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条搜索结果

钵罗塞建提

Praskandha,神名。译曰胜蕴。俱舍光记二十七曰:「罗塞建提神名,罗此云胜,塞建提此云蕴。」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宝楼阁法

宝楼阁经之修法也。道场观有千叶之大莲华,七宝庄严,於中有曼荼罗,曼荼罗中心有字,字变成佛变成释迦如来。住於说法印,相好圆满,大眾围绕。有根本陀罗尼,能诵持之,则成就一切所愿。见宝楼阁经,百二十尊法。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多罗

Pātra,又作波多罗,波呾囉,呾罗,播怛囉,和罗,和兰。略云。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叁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多罗,又云波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里饭桶里水

碧巖五十则曰:「僧问云门:如何是尘尘叁昧?门云:里饭桶里水。」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骚毗罗

译曰漉水囊。比丘六物之一。希麟音义七曰:「骚毘罗,此云漉水囊也。」寄归传一曰:「里萨罗伐拏Parisrāvaṇa,滤水罗也。」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头摩

Padma,又作特忙,弩摩,波头摩纳摩,波曇,波曇摩,曇摩。赤莲华也。玄应音义叁曰:「波曇,又云波暮,或云波头摩,正言特摩,此译云赤莲华也。」慧苑音义上曰:「波头摩,正云特忙,此曰赤莲花也,其花茎有刺也。」大疏七曰:「头摩,是红莲华。」同十五曰:「...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止观

梵名奢摩他,Śamatha毘舍那Vi 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於諦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

《佛学大辞典》 / 828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红莲地狱

八寒地狱之第七。梵名特摩Padma,译曰红莲。為寒而皮肉分裂如红莲华也。瑜伽论四曰:「红莲那落迦,与此差别,过此青已,色变红赤。皮肤分裂,或十或多。故此那落迦,名曰红莲。」俱舍光记十一曰:「特摩,此云红莲华。严寒逼切,身变折裂,如红莲华。」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应器

也。比丘之食器。梵语,多罗Pātra,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谓应法之食器也。又应受人供养者所用之食器也。又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也。行事钞资持记下二之叁曰:「是梵言,具云多罗,此翻应器,应量之器,对法為名。準章服仪云:堪受供者用之,名当应器,此即对人為目。或...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蔼罗筏拏

Airāvana,又作爱罗筏。龙名,又象王名。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蔼罗筏拏,旧名伊罗多罗,亦云[口垔]罗多罗Elā attra,伊罗此云香。多罗此云叶,名香叶象也。」(多罗Pattra者叶也vana者林也)。慧琳音义八曰:「大龙王名,此无正翻。」俱舍光记十九曰:「蔼罗筏拏,是水名...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纳摩

Padma,译曰莲华。见[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钦婆罗

Kambala,衣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钦婆罗衣,毛丝杂织,是外道所服也。」西域记二曰:「頷(墟严反)罗衣,织细羊毛也。」叁德指归二曰:「钦婆罗,此云麤衣。善见云:此衣有二种:一髮钦婆罗,织人髮作。二毛钦婆罗,织犀牛尾作。」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曇摩

Padma,花名。见[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又曰枝,鈘、搘。支之臺也。四分律四十叁曰:「若不正,应作支。」五分律二十六曰:「比丘以盛食,着地翻之。佛言:听作支,用铜铁牙角瓦石竹木,除漆树。」十诵律六十一曰:「枝法。」僧祇律二十八曰:「鈘。」传灯录道禪师章曰:「搘。」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前正觉山

在摩竭陀国尼连河之附近。西域记八曰:「罗笈菩提山Prāgbodhi,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觉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多罗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囉惹

Prajā ati,译曰生主,梵王之别名。见囉若多曳条。(CBETA註:疑為见[罗若多曳]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梵语多罗Pātra之略。比丘之饭器也。行事钞下之二曰:「十诵是诸佛标誌,不得恶用。」见[多罗]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特摩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特摩

又作波头摩头摩曇摩。梵语Padma,译曰红莲华。又八寒地狱之第七。此地狱眾生為寒苦割肉似红莲,故有此名。见[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塞莫

译曰数珠。牟梨曼陀罗咒经曰:「塞莫此云数珠。」见[数珠]条。巴Pāsakamālā。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波曇

又作曇。花名。见[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钵和罗

Pravārana,又作盋和罗,和兰。玄应师之说,安居竟谓為自恣日。即七月十五日也。此日供养叁宝之饭食,谓為罗,译曰自恣食。宗密师之说,和罗為多罗之误。玄应音义五曰:「和罗,亦言多罗,梵音讹转,此云自恣食也。」盂兰盆经曰:「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和罗饭。」...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或作盋盂。為梵语,盂為汉语,梵汉双举之名。勅修清规辨道具曰:「梵云多罗,此云应量器,今略云,又呼云盂,即华梵兼名。」演繁露曰:「东方朔传注:盂,食器也。若盋而大,今之所谓盋盂。盋音拨,今僧家名其食器為,则中国古有此名,而佛徒用之。」按说文云:盋食器也...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除一切热恼菩萨印明

义释十谓其印為与愿手。真言:係,缚囉駄(与愿也,以离因之法,而得满一切眾生愿也),缚囉多(先得也,先若不得所愿者,云何能授与人耶?由先得所愿,皆自满足故,今忆本所愿,而与一切眾生,令除一切热恼也,所以者何?尊者本立誓愿,志求佛道,今已得之故,当忆本所愿度...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毘钵囉哩曳萨多

十二合掌之一。译曰反背互相着合掌。大日经疏十叁曰:「以右手仰左手上,以左手覆在右手下,稍似坐禪人手相加之形。此名毘囉哩曳萨哆合掌,此云反背互相着合掌。」梵Vi aryasta。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毘钵

舍那Vi aśyanā之略,译曰观。观想真理也。性灵集二曰:「持叁秘密达毘。」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伐多

国名。在北印度。都城傍有大伽蓝,僧徒数百,并学大乘。昔最胜子论师於此作瑜伽师地论释。又為贤爱论师,德光论师之出家处。见西域记十一。梵Parvata。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者梵语多罗Pātra之略,译曰应量器,為应於各自身量而受施食之器物,以铁製之,故云铁,以瓦或石製者,谓之瓦。石者局於佛,瓦,比丘得通用之,最多者铁也。行事钞器制听篇曰:「体者。律云:大要有二,泥及铁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钵盖

之盖也。释氏要览中曰:「律云:有尘坌,听作盖。」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玄畅

河西金城(陕西南郑县治)人。姓赵。少年时,家门為胡虏所灭,往凉州出家。初名慧智。后至平城就玄高,為其弟子。北魏武帝用崔皓寇谦之言,禁私养沙门及巫覡,捕玄高慧崇等。师因脱走,将至孟津,遇追骑,投河中,仅以身免,遂渡黄河,涉扬子江,达扬州。时刘宋元嘉二十二年也。文...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為梵语多罗之略。译曰应器,或应量器。比丘之饭器也,世云铁是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器自然在前。」行事钞下之二曰:「器制听篇。」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波罗提木叉

Pratimokṣa,又作婆罗提木叉,喇底木叉。戒律叁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眾所受之戒律,各就解脱身口七支之恶之义而简别為定共戒道共戒,称之曰别解脱戒。又翻曰随顺解脱。以戒律随顺有為无為二种解脱之果故也。行事钞中之一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处处解脱。」戒本疏...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头陀十八物

头陀所使用之十八种道具。即杨枝,澡豆,叁衣,瓶,,坐具,锡杖,香炉,奩,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之称。律中之十叁资具。為比丘用物,与此有别。為后世之修行者制之。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钵器

為梵语多罗之略。译曰应器,或应量器。比丘之饭器也,世云铁是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器自然在前。」行事钞下之二曰:「器制听篇。」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钵曇摩

Padma,花名。见[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钵拏

梵语。八十枚贝珠為一拏。十六拏為迦利沙拏。见翻译名义集。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里萨囉伐拏

Parisrāvaṇa,六物之一。滤水囊也。寄归传二曰:「里萨囉伐拏,滤水罗也。」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Pada,又作播陀,波陀,曇。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陀,此翻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二末曰:「陀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為句,播陀是足。」大日经疏一曰:「梵云曇,正翻為足。声论是进行...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钵罗

一作波罗,又曰波赖他。译曰四两分。戒本疏叁下曰:「罗,多论云波罗,此云四两。」饰宗记五末曰:「多论第五云四两,立世阿毘曇论云两,称一两名一罗,盖多论约少称,毘曇就大称说之也。今解,罗翻為分,如罗奢佉翻為支,支荳是四两也。」梵语杂名曰:「两,波罗。」解脱...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罗笈菩提

Prāgbodhi,山名。译曰前正觉。西域记八曰:「罗笈菩提山,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觉也。」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钵吉帝

又作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钵盂

或作盋盂。為梵语,盂為汉语,梵汉双举之名。勅修清规辨道具曰:「梵云多罗,此云应量器,今略云,又呼云盂,即华梵兼名。」演繁露曰:「东方朔传注:盂,食器也。若盋而大,今之所谓盋盂。盋音拨,今僧家名其食器為,则中国古有此名,而佛徒用之。」按说文云:盋食器也...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囉拏摩

十二合掌之第七,译曰归命合掌。大日经疏十叁曰:「合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云囉摩合掌。」梵Praṇāma。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板笈

修验者之用具。与普通之笈异,长方形,薄板之上部,為圆形,板之周围作大缘,下端為长脚附笈裹及肩箱。笈中入不动尊,香炉等,外结水瓶袋等。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