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条搜索结果

佛说须真子经卷第一

《佛说须真子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4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4日

持国

又云治国。四王中,东方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琰魔

Suyāmadeva,裁断一切眾生善恶业之。叁昧耶形為人头之杖。又名檀荼头。人头表向净颇梨镜,知善恶之业。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二。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宫宝藏

经藏之异名。兜率内院弥勒菩萨之处,收藏一切经,谓之宫。佛灭后,法藏渐隐没於二处:一宫,一龙宫。释门正统叁曰:「今称龙宫海藏者,乃约龙树入海而言。又称宫宝藏者,乃附慈氏居处而说。」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十二供仪轨

一卷,失译。

《佛学大辞典》 / 5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台叁观

台智者大师所立也。观即照了之义。观达一念之心,即具叁谛之法也。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此之叁观,全由性发,实匪修成。故于一心,宛有叁用,所谓一心叁观也。 一、空观,空者,离性离...

《三藏法数》 / 400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台四释

台智者释法华经用四释:一因缘释,以四悉檀為因缘,而下四种之释义也。四悉檀者,一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叁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之义,原出智度论,龙树菩萨判释尊教化一代眾生之方法者也。今转用為释义之方规。惹眾生之乐欲為第一悉檀,使生信為第二悉檀,破恶...

《佛学大辞典》 / 721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叁种

者,然自然乐胜身胜,故名也。 一、世间,谓十方世界,一切刹土中,诸大国王,虽处人中,享受福,是名世间。 二、生,即一切众生,修行十善之因,受其果报,或生欲界,或生色界,或生无色界,是名生。(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

《三藏法数》 / 162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福生

色界第四禪之第二。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戏忘

又曰戏忘念。在欲界六之中间。此眾以戏笑而忘失正念退没彼之处,故名戏忘念。唯识演秘四末曰:「按瑜伽云:谓有欲界诸,名游戏忘念。彼诸眾,或时耽着种种戏乐,久相续住。由久位故,忘失正念。由失念故,从彼没。」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堂地狱

宗教家谓善人死后,当升堂,受诸福乐。恶人则入地狱,受诸苦痛也。宋史曰:「要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勅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帝释

在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之西方。主帝释之定德。肉色。左手持未敷莲。坐於筵。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大自在之标帜,其形為男根者。现今印度教西拔派之神体也。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此自在,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根,形极伟大。谓诸有趣由之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耻,诸国祠率置此形。」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宝藏

女名吒罗佉,能藏金宝,故号宝藏。能祈祷之者,可获无尽之宝财。见宝藏陀罗尼法。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

少净

色界第叁禪第一之名。意识受净妙之乐,故名净。第叁禪之中,此最少,故名少净。见颂疏世间品一。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