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者诸法之自体,相為其相貌义理也。又名法相。俱舍成实等明小乘之性相,瑜伽唯识等说大乘之性相,因之学习此等之诸论曰性相学。一名法相学。瑜伽释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為论。」婆沙论一曰:「阿毘达磨性相所显。」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1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马鸣菩萨造 前礼最胜尊,离欲迈三有, 亦敬一切智,甘露微妙法, 并及八辈众,无垢清净僧, 富那胁比丘,弥织诸论师, 萨婆室婆众,牛王正道者, 是等诸论师,我等皆敬顺。 我今当次说,显示庄严论, 闻者得满足,众善从是生。 可归不可归,可供不可供...
《大庄严论经》 / 149字 / 1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於法华会维摩会等,為论义之时,定论题之人曰探题,又云题者,是最重之职,统领论场者,此人在高座判断问答之是非时谓之精义者。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叁藏中之经藏与论藏。经為如来之金口说法,法华经涅槃经等。论為菩萨之祖述,唯识论俱舍论等。叁论检幽钞一曰:「欲示师资不同故,师说名经,资言称论。以师所说,可则可常,能显至道故,称為经。资之所作,俱论佛语,更无异制,故称為论。」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心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叁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心地观经八曰:「叁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沈沦。眾生之心犹如大地,五穀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於如来,以...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应化垂迹。应於机缘而化现垂迹之身也。观音玄义上曰:「上地為真為本,下地為应為迹。」胜鬘宝窟中本曰:「应迹為论,应感既彰。」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通论事实,谓之据实通论,就其中之多者胜者而论,谓之据胜為论。如色之名,据实通论,则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法,悉為色。独於眼根所对之境,与以色之名,则据胜為论也。天台戒疏一曰:「叁业之中,意业為主,身口居次。据胜為论,故言心地。」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应化垂迹。应於机缘而化现垂迹之身也。观音玄义上曰:「上地為真為本,下地為应為迹。」胜鬘宝窟中本曰:「应迹為论,应感既彰。」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