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条搜索结果

摩诃般若波罗蜜舍利第五

尔时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满阎浮提舍利以为一分,般若波罗蜜经卷以为一分。二分之中,为取何分?”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世尊!我于舍利非不恭敬,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生故,般若波罗蜜所熏,故得供养。世尊!我于忉利天上善法堂中,我有坐处,...

《小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1462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阿弥陀九曼荼罗

净土曼荼罗之一种。於开敷之八叶莲台中央,安上上生之阿弥陀佛,其周匝之八叶,安八之弥陀,内院之四隅,图法利因语之四菩萨,第二院图十二光佛,四摄外四供,第叁院图二十四菩萨。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上卷

修瑜伽者。从师受得本尊仪轨已。当于闲处。或于山林幽谷诸教所说胜上之处建立净室。或于精舍治其地。以瞿摩夷涂拭。又白檀泥涂道场。周匝悬播上施天盖。于坛西安本尊像。瑜伽者于坛东对像。敷茅荐为座。或坐被脚小床上。分布漫荼罗列诸圣位。置二阏伽满盛香水。安四贤瓶于坛四角。...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 / 9086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又作九烦恼。即贪,瞋,慢,无明四种之修惑,就麤细而分為上中下等九也。盖叁界总有九地。欲界四禪及四无色是也。其中欲界具四种之修惑,四禪及四无色,除瞋而有叁惑。然於其一地中,将此等修惑,总分為上上乃至下下九,故九地合有八十一。名之為八十一之修惑。通於有漏...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叁叁

谓净土论所说女人,根缺,二乘之叁体与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佐助第六

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阎浮提人令行十善道。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得书写读诵,其福甚多。 “憍尸迦!置是阎浮提众生,若复有人教四天下众生...

《小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2480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往生

行业有差别,故往生弥陀之净土有九。但九之往生,常生於莲华之中。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五百弟子授记

法华经卷四第八之名,此说下根之弟子,授成佛之记别者。受记别之弟子,总有千二百人,分之為二段,初先授记於富楼那一人,后总授记於餘人。然则自人数上言之。应言為千二百弟子授记也。惟其千二百人中五百人皆為有同一名号之如来。又此五百人一同有立述领解等之特殊事。故特...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 《五百弟子授记品》

化城喻

法华经第叁之终说化城之喻之名也。化城者,一时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眾生成佛之所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於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於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佛欲使一切眾生到大乘之至极佛果,然以眾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说小乘涅槃...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 《化城喻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授学无学人记

法华经二十八中第九之名,声闻乘四果中预流、一来、不还之叁果云学人,阿罗汉果云无学人。此记法华迹门叁周说法中之因缘周,由於彼等闻往昔之因缘,初迴小乘心,发无上菩提心,佛於彼等授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故谓之授学无学人记,常略名人记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 《授学无学人记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五字咒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悉地

悉地译言成就。言叁密之行业相应而成就妙果也。有叁而各异生处:一上悉地,生於密严国土。二中悉地,生於十方之净土。西方之极乐亦在此中。叁下悉地,生於诸天修罗宫等。见真言广名目六。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安养之化生

安养者极乐之异名。化生者极乐之往生有胎生与化生二种,而九之往生人,尽化生於莲花中。是生於边地疑城(极乐之中)者,於宫殿之中,為胎生也。见[胎宫]条。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阿修罗说五念处叁十八

世界初成时,住须弥顶亦有宫殿,后光音天下,如是展转至第五天,修罗瞋,便避之,无所住,遂下生於地,又嫉佛之说法,佛為诸天说四念处,修罗则说五念,佛说叁十七,则说叁十八,常為曲心所覆。见止观二之二。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梵语跋渠Varga,此翻类之义,聚类同者為一段,称為也。又别之义,彼此章段,义理差别,故名。法华文句一曰:「者,中阿含云跋渠,此翻為者,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也。」同嘉祥疏一曰:「者,外国名跋渠,此称為别,明义各异,故称為别。二者...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