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胜王经如意宝珠品曰:「世尊於大眾中告阿难陀曰:汝等当知,有陀罗尼名如意宝珠,远离一切灾厄,亦能遮止诸恶雷电。(中略)於此东方有光明电王,名阿揭多;南方有光明电王,名设羝嚕;西方有光明电王,名主多光;北方有光明电王,名苏多末尼。(中略)若於住处书此四方电王名者...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曰供养具如意愿。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四之愿名。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欲求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欲使菩萨供养诸佛之品具如意之愿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如阎浮檀那紫金,二如王之宝印,叁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刚山。见观佛叁昧经十,往生要集下末。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卷,唐义净译。即如意轮陀罗尼经序品第一之别译。此中之咒為流通十小咒中之第一首。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 《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九种之大乘禪也。此為不共於外道二乘而菩萨所修之禪定:一、自性禪,二、一切禪,叁、难禪,四、一切门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烦恼禪,八、此世他世乐禪,九、清净净禪是也。原出於菩萨地持经第六方便处忍品,為羼提波罗蜜中之分类,名為自性忍乃至清净忍,天台於法...
《佛学大辞典》 / 1519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金色之光也。观无量寿经曰:「琉璃色中出金色光。」又曰:「如意宝珠,漏出金色微妙光明。」又曰:「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放金光。」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通达智,能觉梦而通达诸法之智也。二随念智,能忆持过去事而不忘失之智也。叁安立智,能建立正行而使他修习之智也。四和合智,观一切法随缘和合之智也。五如意智,随意所欲而无不满足之智也。见摄大乘论五。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尔时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我有明咒法大坛。名莲花峰金刚加持秘密无碍观世音莲华如意摩尼转轮心陀罗尼。观世音心最胜成就。世尊为能与一切众生愿成就故。于世尊前我今当说。唯愿世尊加护于我。为一切咒仙雨大宝雨。如大劫树如如意摩尼。当令一切众生所愿满足。佛言我已加持汝。...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 2947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在帝释殊胜殿前之殊胜池也。俱舍论十一曰:「天帝释所都大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餘天宫,故名殊胜。」顺正理论叁十一曰:「四苑各有一如意池。」六波罗蜜经叁曰:「曼陀枳尼殊胜池水,沐浴无由。」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形法华会座之画像也。颂曰:「右释迦佛左多宝,八大菩萨四声闻,次八菩萨八供养,五大明王四天王,梵释二天五部眾。」八大菩萨者:东方文殊,东南药王,南方妙音,西南精进,西无尽意,西北观音,北方普贤,东北弥勒也。四大声闻者:东北迦叶,东南善吉,西南身子,西北目连也(已...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妇不贞洁,妇不贞洁者,谓因前世犯他妻妾,邪行秽污,故感今生妇不贞良端洁也。 二、得不顺意眷属,得不顺意眷属者,谓因前世邪淫夺人所宠,令不如意,故感今生眷属常不顺意也。
《三藏法数》 / 84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一、常为他人求其长短,常为他人求其长短者,谓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兴嗔恨,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长短,动辄得咎也。 二、常为众人之所恼害,常为众人之所恼害者,谓因前世嗔恼众人,令不安隐,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恼害也。
《三藏法数》 / 104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成就南方宝生佛之叁摩地身,為如意宝珠,而满一切眾生之希愿也。大疏八曰:「今於此中广种无限善根故,即从今生以后尽未来际常作如意宝珠身虚空藏身,能满自他一切希愿。」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有如意轮菩萨念诵法一卷,观自在如意轮瑜伽一卷,如意轮菩萨观门义註秘诀一卷,如意轮陀罗尼经一卷,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一卷,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一卷,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经一卷,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一卷,佛说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雪山王Himālaya-girrāja,山中具诸药草,能疗眾病,取之无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之法药,用之不竭,以破无明,超前之行位也。二、香山王Gandhamādana-girirāja,此山中徧满一切诸香,以譬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之妙香徧熏一切也。叁、鞞陀梨山,梵语鞞陀梨Vaidharī,华云...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Manoratha,论师名。译曰如意。世亲菩萨之师也。西域记二曰:「末笯曷罗他(唐言如意)论师,於此製毘婆沙论,论师以佛涅槃之后一千年中利见也。」见[如意]条。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曰两界。谓密教二大法门,金刚界胎藏界之两道也。日本东密次第為金胎,日本台密次第為胎金。其故以台密分事密理密之二者,其理密之边谓与[法华]同意之理密,而次第為胎金。东密不分事理二密,且贬法华於第九住心,故準於因果之胜劣,而次第為金胎。盖以胎藏界為因门,金刚界為果...
《佛学大辞典》 / 944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所说,如意宝珠曼陀罗之祈念法也。如意宝珠者如意轮观音之叁昧耶形也,此安於曼陀罗之中臺。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欲成就如意宝。诵心真言五洛叉。即为先行成就。然后取一颇黎宝。如前成就莲花仪轨。于日月蚀时安于一莲花上。念诵乃至焰现。已后心有所求皆得满足。 又莲花揾三甜。护十夜雨金。 又欲成就贤瓶。如前法成之。 又法欲得药叉敬服。苏末那花揾三甜。护十万即现其身(是悉底理...
《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 / 462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五手之一,如如意轮观音右手当其颊,标思惟之相也。大日经疏十六曰:「不思议具慧者,菩萨作思惟手。」註曰:「与如意轮菩萨手同,亦如前净居天印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称宿曜,印度之天文法也。其中有二十八宿Nakṣatra,十二宫Rāśi,七曜Graha之别。人界天界一切之事实,恒相反影,吉凶之相,现於宿曜,且由星宿之运行,而豫定个人之运命者也。是為星占法。阴阳师,兵家,及密教之占卜者皆传播之。藏经中有宿命智陀罗尼经,宿命陀罗尼,文殊师利...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此经藏内无之。据日本诸书之说,则颇有来歷。如谷响集一曰:「台家经旨相承口诀中云:莲华叁昧经亦云无障碍经,具题云妙法莲华叁昧秘密叁摩耶经。智证大师拔十卷中至要请来云。」鹿王禪院如意宝珠记曰:「兹有经其名云莲华叁昧经,震旦国中唯一部之经也。故震旦青龙寺法全阿闍梨,...
《佛学大辞典》 / 411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修行满足证得境界之十佛。对於解境十佛而言。旧华严经叁十七所列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新华严经作正觉佛),法界佛,心佛,叁昧佛,性佛(新本性佛),如意佛(新随乐佛)之名是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五通之一。又云神足通,神境通。变现自在如意,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六尘之境,转变自在,故名神境。见[五通]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卷,宋施护译。佛在舍卫国向阿难说四方电神之名,并说神咒。观自在等亦各说一咒。即雷除之咒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舍利既有米粒之名,则可以米為舍利。又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曰:「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精马脑玻璃眾宝等造作舍利。(中略)行者无力者,即至大海边,拾清净砂石即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作舍利。」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菩萨之行满足后所起之化他智慧也:一、通达智,欲见之境界自在得之智也。二、随念智,忆念在观心中了知诸法之相,出观后亦得不忘之智也。叁、安立智,在了知之诸境界,能立正教使他人修行之智也。四、和合智,由得了之智慧,观察一切诸法和合之境界,转一切烦恼而為菩提之智也。五...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普徧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不空译,二卷,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宝思惟译,一卷,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懺悔法,一卷,失译,大随求八印,宗叡传,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示念佛叁昧之胜德以六譬:一,长者阎浮檀那紫金之喻。二,王宝印之喻。叁,长者如意珠之喻。四,仙人善况之喻。五,力士髻珠之喻。六,劫末金刚山之喻。见往生要集下末。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