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遮与容受也。同於折伏慈悲。佛以慈悲智慧圆满,於智慧门制遮逆恶眾罪,於慈悲门容受善恶一切而无漏也。无量寿经之十八愿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说:「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者,皆得往生。」古来会解之者,如善导观经疏四,谓寿经约於未造业,由抑止门故除逆谤。观经...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显者显露,示者晓示。一切眾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以言教显示之。无量寿经下曰:「今佛慈悲,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梵语菩提曼拏罗Bodhimaṇḍala,谓佛成圣道之处。中印度摩竭陀国尼连禪侧,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也。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中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又得道之行法,谓為道场。维摩经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中略)叁十...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布施行,二持戒行,叁忍辱行,四精进行,五止观行。是於六度之中合定慧之二度而為止观之一者。见起信论。 又一、圣行,菩萨修戒定慧之叁业也。二、梵行,梵者清净之义,以净心而运慈悲,為眾生拔苦与乐也。叁、天行,天為四天中之第一义天,即天然之理也。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闻法或味法而生喜,是曰法喜。法华经宝塔品曰:「闻塔中所出音声,皆得法喜。」讚阿弥陀佛偈曰:「光所至处得法喜。」案维摩詰菩萨,以法喜為妻,慈悲為女。法喜者,亦谓见法生欢喜也。苏軾诗曰:「虽无孔方兄,幸有法喜妻。」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释迦如来出兴於娑婆世界之本意也。圣道门诸家以法华之开权显实开迹显本為出世之本怀。因法华经方便品:「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故也。又净土门诸师以无量寿经念佛往生為出世之本怀。因无量寿经:「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叁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世间出世间。守护经曰:「我是凡夫未知求处,唯愿慈悲為我说之。」(捡守护经不见此文)。显教究意之如来已,自称凡夫,故显教诸宗,皆是世间,密教独為出世间。二,大小二乘。谓不空叁藏五秘密经表制集等之意,以诸显教摄属小乘声闻之道果,真言密教為菩萨大士之灌顶法门。叁...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看护有病之人,当行五种之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恶贼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叁有慈悲心不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等,五能為病人说法。见四分律四十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所宗所说之至极也。肇论上曰:「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维摩经序曰:「济蒙惑则以慈悲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為门。」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谓灌顶之水。灌顶者,以如来智慧注入行者之仪式也。大日经疏八曰:「陈列密严佛土法界大图,坐於妙法莲华自在神通师子之座,以本性清净智慧慈悲水,具含万德而灌其心。」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云四梵住。慈悲喜捨之四无量心也。此四心為生梵天之行业,故名梵行。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梵行心说,故名梵轮。」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色光,為佛身所发之光明,眼可见者。亦名身光。二、心光,為佛心所发之光明,常照护眾生者。往生论註谓之智慧光。六要钞叁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摄受之心所照触光名心光,是念佛行相应佛心。其佛心者,慈悲為体。(中...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施慈悲之恩德於人也。无量寿经下曰:「蝡动之类,皆蒙慈恩。」 又(人名)唐法相宗窥基,住京兆大慈恩寺,后世称之曰慈恩大师。见[窥基]条。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常曰根机,机缘等。本来自己之心性有之,為教法所激发而活动之心働也。玄义六上曰:「机有叁义:一者机是微义。故易云:机者动之微,吉之先现。又阿含云:眾生有善法机,圣人来应也。眾生有将生之善,此善微微将动,而得為机。(中略)如弩有可发之机,故射者发之,发之箭动,不发...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此乃懺悔者,為灭罪方便,而修之四种观行也。一观因缘,其罪為无明所覆,无正观之力,不知罪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不知自烧等,观為罪之因缘也。二观果报,所有诸恶不善业之业,叁世轮转之苦果,了无穷极,沦溺於生死大海,冥然无涯,如抱石沈渊,遂难出脱,观為罪之...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落於下贱之意。碧巖叁十四则曰:「云门云:此语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同评唱曰:「若是出草之谈,则不恁麼。」碧巖第叁则颂古着语曰:「自是儞落草。」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观世音之密号也。观音之眼相,為青莲慈悲之容,多罗尊自此处出生。要略念诵经曰:「开敷妙觉光明眼,修广犹若青莲华。」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曰叁诵叁昧耶。為灌顶时窃耳语弟子之秘密戒,即叁昧耶戒之四重禁也。大疏八曰:「用此綵净帛周布弟子面门,当深起慈悲护念之心。耳语告彼叁昧耶戒,勿令诸餘未入坛者闻声。」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善财童子於普贤菩萨所得十四等,是童子之入法界也。一普贤之圆因等,二诸佛之果满等,叁剎等,四行等,五等正觉等,六神通等,七法轮等,八辩才等,九言辞等,十音声等,十一力无畏等,十二佛所住等,十叁大慈悲等,十四不可思议之解脱自在等。出唐华严经八十。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增一阿含经中说四种梵福:一无塔处作塔,二塔坏则治之,叁与圣眾和合,四於如来成道时请转法轮。俱舍论十八曰:「一為供养如来驮都(舍利),建窣堵波於未曾处。二為供养四方僧伽造寺施园,四事供养。叁佛弟子破乖,能令和合。四於一切有情修慈悲喜捨四无量。」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机者机器也,又机缘也。善根当发,名為机。一人天机,谓诸恶莫作眾善奉行,是人天机也。二二乘机,谓厌恶生死,欣求涅槃,是二乘机也。叁菩萨机,谓先人后己,慈悲仁爱,是菩萨机也。四佛机,谓於一切诸法而观中道实相以顿断诸惑而出生死,是佛机也。见法华文句十下。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表慈悲心之手相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救意菩萨。作悲手置心上,谓水空相捻,当心,餘令申散也,其捻指向心。」(水為无名指,空為拇指)。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起信论所说之叁大也。真如為体,真如体内智慧慈悲等无量之功德為相,此体相不固定,应於缘而活动為用。见[叁大]条。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佛菩萨大慈悲所发之誓愿也。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等。唯识论四曰:「悲愿相应善心。」大日经疏四曰:「劝嘱阿闍梨,令兴平等悲愿。」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