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条搜索结果

不审

比丘相见之礼话也。如不审尊候如何等语是。僧史略曰:「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叁业归仰也(曲躬合掌身也,发言不审口也,心若不生崇重,岂能动身口乎),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则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上慰下,则不审无病恼,乞食易得,往处无恶伴,水陆无...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六种食

一、乞食。人有下中上叁品,下品者自為邪命而得食,中品者受一食,且赴请,上行之人,唯行乞食。以自省事修道而使他得施与福利故也。二、次第乞食。凡愚者贪味弃贫从富,上行之流,不选贫富,等慈眾生,次第乞食。叁、不作餘食法。律中说人復次第乞食,於求处数数正食,得贮餘食。...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河神小婢

佛弟子毕陵迦婆蹉唤恒河神為小婢也。大智度论曰:「长老毕陵迦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咄言: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而过。恒神诉佛,佛令懺谢。合掌语恒神言:小婢莫瞋,今懺谢汝。大眾笑之。云何懺谢而復骂耶?佛语恒神:当知非恶,此人五百世坐婆罗门家...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叁十七道品

道即能通之义,品犹类也。合四念处等法门为叁十七,皆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一、四念处,念即想念,处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处,谓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也。二、受念处,谓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也。叁、心念处,谓观此识心生灭无常也。四、法念处,谓观诸法从因缘...

《三藏法数》 / 817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入王宫聚落衣

叁衣中之大衣即僧伽梨之别名。入王宫或聚落乞食及说法时着之。故名。见六物图。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五众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净命自活,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净命者,以清净之食,自活其命也。) 二、比丘尼,梵语尼,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佛以...

《三藏法数》 / 354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尘药

律宗所立行之四依之一。谓比丘所用之药财也。尘者,言人之弃而不顾,如尘芥也。如衣為粪扫。释门归敬仪中曰:「纳衣乞食,树不尘药。」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行四依

谓出家之人,依此四法而修,则能成就圣道也。 一、着粪扫衣,着粪扫衣者,谓视同粪土,扫除不用,即世人所弃弊垢之衣也。修道之人当收拾净洗,补凑穿着,如此则心无所恋,能成道业矣。 二、常行乞食乞食者,谓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活其命也。 叁、树下坐,树下坐者,谓出家...

《三藏法数》 / 196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提婆五法

提婆达多妄说五法,破释迦之和合僧。正理论四十叁曰:「言邪道者,提婆达多妄说五事為出离道:一者不应受用乳等,二者断肉,叁者断盐,四者应被不截衣服,五者应居聚落边寺。」婆沙论一百十六曰:「云何五法?一者尽寿着粪扫衣,二者尽寿常乞食,叁者尽寿唯一坐食,四者尽寿常居迴...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苾芻

Bhikṣu,又云煏芻。同於旧译之比丘。译曰乞士,除士,除饉男,熏士,道士等。出家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以此方无正翻之语,故经论中多存比丘。苾芻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烦恼之二义解之,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乞士者,以彼自无所营,乞人之信施...

《佛学大辞典》 / 667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二戒

一、随相戒,随即随顺,相即形相。谓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仪,是名随相戒。 二、离相戒,离即远离,谓持戒之人,心无所着,则一切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是名离相戒。

《三藏法数》 / 82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佛叁事入城

一、为女人入城,谓一切女人女子,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辄自出入,思仰如来,无由得见。是故如来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观佛叁昧海经云:若能暂见如来,相好光明,除六十劫生死之罪,获无量福。未来生处,必见弥勒。(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二、为病人入城,谓如来于...

《三藏法数》 / 907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五师子

自如来之五指出五师子也。涅槃经十六曰:「如提婆达多教阿闍世愿害如来,是时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闍世王即放护财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诸弟子。(中略)我於尔时為欲降伏护财象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师子,是象见已,其心怖畏,寻即失粪。举身投地,敬礼我足。」又...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眾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叁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為诸眾生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眾生也。叁、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二食

一、法喜食,闻法欢喜,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身也。二、禪悦食,入於禪定得安静之悦乐,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也。见法华文句八。 又一、正命食,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资色身,清净延命,故曰正命食。二、邪命食,依四...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提婆五法

五逆罪中以破僧罪為最重,破僧者於同一结界中构别法而树立一眾也。今提婆所立有五法。辅行一曰:「言五法者。婆沙云:一粪扫衣。二常乞食。叁一坐食。四常露坐。五不受盐及五味。与正理不同。正理云:一不受五味。二断肉。叁断盐。四不受割截衣。五不居聚落边寺。」非谓是五法悉邪...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须达七贫

须达七次贫,后贫最剧。於粪壤中得一木,乃旃檀也。卖之得米四斗,告妇曰:且炊一斗,吾当索菜。时佛知可度时至,先使舍利弗往乞食,妇喜入之鉢中。更炊一斗,目连復往乞,亦喜而与之。復炊一斗,迦叶往乞之,亦与之。犹有一斗炊之,佛自往乞之,妇喜而尽施之。佛口自咒愿,今日罪...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摩邓伽咒

又曰摩登祇咒,先梵天咒。摩邓伽种族所传梵天之神咒也,摩邓伽女以之幻惑阿难。鼻奈耶叁曰:「时母亦澡浴,着白服饰,以牛屎涂地,以五色綖结缕。盛满四瓶水,盛满四碗血,盛满碗四种香水,盛满四碗饼浆。以四口大刀竪牛屎四角头,竪四枚箭,然八明灯。取四死人髑髏,种种香涂其上...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恶生王逆害

西域记六云:「初胜军王(波斯匿王)嗣位,求婚於释种,释种鄙其非类,欺以家人女,重礼而嫁之。胜军王立為正后。其產生之男為毘卢释迦王。毘卢释迦欲就舅氏受业,至此城,见新讲堂,就中憩驾。诸释闻之,逐骂曰:卑贱婢子,敢居此室。此室者,诸释所建,拟佛之居。毘卢释迦嗣位后...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邪命

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作不如法之事而生活,谓為邪命。此有四种: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也。二仰口食,谓以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靂之术数学求衣食,而自活命也。叁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也。四维口食,维為四维,谓学种种之...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四苾芻

一名想苾芻,身為俗人,尚未受具足戒,自称為苾芻,是為名想苾芻。名从想生,或能生想,故言名想。二自称苾芻,犯重之人,实非苾芻,自称言自是苾芻,名為自称苾芻。叁乞食苾芻,出家之人以乞食自活,故名乞食苾芻。四破惑苾芻,诸阿罗汉破惑尽者也。见俱舍论十五。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四辈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出家之人,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故名乞士。 二、比丘尼,梵语尼,华言女。佛初不度女人出家,成道之后,因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恳求出家,佛乃度之,故名比丘尼。(梵语摩诃波阇波提,华言大爱道。) 叁...

《三藏法数》 / 221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迦叶入定

摩訶摩耶经下曰:「摩訶迦叶共阿难结集法藏,事悉毕已,摩訶迦叶於狼迹山中入灭尽定。」毘婆沙论百叁十五曰:「尊者大迦叶波,入王舍城最后乞食。食已未久,登鸡足山。山有叁峰,如仰鸡足,尊者入中结跏趺坐。」西域记九曰:「屈屈吒播陀山(唐言鸡足),亦谓窶卢播陀山(唐言尊足...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乞食四分

乞食之法,一日止以七家为限,为无多贪故也。出家之人,常行乞食;复分作四分,故名乞食四分。 一分奉同梵行者,同梵行者,谓同修净行之人也。凡乞食时,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或有老病不便行履者,得食归时,则以一分奉之,令其饱满,亦得安心修道也。 一分与穷乞人,与穷乞...

《三藏法数》 / 262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转大般若经

转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也。转读者,唯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若言读大般若经,即每行通读,因此对於转读而谓之真读。此转读般若之本据,為苏悉地经成就具支法品所谓:「犹不成者,当作是法,决定成就。所谓乞食精勤念诵,发大恭敬,巡八圣迹,礼拜行道。或復转读大般若经七徧,或一百徧...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锡杖

十八物之一。梵语,喫弃罗Khakkhara,译為锡杖,声杖,呜杖。锡者,取振时作锡之声。又有智杖,德杖之德名。有显密之二意。显教為乞食或驱虫也。锡杖经曰:「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

《佛学大辞典》 / 601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乞食遮五处

谓比丘乞食,此之五处,当避嫌疑,不可往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唱令家,唱令家者,谓歌唱曲令,但取欢娱,能乱禅定。比丘若行乞食,此处不可往也。 二、淫女家,淫女家者,行止不洁,声名不正,色欲因缘,障道根本。比丘若行乞食,此处不可往也。 叁、酤酒家,酤...

《三藏法数》 / 267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差摩婆帝授记经

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佛与弥勒共入城乞食,至频婆娑罗王宫,王夫人差摩婆帝Kṣemavati,以衣為座,请佛坐之,佛為夫人说法授道记。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 《差摩婆帝授记经》

奢利耶

婆罗门聚落之名。慧琳音义十二曰:「奢利耶,婆罗门聚落名也。世尊於此邑中乞食不得而空鉢还。」梵Śāliya。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十叁事法

一、住正戒,谓出家之人,入于聚落乞食,当收摄身心,安住正戒,勿令毁犯也。 二、住正威仪,谓出家之人,乞食之时,当须正其容貌,端其威仪,令一切人生敬信心也。 叁、住正命,谓出家之人,当依佛制,乞食自活,资身进道,离于五种邪命之食也。(五邪命者:诈现异相,自说功能...

《三藏法数》 / 649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黑蚖怀珠

智度论十示过去之业因不同,故现在之果不均曰:「有一黑蚖怀摩尼而卧,有一罗汉乞食不得。」言蚖於前世破戒,犹以有福分,今堕於蚖,尚怀宝珠云。止观七下借之以喻有解不能行曰:「虽闻不用,如黑蚖怀珠,何益於长蛇者乎?」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衣珠

法华七喻之一。佛性譬之衣中之宝珠也。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曰:「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繫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於他国。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於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九恼

又云九难,亦云九横,亦云九罪报。佛现生所受之九种灾难也。智度论九曰:「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繫木盂作腹谤佛。叁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逆木刺脚。五者毘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钵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乞食

十二头陀法之一。常以乞食资身,不坐阿练若而受食者。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二食

一、正命食,谓出家之人,常乞食自资色身,清净活命,是名正命食。 二、邪命食,谓出家之人,不依正命而食,则有五种:一为利养故,现奇特相;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叁卜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是名邪命食。

《三藏法数》 / 111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婆罗门城

佛到婆罗门城乞食,空鉢而还,是佛九恼之一。出於智度论八。见[九恼]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十种修叁昧法

一、摧折我慢,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叁宝及一切众生之前,皆起恭敬也。 二、知恩念报,谓修行之人,当知天地盖载、国王水土、父母养育、师长训诲,皆有恩德,于一切时念念不忘,以报其恩也。 叁、心无嫉妒,谓修行之人,摄化有情,心...

《三藏法数》 / 412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8日

音乐

作乐以供养叁宝也。法华经(方便品)偈曰:「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铜鈸。如是眾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已成佛道。」百缘经曰:「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诸人民,各自庄严而作妓乐,出城游戏,入城门值佛乞食,诸人见佛欢喜,礼拜,即作妓乐供养佛,发愿而去。...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问讯

合掌而口问安否也。但敬揖以表问安否之心亦云问讯。僧史略上曰:「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叁业归仰也(曲躬合掌身也,发言不审口也,心若不生崇敬岂能动身口乎),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则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上慰下则不审无病恼,乞食易得,住处无恶伴,水陆...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儐荼波多

Piṇḍa āta,又作宾茶波底迦,宾荼夜。译曰常乞食。见[分卫]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臂线

以五色之线悬於臂次除病,是婆罗门之法,佛亦為病缘於诸弟子开之。毘奈耶杂事一曰:「六眾乞食,见诸婆罗门以妙香华庄严形体,将五色线繫臂上。六眾亦以五色线繫臂上,入城乞食。诸人见之而讥弄之。佛因制之,言若繫者得越法罪。时有苾芻婴病,诣医问处方。答言圣者取五色线咒之,...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二种戒

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於防止恶行,称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為根本。止恶之理想在於作善,教以积极的行為者,亦名為戒,此為作持戒。如半月说戒,叁月安居之规定是也。 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

《佛学大辞典》 / 479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

难提

塔婆之别名。祖庭事苑一曰:「梵云塔婆,此言方坟,或云支提,或云难提,此言灭恶。」 又(人名)Nandi,比丘名。译曰喜。增一阿含经二曰:「乞食耐辱,不避寒暑,所谓难提比丘是。」探玄记十五曰:「难提此云喜。」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