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条搜索结果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梵语优婆罗叉U arakṣa,译曰律,毘尼Vinaya。译曰律者,义翻也(毘尼之正译曰灭,或调伏)。律犹言法,禁制之法也。又詮量,詮量罪之轻重也。大乘义章一本曰:「律者,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名律。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就行辨。若当就教,詮量名律。若当就行,调伏名律。毘尼之...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二道

大小便之二处。佛祖统纪叁十曰:「残秽在身,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 又无碍道,解脱道也。新译曰无间道,解脱道。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也。正断惑之智慧為无碍道,正证理之智慧為解脱道。无碍者,正对破惑而智不為惑所障碍也。无间者其智不為惑所间隔也。解脱者其智离繫缚於惑...

《佛学大辞典》 / 1070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心平等根

数论二十五諦之一,与[心根]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