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 条搜索结果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愚人食盐喻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22字 / 3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梵天请法六事品

如是我闻: 时佛在摩竭国善胜道场。初始得佛,念诸众生,迷网邪倒,难可教化。“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尔时梵天,知佛所念,即从天下,前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合掌劝请:“世尊!转于法轮,莫般涅槃。”佛答梵天:“众生之类,尘垢所弊,乐着世乐,无有慧心...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4862字 / 2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婆伽婆

Bhagavat,作婆伽伴、婆誐鍐、婆伽梵、薄伽梵、薄阿梵Bhagavān(体声,言声,男声),佛地论举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之六义,智度论出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之四义。又密教有称女人之秘释。经中多单译曰世尊。佛地论曰:「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六义转:...

《佛学大辞典》 / 793字 / 2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成佛唯之教也。乘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於涅槃岸,故谓之乘。 法华经专说此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乘法,无二亦无叁,除佛方便说。」同品曰:「诸佛如来,以方便力,於佛乘,分别说叁。」同品曰:「唯此事实,餘二则非真。」文句四上...

《佛学大辞典》 / 1083字 / 20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搩手

Vitastf,尺度名。又名磔手、张手、折手,张中指与大指之长也。又搩字,作磔、[操-品+(丽-鹿)]、[攗-鹿+(牙牙)]、析。字典曰:「搩陟格切,音磔。手度物也。」同曰:「磔陟格切,音摘,张也、开也。」玄应音义曰:「磔,古文[序-予+乇]同,知格反,通俗文,张申曰:磔,广雅...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20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规定字数句数,以叁字乃至八字為句,以四句為偈。见偈字下。涅槃经二十二曰:「偈之力,尚能如是。」法华经法师品曰:「妙法华经,句。」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8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门游观

经云:尔时虚空,有天子,名曰作瓶。见悉达太子在于宫内,恐其着五欲乐,乃言:我当为彼,作于厌离之想。即以威神感动,令其宫内所作音乐,皆为不顺五欲之事,唯传涅槃微妙之声,欲令厌离世间,心生觉悟。太子闻是声已,遂发出游之心,即向迦毗罗城四门游观也。(五欲者,色欲...

《三藏法数》 / 756字 / 1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昔雀离寺,有长老比丘得罗汉道,将沙弥时复来下入城游观,衣钵大重,令沙弥担随从其后。沙弥道中便作是念:“人生世间无不受苦,欲免此苦当与何等道?”作是思惟:“佛常赞叹菩萨为胜,我今当发菩萨心。”适作是念,其师即以知他心通照其所念,语沙弥言:“持衣钵来。”沙弥持衣钵授...

《杂譬喻经》 / 274字 / 1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善星

是佛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禪定,谓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為无涅槃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禪比丘。涅槃经叁十叁曰:...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1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药

代表切药之五种药也。药之效用為除病而表消灾之义,灌顶时二十种物之,入於五瓶中。慧琳音义叁十六曰:「五药,依金刚顶经瑜伽说五药梵名:婆贺拶囉,婆贺禰缚二,建吒迦哩叁,碍哩羯囉拏四,勿哩答贺定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伏苓,朱砂二,雄黄叁...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劫灭之大火,人吹之。极言其力之弱小。佛藏经上曰:「譬如劫尽大火烧时。人以唾能灭此火。又以吹还成世界及诸天宫。於意如何。為希有不。」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谓為无二之相。即言无差别之诸相,平等味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是皆种,圣所称嘆。」维摩经弟子品曰:「不坏於身,而随相。注肇曰:万物齐旨,是非同观,相也。然则身即相,岂待坏身灭体,而后谓之相乎?」(二)对於异相而言,计切法唯从元而生之外道...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1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黑天

梵语摩訶迦罗Mahākāla,译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為大自在天...

《佛学大辞典》 / 940字 / 1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