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命一切如来应供遍知觉。我今说此一切如来心真言。若有天人持明仙众。归命供养一切诸佛。受持读诵及赞说真言通达法相。若称唵字是圆满义。若称曩字是离怖畏义。亦名破魔义。若称野字是破系缚义。若称娑字是降伏冤家障碍义。若称你字是破坏冤敌义。若怖畏者以真言力远离怖畏。即说...
《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2445字 / 3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25日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於涅槃岸,故谓之乘。 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叁,除佛方便说。」同品曰:「诸佛如来,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叁。」同品曰:「唯此一事实,餘二则非真。」文句四上...
《佛学大辞典》 / 1083字 / 20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Gandharva,又作健达婆、犍达缚、健闥婆、乾沓和、乾沓婆、彦达缚、犍陀罗等。译曰香神、嗅香、香阴、寻香行。乐人之称。又八部眾之一。乐神名。不食酒肉,唯求香以资阴身,又自其阴身出香,故有香神乃至寻香行之称。与[紧那罗]同,奉侍帝释而司奏伎乐。紧那罗者法乐,乾闥婆者修...
《佛学大辞典》 / 554字 / 1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王遣着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着之,应在手者著于脚上,应在腰者返着头上。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衣者,...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215字 / 1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最大夫人,名曰摩利,时生一女,字波阇罗,晋言金刚,其女面类极为丑恶,肌体粗涩犹如驼皮,头发粗强犹如马尾。王观此女,无一喜心,便敕宫内:“勤意守护,勿令外人得见之也。所以者何?此女虽丑形不似人,然是末利夫人所...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1559字 / 1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紧那罗之别名。似人而非人也。法华文句二曰:「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 又天龙等八部眾之总称,以彼等本非人而诣佛所皆现人体也。舍利弗问经曰:「八部皆曰人非人。」法华经义疏二曰:「人非人者,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而变作人形来听说法,故...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昔北天竺有一木师大巧,作一木女端正无双,衣带严饰与世女无异,亦来亦去亦能行酒看客,唯不能语耳。时南天竺有一画师,亦善能画,木师闻之,作好饮食即请画师。画师既至,便使木女行酒擎食从旦至夜,画师不知谓是真女,欲心极盛念之不忘。时日以暮木师入宿,亦留画师令住止,以此...
《杂譬喻经》 / 352字 / 1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新称极光净天。旧称光音天。色界第二禪之终天也。此天绝音声,欲语时,自口发净光而為言语之要,故名光音。大火灾破坏至色界之初禪天时,下界之眾生尽集此天处,待世界再成后至成劫之初,自此天起金色之云而注大洪雨以造初禪天以下至地狱之世界,待世界已成,此天眾之福薄者渐渐下...
《佛学大辞典》 / 301字 / 1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叁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
《三藏法数》 / 1442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昔有老公,其家巨富,而此老公,思得肉食,诡作方便,指田头树,语诸子言:“今我家业,所以谐富,由此树神恩福故尔,今日汝等!宜可群中取羊以用祭祠。”时诸子等,承父教敕,寻即杀羊祷赛此树,即于树下,立天祠舍。其父后时,寿尽命终,行业所追,还生己家羊群之中。时值诸子欲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20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Droṇa巴,Dona,婆罗门名。佛於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 a(巴Allaka a),诸跋罗民眾(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āmagrāma(巴Bāmagāma),拘利民眾Kaulya(巴Koliya)...
《佛学大辞典》 / 560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梵语Nirgrantha,天竺二十种外道之一。表远离一切之繫缚,以裸形為正行也。寒天裸形,趋拜佛神,為裸形外道之遗风,佛门无之。唐华严经二十五曰:「愿一切眾,得惭愧衣以覆其身,捨离邪道露形法。」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昔有国王喜食人肉,敕厨士曰:“汝等夜行密采人来以供厨。”以此为常。臣下后咸知之,即共斥逐捐于界外,更求良贤以为国王。于是啖人王,十三年后身生两翅行啖人,无复远近,于山中向山树神请求祈福:“当取国王、五百人祠山树神,使我得复还国为王。”于是便飞行取之,得四百九十九人...
《杂譬喻经(上下卷)》 /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 673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