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条搜索结果

五色列次

一、白赤黄青黑(大日经一、叁,略出经叁,瞿醯经中,大疏六,不空羂索经九所说五色界道;大疏四所明五佛色,同五所出五色线)。二、白青黄赤黑(摄真实经下,大集轨所示五佛色,但至黑色彼经作杂,又轨云绿)。叁、白黄赤青黑(大疏六所说受染色,又十六所明五宝色,陀罗尼集经七...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续命神幡

祈祷药师如来所用五色神幡之名。以得延命之益故也。药师经曰:「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眾僧,转读此经。炽七层之灯,悬着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经律异相六载阿育王依之而延二十五年寿之事。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五色

谓眼等之五根。以此色蕴中之五根,别於信等之五根也。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方色喻五道

经云: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以其体性莹净,绝无瑕颣。以喻圆觉净性,在于五道,随类各应。故以方色喻五道也。(梵语摩尼,华言如意。) 一、白色喻天,谓天因纯善白业所感,乃得为天,故以西方白色而喻之也。 二、黄色喻人,谓人由持五戒功德所感,乃得为人...

《三藏法数》 / 380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五转色

见[五色]条下。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臂线

五色之线悬於臂次除病,是婆罗门之法,佛亦為病缘於诸弟子开之。毘奈耶杂事一曰:「六眾乞食,见诸婆罗门以妙香华庄严形体,将五色线繫臂上。六眾亦以五色线繫臂上,入城乞食。诸人见之而讥弄之。佛因制之,言若繫者得越法罪。时有苾芻婴病,诣医问处方。答言圣者取五色线咒之,...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护童子法

大梵天王诣佛所曰:世有十五鬼神,对於诸童子,作种种之恼害。我说其鬼神之形相及童子恼害之相,及驱除之法。其调治之法有大鬼神王,名旃檀乾闥婆,於诸鬼神最為上首,当以五色之线诵此陀罗尼,一徧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所害鬼神之名,使人齎此书与线言於彼徒,今疾走速如风。...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毘婆娑罗王幽死

增一阿含经八谓提婆达兜恶人便往婆罗留支(阿闍世之别名)所告言,昔民氓寿命极长,如今人寿不过百年,王子当知人命无常,终不上位,而中命终,不亦痛乎,王子於时宜断父王命,统领国人,我今当杀沙门瞿曇,而為无上至真等正觉。於摩竭陀国界為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贯云,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五色

五种之染粉也。真言行者作坛时,涂坛所用之染料也。陀罗尼集经九曰:五色粉者,一白色,粳米粉是也。二黄色,若鬱金末,若黄土末。叁赤色,若朱沙末,赤土末等。四青色,若青黛末,乾蓝靛等。五黑色,若用墨末,若炭末等。其粉皆和沈香末用。」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续命神旛

是祈祷命延长之神旛也。药师经曰:「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眾僧转读此经,燃七层之灯,悬着五色续命神旛。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释迦谱十,说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未成而得病。乃以造旛悬之功力,延十二年之命(经律异相六亦...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如法袈裟色叁种

一似黑,二似青,叁似赤。似黑者,即緇色,為黑泥之色,似青者,铜青也,似赤者,果实之染色,天竺谓之乾陀色,支那谓之木兰色,日本谓之香染者(香染丁子香以染之)。百一羯磨九曰:「凡作卧具(叁衣),应作两重染令坏色。或青(极好深青,律文不许,随时污色,事在开听)或泥(...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五如来色

总有四种:一、大疏四所谓白坛曼荼罗之五佛。中央大日如来阎浮檀紫摩金色,宝幢如来白色如朝日,其餘华开敷佛,无量寿佛,鼓音佛之叁如来共為真金色。二、大疏六所谓,毘庐遮那白,是净法界之色。為一切诸法之本源,故為最初。宝幢如来赤,既发菩提心,於明道之中,降伏魔怨,灭除...

《佛学大辞典》 / 456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舍利子

释迦既卒,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见释氏要览注。 又(人名)见[舍利弗]项。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如来光明出已还入

佛涅槃时示於阿修罗等之奇瑞也。涅槃经一曰:「尔时如来面门所出五色光明,其光明曜覆诸大会,令彼身光悉不復现,所应作已,还从口入。时诸天人及诸会眾阿修罗等,见佛光明还从口入,皆大恐怖,身毛為竪,復作是言:如来光明出已还入,非无因缘,必於十方所作已办,将是最后涅槃之...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金刚线

於叁摩耶戒坛授与受者之五色线也。以叁结作金刚结,故有此称。见大日经疏五。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四曼摄二种世间

即身义云,世间出世间内外之教法摄於法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人摄於大曼荼罗,世间出世间所依之器界,摄於叁昧耶曼荼罗,世间出世间一切之事业,摄於羯磨曼荼罗。今谓此义求融非也。叁种世间所有之六大五大五色等是大曼,叁种世间之显色形色是叁昧耶曼,叁种世间之文字言音是法...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药师灯

北周书张元传曰:「其祖丧明,元读药师经见盲者得视之言,遂请七僧然七灯,七日七夜转药师经,言愿祖目明见,元求代闇。如此经七日,其夜梦一老翁以金鎞治其祖目。」灌顶经曰:「救脱菩萨白佛言:若有尪羸痛恼,请诸僧七日七夜斋戒诵经,劝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旛四十九首,灯...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五色界道

言造显曼荼罗时,為区别各重位,用五色作境界之道也。瞿醯坛跢罗经中曰:「中臺,及内院,应用五色而作界道。其第二院应用叁色。第叁外院唯用白色而作界道,其着食院及行道院,但用白色而作界道。」大日经疏六曰:「又诸界道,中央及第一重,当具五色。先以白色為周界竟,次於其外...

《佛学大辞典》 / 541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阿育王為女造像

阿育王為第四女所造也。梁书扶南国传曰:晋咸和中,丹阳尹高悝,行至张侯桥,见浦中五色光长数尺。不知何怪,乃令人於光处掊视之。得金像,未有光趺。悝乃下车载像,还至长干巷首,牛不肯进。悝乃令驭人任牛所之。牛径牵车至寺,悝因留像付寺僧。每至中夜,常放光明。又闻空中有金...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五大色

地大為黄色。是增味之义也。眾色加黄色,则其色必增光。徧於诸色而不违背,不失其性,是即色法之中义也。徧於眾色而黄色不违,故不失本之自体。示坚固不坏之性。如彼字徧於诸意而不失自体,是故黄色為金刚不坏之地大色,本不生及安住不动与黄色相应法尔之道理也。次水大為白色。白...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竹鬮

如世流布之观音籤,以竹策刻善恶之语句者。此灌顶梵天神策经梵天王所说也。经曰:「我(梵王)常见诸异道辈九十五种,各有杂术,為人决疑。而今世尊,正觉最上。更无此法,是故啟问,唯愿听许。佛言:梵王善哉善哉!(中略)若四辈弟子,欲為人行此神策法时,当以竹帛书此上偈,以...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胎金各存五部叁部

密轨问辨下曰:「毘卢疏,解释五色五字,以為五部五智:金刚轨,归命普贤(佛部),金刚(金刚部),莲华手(莲华部)。此则二界各存叁部五部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密教五大

密教有胎金两界,其胎藏界以色等五大為大日如来之理法身。密教以摄持為理之义,以事物总称為理。此五者圆满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五轮。其种子為阿尾罗吽欠,或阿缚罗訶佉。即五方五佛之种子也。以此五大配於五方之五佛。 善无畏於尊胜轨以地水火风空顺其次第,配於东西南北中。不空...

《佛学大辞典》 / 1243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线索

坛上所张之线绳也。仁王道场念诵仪轨曰:「以五色缕令童女右合,麤细如其小指,以繫橛头周围坛上。」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

五卷,赵宋慈贤译。佛在舍卫国弥勒菩萨等问佛叁乘妙法门之外,更有法否。佛言有摩訶叁昧耶秘密门法,修者得速成佛。即放五色之光,化现毘卢遮那等五佛,并诸菩萨诸金刚而说持诵之法。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

五种护摩色

寂灾法(息灾法)白。白是寂灾之色,如来部之义,故為最初。增益法黄。黄是增益之色,莲华部之义,故為第二。降伏法赤。赤是降伏之色,金刚部之义,故為第叁。求财法青,青是成办所事,亦出生随类之形,故為第四(青色含五色)。摄召法(鉤召法)黑。黑是摄召之义,即诸奉教者忿怒...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