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 条搜索结果

兜率内院

菩萨最后身之住处也。释迦如来為菩萨时最后之住处,住於此终此生,下生人间而成佛也。今為弥勒菩萨之净土也。此亦菩萨身之最后,彼天四千岁间住於此,已生人间,成佛於龙华树下也。而彼天之四千岁当人中之五十七亿六百万岁。普曜经一曰:「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1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自隋至唐初有所谓阶法者,為阶禪师信行所创。信行姓正氏,魏郡人,其母祈佛而生。四岁出家,八岁转涉经论,后於相州法藏寺受具足戒,持戒严峻,四远英达,皆造其门。隋开皇初,住真寂寺。撰对根起行,阶集录等四十餘卷。智行兼备,时称為四依之菩萨。其化大行。十四年寂,寿...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八十八佛

世合五十佛与十五佛,称為八十八佛。五十佛出於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十五佛出於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婆离会。又别有不空译之十五佛名礼懺文,观虚空藏菩萨经,又说虚空藏之天冠内,有十五佛之像。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四天下

东名弗婆提。西名拘邪尼。南名阎浮提。北名郁单越。此四天下居须弥山四面住也。南阎浮提人寿命一百二十五岁。东弗婆提人寿命五百岁。西拘邪尼人寿命二百五十岁。北郁单越人寿命千岁。无中夭者。圣人不生其中。名为难处。

《法门名义集》 / 90字 / 1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婆须蜜多

同婆须蜜。 又(菩萨)Vasumitrā,华严[五十知识]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八万四千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

《三藏法数》 / 1442字 / 1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梵语,忉利天Trayastriṁśa,译作天。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天也。佛地经论五曰:「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智度论九曰:「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天城。」胜鬘经宝窟下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1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五十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一百一十知识

善财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识也。经之结文,虽言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而实际所说者,祇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也(德生与有德遇於同处)。然结為一百一十知识者,在五十五知识之下,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者,二倍之故,故有此数也。又常曰五十者,谓五十五人中,文殊前...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1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一里劫万里劫

菩萨瓔珞本业经曰:「劫数者,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尽,名五十里劫。百里石尽,名百里劫。千里石尽,名千里劫。万里石尽,名万里劫。」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五百部

佛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部杂出而為五百部。智度论六十曰:「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从是以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行宗记一上之曰:「五百部者,有言无相,教虽不叙,...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阿芻婆

Akṣobhya,又作阿閦婆。数名。俱舍论十二列五十二数中之第二十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阿芻婆,隋言数千兆也。」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阿閦婆,西方数名,此方万载之数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十斋

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於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嘆品曰:「復普广,若未来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於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徧,东西南北...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十住

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六斋日

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日二十九日十日也,斋者梵语曰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曰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个之八戒...

《佛学大辞典》 / 825字 / 1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九品大衣

大衣即僧伽梨有位九品之别。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四曰:「又僧伽梨,下九条,中十一条,上十条;中僧伽梨,下十五条,中十七条,上十九条;上僧伽梨,下二十一条,中二十条,上二十五条。下僧伽梨二长一短,中僧伽梨长一短,上僧伽梨四长一短。」古来所通行者其间上上品之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瞿沙

Ghoṣa,比丘名。译曰妙音。美音。阿育王时,住菩提树伽蓝,医王太子拘浪拏之盲目者。西域记曰:「时菩提树伽蓝有瞿沙(唐言妙音)大阿罗汉者,四辩无碍,明具足。王将盲子陈告其事,(中略)眼得復明,明视如昔。」 又婆沙四评家之一。俱舍光记二十曰:「音声妙故,名曰妙音...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0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了义

对於不了义而言。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谓之了义。未了未尽之说,谓之不了义。了义不了义者,方便(不了义)、真实(了义)之异名也。圆觉经曰:「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又「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同略疏一曰:「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戒贤

天竺摩竭陀国,那烂陀寺之住僧。护法菩萨之弟子,玄奘藏之师。梵名尸罗跛陀罗,Śīlabhadra(西域记八作尸罗跛陀罗慈恩寺传十作尸罗跛陀),师為摩咀吒国王族,婆罗门种也,少好学,有风操,游诸印度。求询明哲,至摩竭陀国,那烂陀僧伽蓝,遇护法菩萨,闻法信悟,而请出家,既...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0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僧伽梨

Saṁghāti,比丘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鵄,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為衣中之最大者,故称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二十八宿

大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大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

《三藏法数》 / 442字 / 10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中峰

元天目山之普应国师。名明本,号中峰,钱塘人。自幼切求佛法,昼夜励精。后天目山高峰妙和尚,大悟彻底。说法无碍,着书若干。仁宗闻而聘之,不至。製金文之伽梨衣赠之,并赐号佛日广慧普应国师。至元年寂,寿六十一。有广录十卷行于世。见中峰和尚行录。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0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僧录司

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10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五叉地狱

以五头铁叉分磔罪人之地狱。慧琳音义五十曰:「经言,五叉者,地狱名也。以此铁叉分磔罪人身形,名為五叉地狱。」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一喝

喝為张口出叱叱之声也。禪家祖师為提撕人而用之。六祖门下二世法嗣,马祖道一,尝於其弟子百丈之之时,振威一喝。他日百丈谓其门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蒙马大师一喝,直得日耳聋眼黑。」见传灯录六。碧巖八则评唱曰:「德山棒,临济喝。」禪林句集坤曰:「一喝大...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9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虚空藏形像

胎藏界释迦院之虚空藏,据秘藏记末曰:「左手持莲华,上有如意宝,右手持白拂。」虚空藏院之虚空藏,据大日经疏五曰:「被鲜白衣,左手持莲华,华上有大刀印,持大刀印者,利慧之标帜也。」秘藏记末曰:「肉色,左手持开莲华,上有如意珠,右手持宝剑。」又观虚空藏菩萨经曰:「虚...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9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

金轮

世界之最底為风轮,此风轮依止虚空,其厚為十六亿由旬。其坚固如金刚。风轮之上有水轮,深八亿由旬。水轮之上有金轮,厚亿二万由旬。径十二亿千四百五十由旬。由轮形之金刚而成,故曰金轮。此金轮之上有九山八海,是為地轮。自水面至金轮,其深八万由旬。可以知地轮之厚矣。见...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9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