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条搜索结果

因果不亡曰,谓由身口意所作善恶之因,能招六趣生死之果。因果相续,故名七。(六趣者,天趣、人趣、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地狱(亦名不可),地狱者,此狱在地之下也。谓众生由过去恶逆之因,感现在地狱之果,因果不亡,故名地狱。 二、畜生...

《三藏法数》 / 371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十五

二十五,不出六道,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色蕴五种相

一、自相,自相者,即色身诸法自相,谓坚是地相,湿是水相,暖是火相,动是风相,各别不同故也。 二、共相,共相者,即色身诸法和合之相也。谓此色身皆从地、水、火、风,和合为相也。 叁、所依能依相,所依能依相者,谓色身。四大种子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也。(四大者...

《三藏法数》 / 218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又云九居。叁界中情乐住之地处九所。名曰九情居,又云九眾生居。略云九,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与六天,二初禪天,叁二禪天,四叁禪天,五四禪天中之无想天,六空处,七识处,八无所处,九非想非非想处(此中除无想非想名七识住)。俱舍论八曰:「前七识住及第一无想...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即空

谓一切為法其自性本空。非坏灭法然后始空也。仁王经上曰:「是法即生即住即灭,即即空。」天台疏中曰:「即即空者,色性自空,非色坏故空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

一、唯性土,唯性者,即如来所证法性之体也。谓如来之体,身外无土,土外无身,身土不殊,唯一法性,是名唯性土。 二、双泯土,谓如来身土,一如融通无碍,犹若虚空,性相俱寂,是名双泯土。 叁、俱性相土,谓如来以如实智,变化无边相海,众宝庄严,随众生心,示现国土境界,...

《三藏法数》 / 351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水喻真心十义

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叁、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

《三藏法数》 / 527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非空

唯识论所说之中道也。一切诸法偏计所执性(凡夫迷悟所现之虚妄相也,如於绳见蛇),与依他起性(因缘所生之法也,如绳之相),及圆成实性(诸法之实性即真如也,如绳之麻)之叁性。此叁性,偏计為空而非,故為非,依他圆成為而非空,故為非空。要之心外之法(偏计)為非...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事

一、施多得福少,谓饮酒歌舞等事,费用极多,而无福报,是名施多得福少。 二、施少得福多,谓能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彼人受已,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是名施少得福多。 叁、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邪见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是名施少得福少。 四、施多得福...

《三藏法数》 / 182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因果不亡曰。谓众生作业感果,果必由因,因果相酬,则生死,既生死,必色身,既色身,必经中阴,轮转不息,则成四。(中阴者,谓人初死之后,未曾托生,故名中阴。) 一、生,谓从中阴来托母胎,一念识心相续,五蕴由此生起,是名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

《三藏法数》 / 213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想非无想天

想非无想处,在六趣之中属於天趣。故曰非想非无想天。新译曰非想非非想天。略曰非想天。又名顶天。以是為叁界之最顶处故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者,叁界之果报。流者,四种之惑。叁界之果报实,故云。四种之惑使人漂没叁界之生死海,故云流。四流者:一见流、二欲流、叁流(与今之流异)、四无明流也。止观一下曰:「横截死海,超度流。」辅行一之四曰:「谓叁,流谓四流。於此叁处,因果不亡,故名為。為...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切

与一切眾生同。旧译為眾生,新译為情。大般若经五百七十八曰:「一切情如来藏。」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根四事增上

五根者,眼耳鼻舌身也。增上,犹增胜也。 一、庄严身,庄严,端庄严饰也。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阙一者,便成残陋。若不缺者,全美增胜,是为庄严身也。 二、导养身,导养者,导引资养也。谓眼能见安危之色,耳能闻美恶之声,鼻能嗅香臭之气,舌能尝甜苦...

《三藏法数》 / 262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指叁界之生死而言。者果报之事(果报实,故云),海者譬生死之无边。宝积经曰:「生死海,苦哉痛哉。」俱舍论一曰:「由惑世间漂海。」颂疏界品一曰:「由烦恼惑,令情世间漂在叁死海中。」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