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又云无学。谓叁界生死已尽,故名无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退法阿罗汉,谓因遇违缘,退失所得道法,即第四果退至初果,故名退法。(违缘者,涅槃经明五缘: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叁乐睡眠,四乐近在家,五乐多...
《三藏法数》 /
259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Arhāñ,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叁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智度论叁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破,是名阿罗汉。復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復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别為不动阿罗汉与不退阿罗汉之称。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為大阿罗汉。阿弥陀经曰:「与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慈恩疏曰:「大者名称位高,善见律云:僧中功德极大者為大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二十七贤圣之一。六种阿罗汉之一。恐证果退转而自杀欲入无餘涅槃之罗汉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一捨戒,二不净,叁杀生,四盗,五不食残食。六妄语,七群党,八恶言,九狐疑,十恐惧,十一受餘师及受胞胎。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亦云无学。谓叁界生死已尽,是为无生;无法可学,是为无学。或言不翻者,名含叁义故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杀贼,贼即见、思惑也。以其劫人功德之财,夺人智慧之命,故名为贼。阿罗汉能断叁界见、思之惑,故名杀贼。
二、不生,不...
《三藏法数》 /
186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六种阿罗汉之一。阿罗汉中根性最利,而不為烦恼所动乱者。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即十六罗汉也。见[罗汉]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四向之一。不还之圣者,进断餘残之烦恼而向於阿罗汉果者。见俱舍论二十四。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六种阿罗汉之一。於自己所证之法,心生爱乐,而常护持者。不然,则有退失所得阿罗汉果之恐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见[罗汉]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悟位谓之果。以是為对於修行之因之结果也。阿罗汉為小乘之极果。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
六种阿罗汉之一。最钝根之罗汉,一旦证罗汉果后时逢恶缘退没自果者。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