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师利,室利,室离,室哩。译有首,胜,吉祥,德之四义。华严疏钞十二曰:「梵云室利,一名四实:一首,二胜,叁吉祥,四德。」探玄记四曰:「梵语呼头為室利。」大日经疏七曰:「室利具德吉祥义也。」行愿讚疏钞二曰:「室哩(二合)。」梵Śrī又,文殊尸利之略。四明教行录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受戒犍度,说受戒之法,故名。二,说戒犍度,说每月说戒懺悔之法,故名。叁,安居犍度,说每年自五月(旧律),六月(新律)。安居之法,故名。四,自恣犍度,说夏安居竟日,使比丘随意举他所犯之罪而懺悔之之法,故名。五,皮革犍度,就比丘着皮革说其法非法,故名。六,衣犍...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Piśāca,又作臂奢柘、毘舍闍、毘舍遮。食肉鬼名。孔雀王咒经下曰:「毘舍闍,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言毘舍闍,又作毘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癲狂鬼也。」慧苑音义下曰:「此云噉精鬼,东方天王所领鬼神也。」唯识演秘二本曰:「毕舍遮者,唐云食血肉...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普贤菩萨之异译。普為徧,贤為吉,言别意同也。智度论九曰:「一佛图中有人癩风病,来至徧吉菩萨缘边,一心自归。」释门正统叁曰:「妙德现於清凉,徧吉彰於岷峨。」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Acala-dharma-mudrā,圣法印经之异名。圣法印经题下曰:「天竺名阿遮曇摩文图。」佛对比丘说圣法印者。案阿遮,译曰无动。曇摩,译曰法。即指圣法印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九方便之一。法会所唱迴向伽陀之名也:「所修一切眾善业,利益一切眾生故,我今尽皆正迴向。除生死苦至菩提,归命顶礼大悲毗卢遮那佛。」见鱼山集略。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Pañcābhijñāna,译曰五神通。又曰五旬。般遮為五也。玄应音义叁曰:「五旬,或言般遮旬,即五神通也。按阿闍世王女阿术达经云:悉得五旬是也。大品等经云五神通,同义也。」又曰:「般遮旬,般遮,此云五,犹五神通也。经中或作五旬,存二音。」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Subhūti,又作苏部底。译曰善现。旧称须菩提。译曰善吉。西域记四曰:「苏部底,唐言善现,旧曰须扶提,或曰须菩提,译曰善吉,皆讹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Bhava,译曰有。叁有二十五有之有。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又十二缘起中之有支,招未来苦果之善恶业也。名义集六曰:「乌波,或云萨遮,此云有。婆沙云:有是何义?谓一切有漏法是。佛言:若业能令后世续生,是名為有。」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理性之体,本来觉了也。 二、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
《三藏法数》 / 257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犍度為梵语Khaṇḍa,译作章篇。戒律,於作持门之戒,区别為二十类。四分律叁十一卷至五十叁卷。编集之為二十篇。如受戒犍度、说戒犍度、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药犍度、迦稀那衣犍度、俱睒弥犍度、瞻波犍度、呵责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灭諍犍...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Mahātantradhāraṇi,大方等陀罗尼经所说神儿之名。止观二曰:「摩訶袒特陀罗尼,翻為大秘要遮恶持善。」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梵语Caturyoni一胎生Jarāyuja(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Aṇḍaja,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叁湿生Saṁsvedaja(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U a āduka,无所依託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眾生皆是也。此有五...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作旃闍,战遮。婆罗门名。又名遮摩那。梵音Ciñca Mānavika。光明玄上曰:「若饥得食,病得差,狱得出,獼猴得酒。旃遮婆罗门饱食指腹,皆是世人畅情為涅槃尔。」此婆罗门女,名孙陀利,為腹盆而谤佛,佛九恼之一。兴起行经下曰:「佛告舍利弗:往昔阿僧祇劫前有佛名尽胜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Ābhāsvara,又作阿波譮,阿会亘修,阿波亘羞,阿波罗,阿波嘬罗遮。色界第二禪天中,第叁天之名。旧译曰光音。新译曰极光净。玄应音义叁曰:「阿波会天,此云光音天,亦言极光净天,即第二禪第叁天。」可洪音义一曰:「阿波会天,楼炭经云阿波罗,四阿含暮抄云阿波嘬罗遮天,此云...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制遮与容受也。同於折伏慈悲。佛以慈悲智慧圆满,於智慧门制遮逆恶眾罪,於慈悲门容受善恶一切而无漏也。无量寿经之十八愿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说:「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者,皆得往生。」古来会解之者,如善导观经疏四,谓寿经约於未造业,由抑止门故除逆谤。观经...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僧史略上曰:「案灵祐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一曰寺(义准释书),二曰净住(秽浊不可同住),叁曰法同舍(法食二同界也),四曰出世舍(修出离世俗之所也),五曰精舍(非麤暴之所居),六曰清净园(叁业无染处也),七曰金刚剎(剎土坚固道人所居),八曰寂灭道场(祇园有莲华藏世...
《佛学大辞典》 / 287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am,又作菴,暗。是十二摩多之第十一,转声五转之第四轮成菩提也。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字母品曰:「闇字门,一切法边际不可得故。」理趣释曰:「菴字者觉悟义。」文殊问经曰:「称暗字时,是无我所声。」大庄严经曰:「菴者,能遮一切诸不净物。於佛法中,能捨一切金银宝物,是...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作遮唎耶Caryā,译曰诸行。诸有為法也。智度论四十八曰:「遮利夜,秦言行。」大日经疏七曰:「梵音遮唎耶,是诸行义。」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Sarvajña,又作萨云若,萨云若,萨云然,萨婆若,萨伐若,萨婆若囊,萨婆若那,萨婆若多,萨嚩吉孃,萨栰若,萨芸然等。译曰一切智。放光般若经十一曰:「又云萨云然,此云一切智。」慧琳音义七曰:「萨婆若,记也,正音萨嚩吉孃(二合),唐言一切智。即般若波罗蜜之异名也。又云...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有叁说。妙法莲华叁昧叁昧耶秘密叁摩耶经曰:「金刚萨埵白世尊言:十罗剎女等本源云何?遮那答言:十罗剎女,本有叁觉,一等觉二妙觉叁本觉。」已下依经意图示之。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比丘九十波逸提之第叁十七戒也,总為禁过午而食之戒法。五分律八曰:「佛在王舍城,尔时未為比丘制非时食,迦留陀夷,着杂色衣,面黑眼赤,闇中乞食。怀妊妇人电光中见大惊唤言:毘舍遮!毘舍遮(鬼名)!迦留陀夷言:我是沙门,非毘舍遮。便骂言:汝何冥夜乞食?餘沙门波罗门一食...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形法华会座之画像也。颂曰:「右释迦佛左多宝,八大菩萨四声闻,次八菩萨八供养,五大明王四天王,梵释二天五部眾。」八大菩萨者:东方文殊,东南药王,南方妙音,西南精进,西无尽意,西北观音,北方普贤,东北弥勒也。四大声闻者:东北迦叶,东南善吉,西南身子,西北目连也(已...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一善知识於法门身真实相中,心住於缘,不生妄想戏论,是等持之义也。如入阿字门,一念法界,是毘遮那叁昧也。於莲华印,一心不乱,是观自在叁昧也。於金刚慧印,一心不乱,是秘密主叁昧也。乃至释梵之诸尊各於一法界门得自在,若於彼解脱身一缘不乱,名為净天眼叁昧。若於大悲藏...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类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之称目也。此有篇门与聚门之别,篇门者,依结成之罪果及急要之义而区别為五篇,聚门者,类聚其罪性及因罪(犯波罗夷僧残二罪而未成者曰偷兰遮),而為六聚七聚八聚也。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叁论宗所明之八不中道也。遮者遮遣,八遮者谓遮遣不生不灭等与生灭等之八迷也。性灵集六曰:「八遮荡秽,一真简净。」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曰两界。谓密教二大法门,金刚界胎藏界之两道也。日本东密次第為金胎,日本台密次第為胎金。其故以台密分事密理密之二者,其理密之边谓与[法华]同意之理密,而次第為胎金。东密不分事理二密,且贬法华於第九住心,故準於因果之胜劣,而次第為金胎。盖以胎藏界為因门,金刚界為果...
《佛学大辞典》 / 944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餘清净戒,叁、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叁菩提戒,大涅槃经第十一圣行品之所说也。净影之涅槃义记第五上释之曰:「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十卷。明释圆悟说。侍者真啟编。此书圆悟(即天童和尚),因汉月谬认一○為千佛万佛之祖作五宗原,潭吉又妄作五宗救,恐后世禪宗门下,入此邪见,故说之也。盖禪宗不立文字。安有○之相貌,為千万佛之祖。有此一○,则慧命断矣。后清世宗亦有拣魔录一书以闢之。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谓至佛果而成就我德之波罗蜜行也。波罗蜜,译曰到彼岸,总為至佛果之行法名。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名毘虑遮那徧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成摄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又作阿罗波遮那。般若经所说悉曇字母四十二之初五字也。见摩訶般若波罗蜜经五,智度论四十八。梵Aia acana。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不知自名者。二不知和尚之名者。叁年不满二十者。四不具叁衣者。五不具鉢者。六父不听者。七母不听者。八自有负债者。九為他之奴者。十為官人者。十一非為男子者。十二有癩病者。十叁有痈疽者。十四有白癩者。十五有乾痟者。十六有颠狂者。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了了自觉也。禪源诸詮二曰:「问:诸缘绝时,有断灭否?答:虽绝诸念,亦不断灭。问:以何证验,云不断灭?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师即印可云:只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诸非,更令观察。毕竟不与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验实是亲证其体,然后印之,令绝...
《佛学大辞典》 / 348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问答往来,谓之廝禪。廝者相也。餘冬序录四十八曰:「唐人诗中字音,有以十读如[卄/记],相读如廝。如恰似春风相欺得、如何不相离等句,皆思必切。」大慧书上曰:「将心意识记取遮杜撰说底,却去勘人一句来一句去,谓之廝禪。」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十六遮,十叁难也。小乘律之法,拣受具足戒人之器非器,以此十六遮与十叁难。遮者总非自性之恶,但以於受具不适,遮止之不使受戒,故名為遮。难者為自性恶,毕竟非受具之器,故名之為难。有此遮难中之一者,不得受具戒。故於受戒之前,先有教授师,向受者问此遮难之有无。其遮难至...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阿难问佛吉凶。佛答持戒是吉,犯戒是凶。并问答杀生恶意之果报,问答末世俗弟子之理生事。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二种无明或五种无明之一。又名不共无明。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惑中,无明独起,不与其他五大惑共行,谓之独头无明。与其他五大惑随一共起之无明,名為相应无明。是於六大惑中论共不共也。故独头无明亦不遮与五大惑以外之诸惑俱起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Pañcaśikhin,仙人名。译曰五顶,五髻。唯识述记一末曰:「婆罗痆斯国有婆罗门,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其儒童子名般遮尸弃,此言五顶,顶髮五旋,顶有五角。」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般遮尸,此云五髻。」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上五篇於第叁位加偷兰遮罪Sthūlātyaya之一也。偷兰遮者,译曰大障善道,犯波罗夷与僧残二罪而未成就之罪也,因之而置於二罪之次。行事钞中一曰:「五篇七聚,约义差别。正结罪科,止树六法。今依六聚且释其名:一波罗夷,二僧伽婆尸沙,叁偷兰遮,四波逸提,五波罗提提舍尼,五突...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堪受戒之道具。即许受戒者也。南传之障法,非结节疮等诸病者,不男,未开放奴,负债者等及满二十岁以上,衣鉢具足者,皆為戒器。四分律叁十五,举十叁难十遮。即不犯边罪,不犯比丘尼,非贼心入道,非坏二道,非黄门,非杀父,非杀母,非杀阿罗汉,非破僧,不恶心出佛身血,非是非...
《佛学大辞典》 / 264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石遇难而碎裂也,金光明文句五曰:「如长瓜鍱腹,难石石裂,难树树折。」智度论叁十六曰:「萨遮祇尼犍子,铜鍱鍱腹,自誓言:无有人得我难而不流汗破坏者。大象乃至树木瓦石,闻我难声,亦皆流汗。」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用周无碍,於佛剎尘等处,现法界身云,起无边之业用也。二、相徧无碍,佛在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之佛剎,神变种种,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随现相而眾相皆具,万德斯圆也。叁、寂用无碍,佛常住叁昧,而為寂,无妨利物為用,即定即用,无碍自在也。四、依起无碍,佛虽寂用无心,然...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如龟毛兔角毕竟无者,不同於毕竟空,毕竟空者理性之谈,故不遮毕竟有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毕竟无者,即龟毛等。」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二门之一。对於遮情之称而曰表德。与所谓遮詮表詮同,但表詮遮詮之目,出於法相宗,而表德遮情之称,本於华严宗,真言宗盛用之。见[二门]条。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楞严经七,言立道场,时以灵山白牛微细之粪,和旃檀,泥於地。(中略)方圆丈六,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之莲华。华中盛八月露水置於钵。更以十六莲华与香灯。参差庄严外围。取白牛乳為煎饼。砂糖。(中略)蜜,於莲华外,各各围绕十六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中略)敷设十...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叁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詮表詮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諦叁諦异。九叁性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见宗镜录叁十四。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依罪之轻重,次第遮难,细别遮罪,虽有十六种,然正向受者质问时,於十六遮中,合衣鉢為一,合父母為一,合五病為一,总合之為十遮。且初问十叁难之重难,后问十遮之轻难也。见行事钞上叁。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日本叡山所立五业之一。专门习大日经之课业也。传教合密经诸部為遮那业。至智证乃分诸经為大日业,金刚顶经业等,各以一经為专门。见天台学则下。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种种之邪见缠缚身不使脱免,故譬以罗网。文句四下曰:「十六知见,六十二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缠缚屈曲,不能得出。」华严经叁十七曰:「我慢溉灌,见网增长。」宗镜录十八曰:「客尘自遮,见网自隔。」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Adi-anut āda,译曰本初不生。释梵字(阿)之语。智度论二十八曰:「四十二字,阿罗波遮那等,阿提(秦言初),阿耨波奈(秦言不生)。」见[阿]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