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条搜索结果

上乘密

上乘之名,通於诸大乘,為显秘密之上乘,而云上乘密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瑜伽

密教之总名也。又别谓密教中之大日。大日经所说胎藏部之真言是也。以与金刚部之金刚顶相对。菩提心论心钞上曰:「瑜伽大日经通名也。谓大日经等也。此经疏中指大日经云此瑜伽故。」 又支那之法相在印度名為瑜伽。寄归传一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则瑜伽...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佛心

之别名。以觉悟佛心為禪之体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镜录叁曰:「达磨大师云:明佛心了无差误,名之曰祖。」中峰录五下曰:「禪何物?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即我禪之体也。(中略)惟禪与心异名同体。...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日莲

又曰法华。日僧日莲所立之也。其因谓事理不二,一心唱妙法莲华经之题目,则一经所詮诸法实相之功德,自然圆融,即身成常寂光之妙果云。又谓天台传教,弘迹门迹化之理之法华,我则弘本门本化之事之法华也。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胜论

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為呕露迦仙Ulūka(一名迦那陀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宙万有為空间的之唯物的多元论也。别為六种,谓之六句义。实Dravya為本体。德Guna為属性。业Karman為作用。同Sāmānya為共通性。异Viśeṣa和合Samavāya為物物间之固有性。第五之异...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摄论

无着菩萨释摄大乘经(未渡)之摄大乘品而作摄大乘论,世亲无性二菩萨各造其释论。本释合有叁本。梁真諦译无着之本论及世亲之释论,唐玄奘亦译无着之本论并世亲无性之二释论,此称梁论新论。其中弘布梁论者。名摄论。沙门慧旷亲就諦师闻摄论,同时法常智儼等诸德各研之,其后道岳...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法相

之一。為穷明万法性相之,故名法相。此目取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之名而立。又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故名唯识,此目取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之意。此二者為通称。更名应理圆实,以所詮之理离空有二边能应理,而為圆满真实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经胜义諦相品之意。又名普為乘...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胜论也。见[胜论]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禪自初祖达磨至五祖弘忍為一味。弘忍之下分南北二。六祖慧能之风,行於江南,故為南之祖,神秀禪师之行化,盛於北京,故谓為北之禪。此中至后代极其隆盛者,為南。五家七之分派,亦属此下。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一、龙树提婆,龙树即南天竺国大名德比丘也,作大庄严、大智度等论,号法性。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等皆当作佛。梵语提婆,华言天。即龙树弟子,禀承其道,传流于世,是为龙树提婆。(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二、无着天亲,翻译名义引叁藏传云:无着夜升睹史...

《三藏法数》 / 191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喀巴

又名罗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喀巴生於甘肃省之西寧府,性慧敏。年十四,学於后藏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眾,自换黄色衣冠,告眾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得道於西藏之噶尔丹寺,此為黄教之始...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法华

原為天台之本名。因彼以法华经為本经故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即空与性。此於相之外,又於性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后者正名性。以之料简八,则叁论之一...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一个旨也。又指吾而言。西方要诀曰:「依此一。」辅行一之一曰:「一教门,文无假以為总者。」迦才净土论曰「此之一,窃為要路。」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

自初祖达磨倡禪至五祖弘忍為一味。弘忍弟子,有慧能神秀二弟子,分南北二。慧能於江南布化,故云南。神秀入洛阳而其道盛,故云北。此中至后世极隆盛者,南也。五家七之分派悉属於此下,因此后世以南為禪之正,以慧能称六代之祖。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