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大之异名。通一切之物质湿性之部分,谓之水界。具能摄引物质之用。俱舍论一曰:「水界湿性。」又曰:「水界能摄。」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发於见道之无漏真智也。无漏之真智,通於见,修,无学叁道,见道為其一分,故云决择分。俱舍论二十叁曰:「分谓分段,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名。」颂疏二十叁曰:「见道名决择分,是决择中一分故也。」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体者达也,通也,通达事物之理而无壅塞,谓之体达。金光明玄义下曰:「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空中。自在无障碍。」唯识述记九末曰:「体者通也。」止观五曰:「体达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还源反本,法界俱寂,是名為止。如此止时上来,一切流动皆止。」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新译之同类因,旧译云习因。新译之等流果,旧译曰习果。智度论谓之习因习果。习者习续之义。习续前念之善而起后念之善,乃至习续前念之无记而起后念之无记,前為习因,后為习果。通於一切之色心,通於善恶无记之叁性。止观八曰:「何名习因习果?答:阿毘曇人云:习因是自分因,习...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道之名,通於因果。大乘道即佛果也。胜鬘经曰:「此究竟者入大乘道因。」同宝窟下末曰:「此名佛果為大乘道,与佛為因名大乘因。」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十二部经中,有优婆提舍U adesa,译曰论。佛自论议问答而辨理也,而佛弟子论佛语,议法相,与佛相应者,亦名优婆提舍。叁藏中之阿毘达磨藏Abhidharma是也。阿毘达磨藏有四名。优婆提舍為其一。亦译為论。然则论之名,通於师资,但為立师资之别,故十二部经中之论称為经。特以叁藏...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因明叁十叁过中,属於因之过名。為因异喻一分通,同品全分通者,以其一分通於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因明叁十叁过中,属於因之过名。為因异喻一分通,同品全分通者,以其一分通於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