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乱放逸之心想也。谓一切之烦恼。楞严经七曰:「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沈乱想。」增一阿含经一曰:「去眾乱想,逮沙门果。」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是為真言行者之第十秘密庄严住心。得除盖障叁昧,初地分证之位也。大日经疏一曰:「法明者,以觉心本不生际其心净住,生大慧光明,善照无量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菩萨住此道时,从妄想因缘所有烦恼业苦皆悉清净除灭。譬如有人暗中為利宝所伤,谓為蛇毒,以作毒想故...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阿弥陀佛华座之相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作百宝色。(中略)华叶小者,纵广叁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有八万四千叶。(中略)释迦毘楞伽宝,以為其臺。」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身先具几多大人之相,随其相一一復有几许之好形,名之為相好。因而好為随逐於相之形容,故曰随形好,或单曰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八万四千岁之略数也。增减劫中以八万四千岁之人寿為最长,以十岁之人寿為最短。俱舍论十二曰:「从十年至八万,復从八万减至十年。」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Puśyamitra,阿育王后四世之王也。问诸臣曰:我当作何等事,令我名可永留於世?诸臣答曰:先王阿育造八万四千如来塔,名德传於世,今王坏塔,则二人俱不朽矣。於是坏八万四千塔,悉杀害比丘僧。见杂阿含经二十五。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Stū a,又作窣堵波、窣覩波、素覩波、藪斗婆,旧称藪偷婆、私鍮簸、数斗波、鍮婆、塔婆、兜婆、塔、浮图等。奉安佛物或经文,又為标帜死者生存者之德,埋舍利、牙、髮等,以金石土木筑造,使瞻仰者。译曰大聚、方坟、圆塚、灵庙、高显处、功德聚等。西域记一曰:「窣堵波,即旧所...
《佛学大辞典》 / 437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他力念佛之法门也。释尊一代之诸教,八万四千之法门,要皆為归入於弥陀本愿之支径小路,惟本愿他力之一乘為真实之大道,即得真实到着大涅槃之道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有五种之大恶业,此恶业决定受极苦之果,更无餘业餘果之间隔,故名无间业。又造此恶业之人,由此命终定堕地狱中而无间隔,故名无间业。此二义虽有前就法后就人之别,然皆当体得名也。又地狱名為无间,此业能受无间地狱之果,故名无间业,是从果得名也。俱舍论十七曰:「此无间名,...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所得之叁昧名。如於大海中印象一切之事物,湛然於佛之智海印现一切之法也。大集经十五曰:「譬如阎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為大海印。」宝积经二十五曰:「如大海,一切眾流悉入其中,一切诸法入法印中,亦復如是,故名海印。」探玄记四曰:「...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释迦佛入灭至弥勒佛出世之年数也。菩萨处胎经二曰:「弥勒当知,汝復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於此树王下成无上等正觉。我以右胁生,汝弥勒从顶生。如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观人使寄附净财於叁宝也。 又劝人使转邪入正也。增一阿含经叁曰:「宽仁博识,善能劝化。」俱舍论十二曰:「劝化令修十善业道。」天台戒疏上曰:「劝化人受戒功德,胜造八万四千宝塔。」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眉间白毫有光明故云光毫。叁十二相之一。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徧。」观佛叁昧经曰:「时佛眉间,即放白毫大人相光,其光分為八万四千支。」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安乐集下曰:「净度菩萨经云:人生世间,凡经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起恶受一恶身,十念起恶得十生恶身。(中略)恶法既尔,善法亦然。」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叁千之威仪,為小乘比丘之事。大乘之菩萨,有八万之威仪。按八万為八万四千之略,是亦示数之多量。然作法数者说云。叁千威仪,配身口七支而成二万一千,约之於贪瞋痴之叁毒与叁毒等分而成八万四千。见大藏法数六十八。法界次第下之上曰:「叁千威仪,八万律行。」撰择集曰:「不犯...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叁十二相之一。谓胸上之卍字也。观佛叁昧经叁曰:「是时世尊,披僧祇支,示胸德字,令比丘读诵德字已,知佛功德智慧庄严,於卍字印中说佛八万四千诸功德行。比丘见已,讚嘆佛言:世尊甚奇特,但於胸字说无量义,何况佛心所有功德。」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字法藏。俗姓杜氏。云中人。唐末时人也。住五臺山金河寺。着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一卷。其门人序之云:博学则侔罗什之多闻。持明则具佛图之灵异(指人言)。又云:其文则精儁简约。其义则渊奥该弘。穷显密之根源。尽修行之岐路。一十二分教之蓍龟。八万四千行之鈐键云云(指显密圆通...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来藏之异名也。真金在粪秽中,其性不变,如来藏性在眾生烦恼中,不失真如清净之性,故云宝性。宝性论之名本此。宝性论曰:「尘劳诸境中,皆有如来藏。下至阿鼻狱,皆有如来身。真如清净法,名為如来体。」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过去叁千尘点劫昔,有大通智胜佛,说法华经。尔时有十六王子於佛入定后八万四千劫间覆讲法华经。今日逢释迦出世,闻法华经之一切声闻眾,其时已闻王子之说法而发心,结未来得度之缘者。是法华叁周说法中因缘周之说法也。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烦恼之异名。贪瞋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為尘。彼能劳乱,说以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四中劫之一,谓自成劫至坏劫间此界有情住之一期也。其间有二十增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岁减一岁,而至十岁,為一减。自十岁更每百年增一岁,而至八万四千岁,為一增。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