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数 词条列表

1505 条词条数据

意业有二种心

意业者,意根所起之业也。谓修行之人,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等五度,非精进力不能成就。身口意叁善业,亦由精进力方得发生。然叁业之中,意业最胜。故有二种心也。 一、精进心,谓发菩提心,修习善业,昼夜禅诵,不令放舍,远离一切懈怠心也。 二、退转心,谓于诸善...

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种忏悔

梵语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名忏悔。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未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也。 一、事忏悔,事即事仪,谓身则礼拜瞻敬,口则称唱赞诵,意则存想圣容,叁业殷勤,求哀忏悔过去现在所作罪业,一依事仪,是名事忏悔。 二、理忏悔,理即理性,谓过现所作一...

出补助仪并天台四教仪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种白法

白法者,白净之法也。地狱等法,名为黑法;人天等法,名为白法。光明文句云:白法须尚,黑法须舍。是也。 一、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修习善法,止息恶行,是名惭白法。 二、愧白法,谓内自惶愧,发露罪瑕,更不敢作,修习善法,止息恶行,是名愧白法。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种劝请

一、佛初成道,劝请转法轮。谓佛初成道时,菩萨劝请,言我某甲,请佛世尊为众生转法轮,度脱一切,是名劝请转法轮。(某甲者,称自己名也。) 二、佛欲入灭,劝请住世。谓佛欲舍寿命,入涅槃时,菩萨劝请,言我某甲,请佛世尊,久住世间,无央数劫,度脱一切众生,是名劝请住世...

出大智度论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种资粮

资即资助,粮即粮食。如人欲涉远道,必假粮食,以为资助。盖譬菩萨修行欲证佛果,必藉福智二法,以为资助,故名资粮也。 一、福德资粮,谓布施、持戒等所作善因,乃至具足修习一切佛法,是名福德资粮。 二、智德资粮,谓修习正观,心无杂乱,勤求妙智,无暂休息,乃至具足修习...

出宝积经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种供养

一、财供养,经云:所有十方一切佛刹,极微尘数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各有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鬘、音乐、伞盖、衣服及烧种种香,然种种灯,一一如须弥山。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是名财供养。(梵语须...

出普贤行愿品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善

一、未生善,谓戒定慧等诸善之法,未曾修习,是名未生善。善若未生,当勤修习,令其得生也。 二、已生善,谓戒定慧等诸善之法,已曾修习,名已生善。善若已生,当勤修习,令其增长也。

出大智度论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种福田

论云:施主有二种,一者贫,二者富。皆能于叁宝中种福,故名二种福田。(叁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贫福田,谓贫穷之人,虽无财物供养,若能礼事恭敬,亦得福报,是名贫福田。 二、富福田,谓富贵之人,既能礼事恭敬,又以财物供养,而得福报,是名富福田。

出大智度论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种福田

田以生长为义。谓人于应供养者而供养之,则能获诸福报。如农服力田亩,而有秋成之利,故名福田。 一、有作福田,谓于诸佛菩萨父母师长之所,生恭敬心,修诸供养,不惟得福,亦可成道;若有冀望福报之心,乃是有为而作,故名有作福田。 二、无作福田,谓于诸佛菩萨父母师长之所...

出大方便佛报恩经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利

一、自利,谓于如来所说经典,自能受持读诵,听闻思惟,如理修习,成就胜果,是名自利。 二、利他,谓能以己所受之法,展转为人演说,令其修习,断惑证果,是名利他。

出金刚般若经取着不坏假名论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种阐提

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亦云极恶。 一、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舍善根者,楞伽经云:谓谤菩萨藏,及作恶言,不肯随顺经律之法,是名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菩萨藏者,藏即含藏也,谓诸大乘经典含藏一切文理,是菩萨所修所证之法,故名菩萨藏。) 二、于无始众生发愿一阐...

出楞伽经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种见

此二种见,即十使中之边见也。外道之人,于身见上计我断常,执常非断,执断非常,随执一边,故名边见。(十使者,一身见、二边见、叁邪见、四见取、五戒取、六贪、七嗔、八痴、九慢、十疑也。) 一、常见,论云:见五众常。即外道自谓色受想行识今世虽灭,未来复生,相续不断,...

出大智度论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鬼二生

一、鬼胎生,论云:女饿鬼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昼时亦生五子,生已皆食尽,如此我无饱。此鬼即是胎生也。 二、鬼化生,谓不从胎卵等生,但无而忽有,变现不测,此鬼即为化生也。

出俱舍释论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罪

一、性罪,性罪者,即杀、盗、淫、妄四种重戒,不待佛制,性是恶故,犯之,则有罪报也。 二、遮罪,遮罪者,即酒戒也,谓佛制此酒戒,意为遮止无犯,守护余戒,使不故犯,如有犯者,则获遮制之罪也。

出圆觉经略疏钞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恶

一、已生恶,谓贪嗔痴及杀盗淫等诸恶之法,已起于心,已见于事者,是名已生恶。恶若已生,速令除灭也。 二、未生恶,谓贪嗔痴及杀盗淫等诸恶之法,于心未起,于事未见,是名未生恶。恶若未起,防令不生也。

出大智度论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