / 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 5230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9日

赖耶

Klayavijñāna,阿赖耶之略。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成唯

十卷,护法等十菩萨各造论十卷,释世亲之叁十颂。唐玄奘师合糅為十卷,即瑜伽一宗之精要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义章

法苑义林章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心王

眼等之八,各有心王与心所,之本体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之别作用,為心所有法。略曰心所。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十叁善知

善财童子歷访之善知数也。见[五十叁参]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义蕴

具名成唯论义蕴。十卷,唐开元寺道邕作,释唯述记。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