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条搜索结果

四要品

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一方便品,第二安乐行品,第叁寿量品,第四普门品。是法华一部之主要,故称曰四要品。此四品即教行体用之四也。方便品开显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之教法,是教也,安乐行品示法华行者所修之一心叁观行法,是行也,寿量品显久远本觉之佛身,是体也,普门品示佛陀自在...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金刚体

如金刚坚固之身体也。指佛身功德而言。维摩经方便品曰:「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眾喜普会。」註:「什曰:如来身无可损若金刚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良賁疏中一曰:「金刚体者坚固具足,体者身也。佛身坚固犹如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应化法身

法身之佛,应现无量之身也。菩萨瓔珞经上自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种之法身。法性身,应化法身是也。谓於第一义諦之法流水中,由实性生智,故為实智之法身。法名自体,集藏為身。一切眾生之善根,感此实智之法身,故法身能现应无量之法身。一切世界国土身,一切眾生身,一切佛身,一切菩...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随形好

佛身先具几多大人之相,随其相一一復有几许之好形,名之為相好。因而好為随逐於相之形容,故曰随形好,或单曰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见佛

见报应之佛身也。以凡夫二乘分别之识所见者為应身,以菩萨无分别之心所见者為报身。无宿缘者亦不能见应身也。起信论曰:「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為应身。(中略)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為报身。」智度论九曰:「舍卫城中九亿家,叁亿家眼见佛,叁亿家耳闻有佛...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二应身

一胜应身,应初地已上菩萨之机,而示现殊妙尊特之佛身也。一劣应身,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之机,而示现劣恶之佛身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诸数

数者法数也。有為之诸法,有种种差别之数,故名诸数。维摩经弟子品曰:「佛身无為,不堕诸数。」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阿弥陀报化异

诸佛有法报化叁身。法身者,诸佛平等。其报身依因位之愿行,其化身依所化之机缘,种种不同。今示弥陀报化二身,则如前记之悲华经,又如观音授记经记弥陀之入灭,观音势至之补处。又如鼓音声经记弥陀之国城父母等,是化土之化身佛也。见悲华经(宙帙叁),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 853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自证坛

金刚界之成身会曼荼罗是也。先於色究竟天五相成身,证得圆满之佛身,直降於须弥顶先从大日如来之自心流出四方四伟之四亲近,总為十六大菩萨,次从四方之四佛流出大日亲近之四波罗蜜菩萨,次从大日如来对於四方之四佛流出喜髮歌舞之四内供,次自四方之四佛為奉答之流出香花灯涂之四...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二现

佛之尊特身相好,有须现不须现二者,须现者,為中道之智眼。未开者,现起丈六之应身,广大无边之身相也。不须现者,中道之智眼已开者,观丈六之佛身,為周徧法界之妙身,故佛不必更现广大之尊特相也。如法华之龙女见佛之叁十二相,讚嘆為微妙净法身者。此中须现為别教之机,不须现...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得入

言得入於佛道也,又得者证得,入者悟入也。维摩经问疾品曰:「诸佛秘要无不得入。」起信论曰:「若离於念名為得入。」法华经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法四依

一依法不依人。人為情有之假者。法為法性自尔之轨模。依法而可入道,人何关於实行,假令其人為凡夫外道,而所说契於法,亦可以信受奉行。假令现佛身之相好,而所说不契於法,则亦捨而不可依,况餘人乎。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叁藏中有了义经,有不了义经,明示中道实相之义為了...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音声佛事

佛事者佛济度眾生之事业也,佛济度眾生或以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饭,或以衣服卧具等,於此娑婆界不依他之方法,独以音声為说法,故云。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中略)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光明玄二曰:「此娑婆国土,音声為佛...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本高迹下

台家论本迹高下,立四句:一本高迹下,二本下迹高,叁本迹俱高,四本迹俱下。本高迹下者,如佛现菩萨之身也,本下迹高者,如菩萨现佛身也。本迹俱高如佛现佛身也。本迹俱下者,如初地之菩萨现初地之相也。故如自佛现神者,即谓為本高迹下。以佛对於神為上位也。见法华玄义释籤十五...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胎藏界叁部

金刚界為始觉上转之自利门,故约转识所提之五智,统收其曼荼罗於五部,胎藏界為本觉下转之化他门,故约大定智悲之叁德,统收其曼荼罗於叁部:一佛部,是於果上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者,胎藏界曼荼罗中中臺八叶院之诸尊及上下之诸院是也,是為大定。二莲华部,此為如来之大悲叁昧,能...

《佛学大辞典》 / 418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四曼四身配属

即身义有叁义:一法,大,羯,叁如其第次配於自性,受用,变化,等流之四身。二大,叁,法,羯如其次第配於四身。叁叁,法,大,羯如其次第配於四身。今非谓此义未尽,四身之中各有四曼。十住断结经曰法性有二:一事法性,二实法性,金刚顶经谓叁十七尊各有十二神变,一一神变各有...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生化二身

一、生身,降生王宫修行成道之佛身也。二、化身,佛以神通力变化鬼畜等之身也。此就小乘而说。若配大乘之四身而言,则生身為应身,化身即化身也。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兴世

佛之出世也。行持钞上之一曰:「至人兴世。」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佛身充满,随物现形。示生唱灭,拯接群品。」今此且据娑婆所见,诞育王宫,厌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兴世。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无边身

佛之身量无边际也。西域记九曰:「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於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清净身

清净之佛身也。法华经云清净光明身。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方便化身

弥陀报身中之化身也。报第十九第二十之方便愿,而化现边地懈慢之佛身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境本定身

见佛之相好而发心,谓之见相发心。此见相依四教之机,有四种不同。然其所对之佛身,必為丈六之释迦应身。应身為所观之境,观见此四相之别也。因而定為境本之佛身,為丈六之释迦,是谓之境本定身。止观辅行一曰:「皆以叁藏如来而為境本,於色相上四见不同。」四教仪集註上曰:「如...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乌龙

法华传八曰:「李遗龙者,并州人。其家书业,相继究微。龙父名曰乌龙,偏重此土道教,不信佛教。性耽嗜酒肉,谤佛经。(中略)凡一生中,不书佛经。设復有人,赠投金玉利,都不见经,况自书写。遂发狂乱,语遗龙曰:若汝吾子,不可信佛经。信而犯者,灾横不少。即吐血而卒。后并州...

《佛学大辞典》 / 461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身云

无量无数之佛身无边际,谓之身云,又言现种种之身而荫覆眾生如云也。吽字义曰:「毘卢遮那如来自受用故,化作种种神变,变现无量身云。」 又言诸尊之多如云霞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严身真言

称如来顶相,如来甲,如来圆光,如来舌相之四种真言。作阿闍梨事业之法,必同於佛身,是故以如来顶等真言,加持自身,即忽同佛之庄严也。如来会叁十二箇真言中,此四真言以严身之功德殊胜,故特出之。大疏九曰:「次下有四真言,亦是曼荼罗阿闍梨庄严之相。」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解脱身

佛身之一。佛身解脱烦恼障,故名解脱身。唯识述记十末曰:「言法身者,非叁身中之法身也。佛得二名,离烦恼故,名解脱身。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為法身。」又[五分法身]之一。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二光

一、色光,為佛身所发之光明,眼可见者。亦名身光。二、心光,為佛心所发之光明,常照护眾生者。往生论註谓之智慧光。六要钞叁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摄受之心所照触光名心光,是念佛行相应佛心。其佛心者,慈悲為体。(中...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真身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九,观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佛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念佛叁昧

有二种: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谓之念佛叁昧。是因行之念佛叁昧也。二、為此叁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现前,或法身实相。谓之念佛叁昧。是果成之念佛叁昧也。因行之念佛叁昧谓之「修」,果成...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愿身

佛具十身之一。见[佛身]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鬱鬱黄花

秦道生法师之语。言草木尽具佛性,而述一真法界之理。祖庭事苑五曰:「道生法师说:无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鬱鬱黄花,无非般若。(中略)禪客问南阳国师,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鬱鬱黄花无非般若。人有信否?意旨如何?师曰:此尽是文殊普贤大人境界,非诸凡小而能...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个量等身

见[佛身]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齐业身

以宿业尽為齐限而入灭之佛身也。对於齐缘身而言,即天台所谈小乘叁藏教之佛身也。盖叁藏教之教意,一切万法,依因缘和合而生,本非有实我,总因前世之烦恼业而显,故佛身亦不能漏於此规。宿业所感,必以宿世之业力尽為齐限,而始入灭。八十老比丘於娑罗林中患背痛而入涅槃之佛身是...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种见佛

见[佛身]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本高跡下

台家论本迹高下,立四句:一本高迹下,二本下迹高,叁本迹俱高,四本迹俱下。本高迹下者,如佛现菩萨之身也,本下迹高者,如菩萨现佛身也。本迹俱高如佛现佛身也。本迹俱下者,如初地之菩萨现初地之相也。故如自佛现神者,即谓為本高迹下。以佛对於神為上位也。见法华玄义释籤十五...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法门身

天台就佛身立色身法门身实相身之叁身。见[叁身]条。 又密教谓曼荼罗种种之形像也。大疏六曰:「叁重曼荼罗所示种种类形,皆是如来一种法门身,是故悉名為佛,此等一切诸佛各於本所流通法门自说彼叁昧道。」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齐缘身

以缘尽為齐限而入灭之佛身也。对於齐业身而言,即天台所说通教之佛身也。盖通教之教意,不别待分析推求,直依法之道理,而谈一切万法如幻即空,故佛身亦非实在者,有应感佛身之缘则现相,缘尽则灭形,即以所化之机缘尽為齐限而隐其身。所谓机兴即生缘谢即灭之佛身是也。出於法华玄...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金刚身

金刚不坏之身。谓佛身也。涅槃经叁金刚身品曰:「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同十曰:「诸佛世尊,精勤修习,获金刚身。」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成正觉佛

华严所说十佛身之一。见[佛身]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普想观

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之第十二观。為普观想佛身佛土之观法,故谓之普想观。经曰:「是名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末化

梵网经所说之佛身,对於臺上卢舍那佛之本身,而叶上之释迦如来為末化。言是枝末之化主也。一心戒文曰:「千华百千亿卢舍那為本身,十重四十八轻释迦文為末化。」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宿缘

佛之十宿缘也。见[佛身]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无比身

佛身微妙,世无比类,故云无比。胜鬘经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宝窟上本曰:「天下无类,故云无比。」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金身

黄金色之身。谓佛身也。法华经安乐品曰:「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种佛

十佛有叁种。见[佛身]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福德身

见[佛身]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9字 / 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现起光

二光之一。常备於佛身之光明谓之常光,应缘而大放光谓之现起光。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