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条搜索结果

八义证本识

谓第八识是出生一切善恶诸法之根本,故名本识。今论以此八义,证第八识之相也。 一、依止执受,谓此识能为染净诸法之所依止,执持不失,是名依止执受。 二、最初生起,谓此识最初于母腹托胎之时,如磁石吸铁,是名最初生起。(磁石喻识,铁喻父精母血。) 叁、明了性,谓此...

《三藏法数》 / 421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真空妙

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执之但空,谓之真空,非,而非如凡夫妄计之实,谓之妙。故以真空之故,缘起之诸法宛然,以妙之故,因果之万法一如也。济缘记一上曰:「妙则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财饿鬼

饿鬼叁种:一无财饿鬼,毕竟不能食者。二小财饿鬼,食脓血等者。叁多财饿鬼,能得人遗落之食及祭饗之食者。叁界义说之。指后二者為财饿鬼。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根本说一切

Sarvāstivāda,梵名萨婆多部。译名说一切部。是於佛灭后叁百年之初,上座部中立一部者。尔后犊子部等诸部由此分出。故对於其等末部而谓為根本。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种

一、相待,待即对待之义。谓如长短彼此等,实无长短,亦无彼此,以相待故,乃长短等名。是则长因短,短因长,彼亦因此,此亦因彼,东西南北,皆亦如是,故名相待。 二、假名,假即虚假不实也,谓如毡,因毛缕而成,若无毛缕,毡则何。是知毛缕因缘和合,假名为毡...

《三藏法数》 / 198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对无作之语。与[相]同。传通记杂钞五曰:「旧译经论云作无作,新译经论云安立非安立。安立者作义也,非安立者无作义也。」 又作者犹言為,谓因缘所生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始生天五种相

一、光明覆身相,谓人初生天时,光明覆身,身无衣服,心作是念,勿令他天,见我裸露,即于念时,他见衣,而实无衣,是为第一相。 二、欲见园林相,谓人初生天时,已见天上所之物,生希心,而于园林等则未曾见,故欲见之,而遍观看,是为第二相。 叁、见天女生惭相,谓人...

《三藏法数》 / 218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无之义立四句而分别之时,第一句曰:「而非无」,是句也。第二句曰:「无而非」,是无句也。第叁句曰:「亦亦无」,是双亦句也。第四句曰:「非非无」,是双非句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二种

论即辩明之义。谓造论者,或发明佛说大小二乘诸经之奥义;或发明自宗之道,辩证他宗之非,故曰论也。 一、立自宗,立自宗者,立自家之本宗也。谓如善说法者,立善说法宗;恶说法者,立恶说法宗;应理论者,立应理论宗;分别论者,立分别论宗也。 二、遮他宗,遮他宗者,遮止他...

《三藏法数》 / 170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相安乐行

法华经安乐行品分别末世之道俗安乐修行法华之法為身,口,意,誓愿之四种而明之。南岳大师就此安乐行而立相无相之二门,入定观念為无相安乐行。散心念诵為相安乐行。万善同归集二曰:「南岳法华懺云: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相行,二无相行。无相安乐行,甚深...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种依行轮

依行者,可凭依之行业也。轮以摧碾为义。佛谓众生依此行业,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业,故曰轮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具足净信,谓众生具足清净信心,则于一切善恶业缘受报因果,皆无所疑,此为依行也。 二、具足惭愧,谓众生具足惭愧之心,凡所作,身...

《三藏法数》 / 472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欲界之第八也,如云后之二十九。是於预流果以上之人无法也。正理论六十一曰:「谓第八。」见[七]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无四句

一、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是名句,即着常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无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无,是名无句,即着断见。 叁、亦亦无句,谓外道欲离上二过,故计:我与五蕴亦、亦无,即堕无、相违之见。 四、非...

《三藏法数》 / 152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Hastin,象之别名。百论疏上之下曰:「象七肢,以手胜故,从胜受名為手。故外国人,呼象以為手。婆沙云:佛经说信是象手,如象手能取眾生数非眾生数物。信能取善法,故知外国道俗,通名象為手。」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二执

一、情理无,情理无者,即空观对遣执也。谓观遍计所执,于情则,于理则无,唯虚妄起,都无体用,正应除遣也。 二、理情无,理情无者,即观对遣空执也。谓观依他圆成之法,于理则,于情则无,理本是实,用,正应存留也。

《三藏法数》 / 103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