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 条搜索结果

波罗奈

Vāraṇasi,又作波罗捺,波罗奈斯,婆罗痆斯,婆罗捺写。国名。译作江绕,因在恒河之流域故也。鹿野园在此中今為Benares。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波罗痆斯,拏黠反,旧言波罗奈,或作波罗奈斯,又作婆罗捺写。皆一也。」同二十曰:「婆罗痆,女黠切,国名也。旧云波罗奈,译云江绕...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1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蔼吉文

魅人死尸之鬼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蔼吉梵言蔼吉支,此云起尸鬼也。」慧琳音义五十四曰:「蔼吉支,起尸鬼名也。」详见[毘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也。此因缘和合,能起行。、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四、愿力,求菩提之力也。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也。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也。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也。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也。九、慧力,修观成就之力也。十...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1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一里劫万里劫

菩萨瓔珞本业经曰:「劫数者,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尽,名五十里劫。百里石尽,名百里劫。千里石尽,名千里劫。万里石尽,名万里劫。」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自隋至唐初有所谓阶法者,為阶禪师信行所创。信行姓正氏,魏郡人,其母祈佛而生。四岁出家,八岁转涉经论,后於相州法藏寺受具足戒,持戒严峻,四远英达,皆造其门。隋开皇初,住真寂寺。撰对根起行,阶集录等四十餘卷。智行兼备,时称為四依之菩萨。其化大行。十四年寂,寿...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忉利天

Trāyastrṁśa,作怛唎耶怛唎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銖、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巔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1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一百一十知识

善财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识也。经之结文,虽言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而实际所说者,祇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也(德生与有德遇於同处)。然结為一百一十知识者,在五十五知识之下,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者,二倍之故,故有此数也。又常曰五十者,谓五十五人中,文殊前...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1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九品大衣

大衣即僧伽梨有位九品之别。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四曰:「又僧伽梨,下九条,中十一条,上十条;中僧伽梨,下十五条,中十七条,上十九条;上僧伽梨,下二十一条,中二十条,上二十五条。下僧伽梨二长一短,中僧伽梨长一短,上僧伽梨四长一短。」古来所通行者其间上上品之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六斋日

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日二十九日十日也,斋者梵语曰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曰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个之八戒...

《佛学大辞典》 / 825字 / 1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虚空藏形像

胎藏界释迦院之虚空藏,据秘藏记末曰:「左手持莲华,上有如意宝,右手持白拂。」虚空藏院之虚空藏,据大日经疏五曰:「被鲜白衣,左手持莲华,华上有大刀印,持大刀印者,利慧之标帜也。」秘藏记末曰:「肉色,左手持开莲华,上有如意珠,右手持宝剑。」又观虚空藏菩萨经曰:「虚...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1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八十八佛

世合五十佛与十五佛,称為八十八佛。五十佛出於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十五佛出於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婆离会。又别有不空译之十五佛名礼懺文,观虚空藏菩萨经,又说虚空藏之天冠内,有十五佛之像。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兜率内院

菩萨最后身之住处也。释迦如来為菩萨时最后之住处,住於此终此生,下生人间而成佛也。今為弥勒菩萨之净土也。此亦菩萨身之最后,彼天四千岁间住於此,已生人间,成佛於龙华树下也。而彼天之四千岁当人中之五十七亿六百万岁。普曜经一曰:「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1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十斋

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於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嘆品曰:「復普广,若未来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於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徧,东西南北...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八万四千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

《三藏法数》 / 1442字 / 1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梵语,忉利天Trayastriṁśa,译作天。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天也。佛地经论五曰:「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智度论九曰:「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天城。」胜鬘经宝窟下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1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婆须蜜多

同婆须蜜。 又(菩萨)Vasumitrā,华严[五十知识]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五十

复次,有实功德应当供养,智者宜应恭敬有德。 我昔曾闻,阿越提国,其王名曰因提拔摩,有弟名须利拔摩,为诤国故二人共斗。须利拔摩掷罥罥因提拔摩头,罥已急挽,因提拔摩极大恐怖,作是愿言:“今若得脱,当于佛法中作般遮于瑟会。”作是愿时罥索即绝,于佛法僧深生信敬,即敕大...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786字 / 1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五十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一百五十讚佛颂

尊者摩咥里制吒造,唐义净译,一卷。以百四十八颂讚嘆佛德者。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五叉地狱

以五头铁叉分磔罪人之地狱。慧琳音义五十曰:「经言,五叉者,地狱名也。以此铁叉分磔罪人身形,名為五叉地狱。」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Va,又作婆,和,啝。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徧口声之第四。金刚顶经曰:「嚩字门,一切法语言道断故。」文殊问经曰:「称嚩字时是最上乘声。」智度论曰:「若闻和字即知一切诸法离诸言相,和波他,秦言语言。」此自Vāk atha(语言道),及Varayāna(最上乘)释之也。又在五大中...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一切智经

佛為波斯匿王,分别一切智之事,四姓之胜劣等者。摄於中阿含经五十九。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僧伽梨

Saṁghāti,比丘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鵄,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為衣中之最大者,故称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十住

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僧录司

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1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二十八宿

大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大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

《三藏法数》 / 442字 / 1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